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2 / 2)

“嗯,現在大家都比較喜歡劇情感更強的。”

張亦琛坐在林桑的病房裏,看她寫的小說。基本都算意識流小說,有的意識流過頭,連小說也算不上,但形散意不散的散文也不能定義那種讓人看不懂的東西。

“你很喜歡貓麼,這幾篇裏都有貓。”

“嗯,我有一隻已經死掉的貓。”

“按照小說裏寫的,隻貓是不是耳朵上有傷?”

“嗯。”林桑一直麵無表情,雖然很開心有人看她的小說。一般來說,她這種冷淡的態度會讓人誤以為她喜歡將人拒於千裏之外,並且被她的不客氣弄得很不爽。

但張亦琛卻樂顛顛的在她麵前翻看少女寫的小說,沒事的時候依舊來找林桑搭話,完全不受林桑表情冷漠的影響。真是一個不合格的重度抑鬱症病人,林桑想。

他看到了林桑還沒有寫完的一篇。

“從前有個小女孩,她養了一隻貓。那是一隻流浪貓,因為小女孩是一個流浪的孩子。

“小女孩和貓,各自覓食,有時一起翻找垃圾,有時在大人麵前低聲乞求。喵咪不需要有主人,但女孩會撫摸它,揉它頭頂上那撮毛,抱著它睡覺。作為報答,貓會對女孩示好,在她腿上蹭兩下,用頭頂女孩的下巴。

“然後,凜冽的北風吹來了封山的雪,女孩和貓蜷縮在一起,躲在溫暖的鍋爐旁,在店主趕走它們之前彼此相守屬於冬天的溫暖。被趕出屋子,女孩會找到紙箱和背風的地方,把那隻一直陪伴著自己的貓放在溫暖的紙箱子裏,在它旁邊蜷起身體。

“女孩討厭大人,因為大人們會把她和貓趕出溫暖的地方,也討厭得寵的孩子,特別是驕縱的小男孩,因為他們踐踏流浪者的自尊時顯得更為天真而殘酷。女孩對父母沒有感覺,因為年幼時就失去了那個東西。女孩討厭酗酒的舅舅和刻薄的舅母,所以她現在,和一隻貓咪一起流浪。

“今天,女孩在垃圾桶裏翻出了魚肉,她想,貓咪會很開心。她用可食用垃圾填飽自己的肚子,帶上垃圾桶裏的魚肉,去公園的噴泉裏喝了一些水,然後回到流浪者們搭建的簡易小屋。那個住所隻用很廉價的價格就能讓人住下,女孩因為還小,所以又很多人願意施舍金錢,她一向住在哪裏。她困了,把魚肉放下,在魚肉旁邊睡了。

“天還是很冷,女孩隻能睡在地麵之上,用報紙蓋住自己。不過她不在乎,比起寄人籬下,她情願流浪。

“第二天醒來,魚肉還是在那裏,貓咪沒有回來。”

這一篇隻有這麼多,林桑沒有再往下寫了。

“和之前那一篇很類似嘛,貓咪不見了。”張亦琛說,“怎麼沒寫了呢?”

“不知道怎麼寫了。”

“動筆前就沒有想麼?”

“不,動筆前想了很久,想這或許能夠寫的很長。”

“這一次,貓還是死了麼?”

“或許吧。”

“這一次,寫一個快樂的故事吧,”張亦琛說,“明亮而溫暖的故事。”

林桑怔住,看著張亦琛的側臉。這個人還是那麼的不稱職,明明抑鬱成了墨水在瓶子裏一樣的深藍,而表露出來的,都是些溫暖柔和的樣子。

“我……”林桑有些難於表達,“寫不出來。”她這麼說,“我想寫出,那種溫暖到觸及人心的故事,但是我……”她重新整理了一下語言,“無論事先如何構想,那些角色和情節就像無法控製一樣,向著悲哀的方向發展。”

“那,一起寫吧,”張亦琛說,“這篇故事,我們一起寫吧,讓它變成溫暖的、觸及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