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符合市場競爭力的行情還是要滿足的,隻是薪酬不宜太過份超越。
7.多元方式並舉
獎勵員工的方式有多種,除了貨幣之外還有許多,不要動輒給錢,雖然省心,卻少了許多情趣。
好好琢磨上述七個好習慣,可能明天的你就能補寫一段新的“好習慣”哩!
從“二八定律”看人力資源管理
20世紀70年代,美國一家企業管理谘詢公司在例行的普查活動中,研究分析了美國上百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業績。結果發現:凡是經營狀況良好且業績優秀的公司,都符合“二八定律”(編者注:二八定律即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提出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隻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公司80%左右的業績是由20%左右的人才創造的,因為這20%左右的人才集中了公司80%左右的技術和管理經營職能。
“二八定律”對我們加強企業的人才資源管理的啟示是多方麵的。首先,企業是人的結合體,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因此,管理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其次,人才是寶貴的,但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過多容易產生不必要的內耗和競爭;過少則會缺乏競爭力,不利於人才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要正確看待和引導人才的流動,促使企業在人才比例上保持“二八現象”。最後,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上,要重視“二八群體”的存在,即20%的人才群體和80%的普通群體,這兩個群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對這兩個群體的激勵應采取不同的措施,並在企業內部努力營造一個適合“二八現象”產生的和諧環境。
1.堅持公正原則區別對待“二八群體”
據有關資料介紹,企業公正性原則包括結果公正性(分配公正性)、程序公正性與交往公正性三個方麵。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結果公正性的內容主要有工作業績評估、工資與獎勵分配、職務(職稱)晉升、進修培訓機會等,員工往往會將自己所得利益與所付代價(如承擔的責任、承受的壓力與工作的時間等)與他人進行比較,以評估自己是否得到了公正的對待。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員工開始關心決策過程的公正性,即程序的公正性。不少學者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員工認為,管理者對所有員工一視同仁;根據準確客觀的信息作出決策;工作中能有錯必糾;各項決策符合道德規範,即使決策結果對自己不利,他們也會接受。交往公正性指員工在與上級的人際交往中所感受的公正待遇的程度。
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20%的人才群體和80%的普通群體對公正原則的要求是各有側重的。20%的人才群體,各有所長,對個人的收入、職務等有較高的價值取向,因此,他們側重結果公正性。80%的普通群體,自我定位不高,因此,他們側重程序公正性和交往公正性,其中,少數人比較關注因程序公正性而給自己帶來的晉升機會。根據兩個群體價值取向的側重不同,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薪酬製度製訂上就應該有所不同。在20%的人才群體中,對中層管理人員應實行級別薪酬管理,根據其責任的大小、業績的好壞、能力的強弱,拉開收入差距,實現企業內部公正。同時,與市場化接軌,實現企業外部公正。對科技人員可實行職稱補貼和創新發明成果獎勵;對營銷人員根據行業、產品的不同和市場狀況的差異,采取靈活的薪酬製度等。而在80%的普通群體中,實行相對固定的崗位工資加效益獎勵則比較理想。
促使“二八現象”產生企業文化,即由企業管理者倡導,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中形成,並被員工認同,能規範企業運作和員工行為的一係列企業理念和價值觀,以及由企業物質成果所形成的企業外部形象。對一個企業來說,形成成熟的企業文化非常重要。
在建設企業文化時應注意的一個問題是,20%的人才群體根植於80%的普通群體之中,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水漲船高”,而不是“水落石出”。20%的人才群體雖然對提高80%的普通群體的素質有著示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80%普通群體素質的普遍提高才能更快地產生適宜企業發展的20%的人才群體。因此,有計劃、有重點地對80%的普通群體進行崗位培訓和素質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就是倡導一種好的精神、培養一種好的作風、形成一種好的工作氛圍的過程。因此,建設優秀的、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可以促使“二八現象”的產生,使企業的人力資源得到和諧、有效的配置,從而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