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通往精英之路的品位提升(2)(3 / 3)

所以,當你想要成為一名精英,具備精英的自律精神與堅強意誌時。你需要的是找到一個刺激你奮發的誘因,將這誘因保持並不斷地強化擴大,在任何一件事上都嚴格要求自己並持之以恒。這樣,有一天,你會發現精英之夢已經成了你靈魂的一部分,不斷催促你前進、前進、前進。

自我完善的欲望催促精英奮進

在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許多專家、學者越來越熱衷於研究古今中外著名的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他們是精英中的精英,歸納他們創造奇跡和神話的共同特點,希望能探究到成功的秘訣。

結果也確實取得了一些值得人們學習和借鑒的東西,但研究者感覺到,研究越到最後,就越難以進行下去,因為他們發現這些重量級的成功人士所表現出來的不同點遠遠大於共同點。

這些重量級的精英人士有著超越常人的勇氣、勤奮等等共同點,但他們每一個都那麼地不同,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善於表達、有的心思縝密、有的天真如孩童、有的爭強好勝、有的與世無爭,但他們都有一個最大的不是共同點的共同點,就是個性鮮明、與眾不同。

我們可以觀察到,越是成功的人,越是居於高級階層的人,就越發具有個性、富有魅力、與眾不同,正是成功人士的“不同”鑄就了成功。

三國時期,曹操統一北方後,聲威大震,各少數民族部落紛紛依附。匈奴派使者送來了大批奇珍異寶,使者請求麵見曹操。曹操覺得自己個頭矮小、容貌普通,便將身材高大、相貌俊朗的崔琰召來,要他代替自己接見使者。接見時,崔琰端坐正中,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賀,曹操卻扮做侍衛模樣,手握鋼刀,側立在坐榻旁邊。

接見完畢後,曹操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說:“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者,乃英雄也!”意思是說,魏王俊美、高雅,但是旁邊那個帶刀的侍衛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才是真正的英雄。

像曹操這樣的人,就算是成為“捉刀者”,他身上與眾不同的強勢氣息也會被有見識的人所察覺。

個性形成的過程也就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其實站在自然界的角度來看,自我完善的過程是最平常不過的,它是生物所具有的一種“生長變化的渴望”,世上沒有絕對靜止的東西,運動是一種存在的形式,也就是說,隻有運動才可以存在。

自我完善就是人保持積極向上的運動,不管自然的生存還是社會的競爭,都是保持自我與喪失自我之間的鬥爭,積極保持自我、完善自我反映了自我存在的高品質。

美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專家艾裏克森曾說過:“在麵臨衰老和死亡的時候,自我完善之人總是懷著充實的情感準備與人世辭別,坦然接受死亡,而其他的人回顧過去時常感到失望乃至絕望,因為他們的生活目標尚未實現,而不得不帶著遺憾離開人世,所以才會害怕死亡。”

學者吳思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對雷鋒樂於助人的行為是這樣分析的:

雷鋒為什麼會以如此異乎尋常的熱情實踐黨提出的行為規範呢?在雷鋒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對共產黨的感恩戴德之情,可以發現他對榮譽的珍視和向往,也可以發現他的敏感的同情心。這些因素都可以解釋他的熱情,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雷鋒日記表達出來的最強烈的渴望,是做一個高尚完美的人,是追求生命的意義。他的日記裏充滿了關於怎樣做人的思考。有一次他學習毛主席著作,讀《紀念白求恩》,當他意識到自己的矮個子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的時候,竟感動得熱淚盈眶。

也就是說,從根本上影響雷鋒的是其自我完善的內在目的,我們可以說雷鋒活到了很高的境界,但不可以說他無私,他不過在滿足自我的同時惠及他人罷了。

要完善自我就必定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具有這種意識的人,同時也是對自我要求苛刻的人。他們不斷蓄積巨大的能量,在適當的時機就會打開幸運之門。

這些能量來源於他們的本身,但更借助於他人、他物,以至於無限趨向於整個宇宙,與此同時,被借助的力量載體其實也就成為他們自己的一部分了。

很多科學家用一生的心血去研究科學理論、自然規律,並不是因為他們多麼無私,而是養成了一種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的興趣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