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論辯範例綜評(二)(3)(2 / 2)

俎代庖。沒有分清法律和道德的主要作用領域。

道德作為一種精神理念,通過引導社會風尚間接地影響社會秩序。而對方辯友卻要道德來作鐵麵無私的包青天,豈不是"強德所難"?下麵,我總結我方觀點。

第一,人類社會風雲多變,要使社會正常而有規律運行,必須以法為主。法律威社會生活方能井井有條;法律明

確而又一致,變化方可進退有度。"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嚴肅理性,克亂。"人們的一切行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梳理敵製勝和調整,健康的社會秩序就是由此而生。第二,我們和對方辯友一樣崇尚道德,道德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是我們內心崇高的法則。但是,崇尚道德就必須認清道德的功能,弘揚道德就必須把握道德的本質。道德是社會風尚的淨化劑,卻不是維係秩序的主要機製。道德可以創造淳厚和善的民風,卻不能協調複雜的利益分配;道德可以使君子更加彬彬有禮,卻無法製止小人興風作浪。退一步說,即使人人皆為堯舜,但無賞罰"雖堯舜亦不能為治也"。而進一步說,失去法律強有力的支撐,善良者將三緘其口,喪盡天良者會變本加厲,最終"卑鄙成為卑鄙者的通行證,而高尚成為高尚者的墓誌銘"。坐而論道,隻能獨善其身;行而有法,方能兼濟天下。理想中的桃花源從未實現,而現實中法製的昌平之世正來到我們身邊。隻有以法為主,輔之以德,才能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第三,人之偉大就在於能正視自己的不完美,高瞻遠矚用理性給自己立法定規。回首蒼茫曆史,人類探索法製步伐從未停息。從四千年前古巴比倫的《漢穆拉比法典》,到今日中國法製建設的滾滾洪流,無數事實都一再向我們昭示一個鐵一般的規律:人類社會從野蠻走向文明,從無序走向有序,從混亂走向和諧,必由之路隻有一條,那就是:昂首闊步,高揚法律的大旗!謝謝各位!(掌聲)

主席:感謝雙方辯友!各位觀眾,在這一片呼喚道德呼喚法律聲中,我們的比賽暫告一個段落。在評判團退席之前,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巧

妙提問的評判規則。我們評判團的5位成員是分別獨立評分的。他們在論

點論據、分析水平、語言能力、機智辯才、幽默感、表情風度和整體配合這幾個方麵給8位辯手分別打分,然後逐項逐人相加得出一個隊的總分。

兩隊當中總分居高者就得到了1票。在投票之後,評判團進行集體討論,為評判代表的分析發言準備根據。

好,各位觀眾,現在我們請評判團退席。我們稍後見。(掌聲)[綜評]"1995年國際大專辯論會"是由中國中央電視台和新加坡電視

機構聯合主辦的一次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其宗旨是促進華語在國際上的普及和應用,展現華語的魅力;促進參賽國家(或地區)之間,大學之間和青年之間思想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增進彼此間的友誼;促進國際間電視同仁的合作,使電視具有更大的覆蓋麵和代表性,提高電視節目的文化品位。這一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予1995年8月17日至29日在中國北京舉行。以上是這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半決賽第二場的辯詞實錄,在這場辯論賽中,正方南京大學隊的辯題為"社會秩序的維係主要靠法律";而反方香港中文大學隊的辯題是"社會秩序的維係主要靠道德"。這裏,雙方具有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意見的同等機會,這也是這一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在辯題形式上與以往大專辯論會的重要區別。從總體上來看,論辯雙方臨場發揮得都不錯,尤其是他們都能夠緊扣辯題,抓住主要論據,深刻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能夠比較準確地抓住問題的實質。然而,如果從論辯的技巧方麵來考察的話,我們也不能不承認正方南京大學隊相對來說水平要高一些,他們氣宇軒昂,先聲奪人,或是巧比妙喻,或是旁征博引,或是或是引古鑒今;他們抑揚頓挫,聲情並茂,連峰疊浪,勢如破竹,其對論辯藝術的嫻熟運用不斷地贏得陣陣掌聲。由於論辯本質上是一種智慧與技巧的較量,因而正方南京大學隊作為這場比賽的勝方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