事實上由於蒸汽機的不成熟,不論是蒸汽火車,還是蒸汽輪船都不成熟。但是即便如此,蒸汽火車給喬宇的衝擊也遠遠超過了一切。
地麵上鋪著鐵軌,蒸汽機拉著幾節車廂飛馳而過,速度比一邊比較的馬車更快,拉的更多。
當然這樣的火車還是有很多問題的,最起碼鋼鐵價格那麼貴,很明顯現在火車不如馬車實用。
按照黃啟的說法,這樣的蒸汽火車還十分簡陋,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火車的馬力會越來越大,總有一天會比馬跑的更快,會裝越來越多的人和物,到時候整個大明就會鋪滿了這樣的鐵軌,讓火車行走以聯絡四方。
一旦一方有事,國家可以立刻反應過來,這意味著什麼,喬宇當然十分清楚。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多少時間,黃啟也說不好,這取決於鋼鐵工業的進步,但是隨著投入越來越大,這一天肯定會實現。
喬宇至此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士大夫誰要還說眼前他見到的是什麼奇淫技巧,那簡直是超級蠢貨。這些明明是利國利民的大學問呀,再聯想到張超弄出的種種神奇的醫術以及各種藥物,喬宇已經感覺到新興學術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攔。
因為張超將科學掛了一個格物的名頭,所以在發展初期,絕大部分士大夫都以為這是儒家學說的一門分支學說,可是到了現在,喬宇已經察覺到這門分支也太博大精深了,尋常人就算鑽研一輩子也不可能完全學透。
儒家學說的目的在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門新說似乎也同樣包括,既然這門學說如此無所不包,那麼還有學習儒家聖學的必要性嗎?
喬宇腦海中第一次浮現出這個問題,他非常清楚這門新興學說能夠迅速發展的根源在於人們對於現實生活的不滿,在於人們對於改進現實生活的迫切希望。誰不想活的更久,走的更快,穿的更好,住的更寬敞呢?
隨著新學的發展,現在想用政治手段消滅這門學說已經不可能了,也辦不到了,因為這門學說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生產力,除非看到好處的老百姓是行屍走肉,否則他們絕不會任由官府作為。
喬宇感覺他似乎已經看出了張超的野心,張超不僅僅是要當朝成為權臣,在學術界他也要成為一代學宗,有朝一日新學大成之際,張超是不是會成為新一代的孔夫子,而新學會不會就有可能取代儒家的統治地位?
喬宇並不明白科學發展具有積累性,而每一個偉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是並不妨礙他的擔心。
因為他感覺到了張超新學最大的優勢,那就是實用,這是超乎一切學說的巨大優勢,除非別的學說能夠弄出牛痘,黃連素,水泥,蒸汽機。
事實上目前除了張超的新學,其他學說都是以如何牧民為目的,而不是如張超新學這般以造福天下為己任。所以當然也沒有一家能夠做到張超新學那般實用,自然在吸引力上也力所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