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尾聲(2 / 2)

李時此時開始走回頭路,這時大明的焦點問題慢慢轉移到了市舶司,按照張超在嘉靖五年平亂時的規劃,市舶司的收入將作為大明國債的擔保所以受到了濟世錢莊的監控,所得收入優先用於還債。

加上後來朝廷又發行了幾期國債,慢慢的市舶司就被濟世錢莊控製住了,不論是人事還是收入。

過去十多年,隨著海外貿易的突飛猛進,市舶司的收入同樣增長很快,可是扣除了國債的本息支出,朝廷每年拿到的錢十分有限,更不要說市舶司的人選朝廷針插不進,水潑不進,這是一個封建帝國絕對不能容忍的。

這個時候因為年老多病,張超長時間沒有出來見人,所以李時就決定乘機收回市舶司,可是這個愚蠢的士大夫或者說是辦事的人手段太過粗暴,他們以反腐查賬的名義突然查封了市舶司。

市舶司的背後是龐大的南黨,他們代表的是在海外貿易中獲得巨大收益的大商人、大資本家,他們決不能接受市舶司被朝廷控製,回到過去那種局麵。

除此之外,市舶司的巨大收入是濟世錢莊收益的主要來源之一,而濟世錢莊不僅僅是張超的,更是無數張超的南黨成員的,所以市舶司反腐一案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

因此就在嘉靖十九年,李時竟然被國士院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反對票趕下了台,這個時候皇帝發力了,他以國士院隻是他年幼登基時的臨時機構為由,準備廢除了國士院,以此脅迫國士院改變對李時的罷免。

但是此時張超發力了,由於張超集團控製了大海,每一年運到京師的金礦收入越來越少,到了院閣之爭時,張超集團索性直接掐斷了佐渡金礦的運輸,這樣一來大明很快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所以僵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嘉靖皇帝隻得認輸,他被迫再次放棄了李時,這一次一個來自南方的典型的南黨成員,福建臨浦林氏的林庭昂直接成為了首輔,從而再一次剝奪了嘉靖皇帝的權力。

再一次失敗之後,嘉靖帝憤懣了很久,此時他已經完全明白他要想重振皇權必須摧毀這個以致仕的張超為代表的龐大的政商集團。

嘉靖二十年,張超終於病故了,此時以張超為核心的大明一代人傑或老或死,而當時大明最有名望的將領張明鎮也丁憂歸鄉,所以嘉靖皇帝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於當年冬天發動了政變,強行廢除了國士院,並再一次召回了李時。

政變成功之後,誌得圓滿的皇帝開始了一係列倒行逆施。很快二十四衙門重新被成立,太監集團又一次冒了出來。

與此同時,嘉靖不顧李時的強烈反對,下令重新調查嘉靖五年的****,很快聖旨下令收回大明賜予張超的任何榮譽,誅殺張明鎮,並同時查抄張家以及濟世錢莊。

而就在此時早就準備妥當的張氏的艦隊裝載著整整十萬人開始向天津港進發,已經羽翼豐滿,急不可耐的張氏集團終於露出了自己鋒利的爪牙,清君側,誅奸臣,一場內戰開始了。

這一場內戰之初,由於文官集團的倒戈,張氏集團很快就逼死了嘉靖皇帝獲得了勝利,同時選擇了一個小孩子作為傀儡,繼承皇位。

但是與文官集團想象的完全不同,張氏的新家主張明海蠻不講理,竟然在勝利之後對於他之前的盟友文官集團下起了狠手,一係列讓人無法接受的政策被下令執行,例如四民平等,廢除賤民,廢除軍戶商戶等等限製,改變科舉考試的內容以及士紳一起當差,一起納糧等等。

覺得受騙了,所以憤怒至極的士紳們擁戴皇家後人開始了叛亂,張明海毫不猶疑,進行了嚴厲的鎮壓,殘酷的內戰爆發了。

依托著殖民地的輸血,在這場長達十多年的戰爭中,張氏集團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士紳集團被誅殺或是流放,在血和火的洗禮之中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