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集團劉氏四兄弟都是老板,都是公司的第一把手,使他們團結在一起攜手前進的原動力便是協作精神。他們所學專業不同,個人特長和能力也不一樣,但是差異並沒有造成分歧,卻更有利於協作精神的發揮。老大有魄力,是決策的核心;老二精於技術和管理,是經營上的主心骨;老三務家勤奮,把整個家當都押出去了;老四能說會道,負責跑供銷。四兄弟四股繩,擰在一起就特別有勁,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當他們四兄弟小有成就成為中華大地為數不多的富翁時,他們沒有分道揚鑲,而是繼續合作。既然能夠共患難,那麼就能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特別難了。功成名就之後,危機感消除了,變故也在醞釀了。但希望集團不一樣,四兄弟深知,隻有成為“航空母艦”,抗風浪能力才強;隻有團體出擊,才不至於孤立無援。因此,四人仍是一個集體,隻是每個人都開拓了一個領域,在自己熟悉的海域中追風遠航。
同仁之間的合作就是這樣,各自付出,相互依靠,在借助他人力量的同時,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也為對方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世界上沒有人可以不依賴同仁的力量而單獨生存。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固執的老頭,不願意與人交往、跟人合作。穿的是自己種的棉花編織的布所做成的衣服,草鞋也是自己做的,吃的是自己種的糧食,農具也是自己煉鐵打製的,吃的肉是自己養的畜禽。但我們仔細一想,根本不可能,他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和體力去處理那麼多的事情。
回顧人類曆史,就能夠發現同仁之間協作精神的強烈、深入和廣泛。人們都在為別人服務,人們也都需要別人的服務。比如你吃的糧食是農民種的,你穿的衣服是工人生產的,你坐的沙發是另一些技術人員設計的等等,你不可能完全與世隔絕。
NBA的芝加哥公牛隊是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球隊之一,1998年7月.它們在東西區總決賽中戰勝爵士隊後,取得第二個三連冠的驕人成績。但公牛隊的征戰並非所向披靡,而是時刻遇到強有力的阻擊,有時勝得如履薄冰。決戰的對手常在戰前仔細研究公牛隊的技術特點,然後製定出一係列對付它的辦法。辦法之一,就是讓邁克爾·喬丹得分超過40分。
聽起來挺滑稽,但對手言之有理:喬丹發揮不好,公牛隊固然贏不了球,喬丹正常發揮,公牛隊勝率最高;喬丹過於突出,公牛隊的勝率反而下降了。因為喬丹得分太多,則意味著其他隊員的作用下降。公牛隊的成功有賴於喬丹,更有賴於喬丹與別人的協作。
以喬丹之偉大,尚且需要別人的合作,才能取得輝煌的成就,一般人就更是如此了。看來,任何事情都必須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同仁的力量,這樣才能更快地達到成功的彼岸,“同仁齊心,其力斷金”便是這種現象的最好寫照。
同仁是你的鏡子
人貴有自知知明,但很多時候,我們“難識自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時,同仁便是你最好的鏡子,使你拿掉障目的葉子而見“泰山”,這時同仁便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使你認清自己的弱點和缺點,助你踏上成功的人生之旅。
英國作家薩克雷在他的著名小說《名利場》中,借女主人公愛米麗亞之口說道:“世界是一麵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在裏麵看見自己的影子。你對它皺眉,它還你一副尖酸的嘴臉。你對著它笑,跟著它樂,它就是個高興和善的伴侶。”這話用於對待同仁的態度,不僅是形象的也是很恰當的。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我們往往能夠從別人的臉上看到自己的表情。這句話深刻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
“我們公司的人最無情了。”有位女職員這麼說。
接著她又說因為最近“想辭職”,所以就“簡直再懶得理公司那幫人”!“人前人後也總是擺著一張臉給上司看”。
所謂當局者迷,局外人也許僅僅就憑她這無意中的一兩句話便能夠明白她公司的人為什麼那麼“無情”了。
別人對她冷談,是因為她先對別人冷漠,並且給別人臉色所致。人家隻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這絕不是無意、偶然發生的。
事實上,周圍的同仁就是我們的一麵鏡子。你對別人好,別人就對你好;同樣地,你對別人冷淡,別人也會對你冷淡。一個人在其所處的單位中人緣怎樣、表現如何,往往可以通過同事們對他的態度和評價折射出來。每一個與我們一起工作的人時時刻刻都會對我們形成看法、作出評價,並使得他們的意見和評判影響他們對我們的行為方式。一個人充滿熱情、待人和善、善於交往,同事們自然也樂意與之接觸、給予較高評價;相反,如果一個人自私勢利,待人虛情假意,處處設防,那麼同事們對之也自然冷漠無情。鏡子永遠是最客觀、最真實的參照物。
真誠、熱情地對待你的同仁,不但能夠得到對方相應的回報和幫助,更能夠讓你清楚客觀地認識自我,找準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