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生肖郵品的界定與分類(2 / 3)

3.延展性。在生肖集郵範疇,首先產生的對象是生肖郵票,隨之派生出生肖郵品。生肖郵品起初僅限於貼用生肖郵票形成的郵品和生肖郵政用品,隨之又派生出具有生肖特征的郵品,如幹支郵戳;並以此為基點延伸到郵票史前,衍生出史前生肖郵品,如驛遞封和民局封。這與集郵的一般規律毫無二致:從收集、研究郵票開始,到收集、研究貼票郵品和預印郵資的郵政用品,再到收集、研究史前郵品。目前,國際集郵界已將集郵擴展到印花和其他領域,因此,生肖集郵也可以包括具有生肖特征的印花和其他現代集郵對象。

4.郵政意義更強。生肖集郵的發展,帶來生肖郵票發行空前的繁榮景象,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促進了各國郵政對該題材郵票的商業投機。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用長遠的眼光看,生肖郵票發行的全球化和商業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豐富了票源,有利於生肖集郵成為世界性收集專題;另一方麵投機過度,發行過濫,反而容易抑製人們的消費願望,又不利於生肖集郵健康發展。而生肖郵品則不同,它的產生渠道是郵政通信,這正是集郵依附的唯一基礎。而且,生肖郵品的增量就意味著生肖郵票的減量,因為郵品必須消耗郵票,郵品還能拓展人們單一收集郵票的興趣。提倡郵品收集,對郵政單純迎合集郵需求發行郵票的商業行為,是強有力的製約因素,有利於郵票的發行與使用回歸到正常軌道。

三、生肖郵品的分類與整理

根據不同的前提,生肖郵品有多種分類方式。

1.按其存在形式的區別,可分為單元郵品和複合郵品兩個基本大類。前者僅指生肖郵政用品,主要包括郵資封、片、簡、信卡等,之所以稱單元郵品,是因為其具有與郵票相同的性質,可以不依賴其他構成元素單獨存在。後者概括的範圍較寬泛,是生肖郵票和生肖郵政用品經使用或蓋銷(郵資)後形成的郵品,它們或者是郵票與郵戳、業務標簽、單據、封片簡卡等通信載體的複合;或者是郵政用品與郵戳、業務標簽的複合;或者是郵票、郵政用品的複合以及這兩者與郵戳、業務標簽的複合。其中,按實寄與否,複合郵品還可分為實寄品與蓋銷品或銷印品兩種。

2.按其品種的不同,通常可分為封、片、簡、卡、戳等主要類別,這是最直觀的分類方式,簡便易行。各類中還可再附加前提,細分出子項乃至子項的子項。例如,封類之下,可分首日封、郵資封、普通封等;首日封下,又可分實寄封、銷印封、原地封、趣味封等;實寄首日封下,還可分郵製封或官方封、自製封、公函封等,再往下還可以細分。郵資封下,可分普通郵資封、紀念郵資封、航空郵資封、掛號郵資封、賀年郵資封、美術郵資封、免資封等,這其中的任意一項又都可分實寄封、銷印封、原地封等。同樣,片、簡、卡、戳等郵品,也可以依據不同標準劃分出一些子項。

3.按曆史時期劃分,生肖郵品還可以分為史前和早、中期,以及近期、即期等具備不同郵政史背景的品種。生肖郵品的史前品種,從其郵遞使用幹支紀年和紀時的角度分析,應包括驛站封、火票、排單、文報局封、僑批封、民信局封等。生肖郵品的早期品種,主要是生肖郵票誕生之前的郵戳,如采用幹支紀年的華洋書信館日戳和幹支日戳;采用天幹地支符號作為業務代碼的普通日戳或其他郵政戳記。生肖郵品的中期品種是在20世紀50年代,通過貼用生肖郵票產生的郵品,以及此期產生的其他具備生肖特征的郵品,這個時期大體處於生肖郵票的萌芽階段。生肖郵品的近期和即期品種,與中期品種的屬性完全一致,隻是產生的時間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至今。

整理生肖郵品,一般應與生肖郵票的整理合並進行。基本方法不外乎三種。

1.傳統的方法。按洲際、國別、地區、時期,將郵品作為郵票的補充素材整理成集。采用這種方法,依據主要是郵票目錄,須按國別(地區)與其生肖郵票的發行順序,逐枚逐套地收集、整理與郵票相對應的郵品。整理的範疇,可以包括多個國家或地區,也可以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包括生肖郵票發行的全時空,也可以是某一個時空段的斷代。其中,生肖郵政用品,可以不依附於郵票,單獨遵循傳統方法收集和整理。

2.郵政曆史的方法。按郵政發展曆史的某一時期或某一方麵,將具備生肖特征的實寄郵件、戳記、郵政史料整理成集。采用這種方法,依據主要是特定的中國郵政曆史背景。在生肖郵票誕生之前,就已經從郵政通信中產生出大量生肖郵品,足以成為生肖集郵可利用、待挖掘、更寶貴的資源。其收集和整理的範疇,與生肖郵票無關,而與生肖文化在郵政上的反映相關,時間上從當前一直可追溯到郵票發行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