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麵的案例,我們不難看出,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中存在很多商機是沒有問題的,在原材料采購、產品品種的多元化、技術創新性和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麵的確有非常大的商機。陳總直覺感到為中小企業建立網上孵化平台“E”管家的服務是一個創業機會,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他在對創業機會的解讀上相對不充分。一方麵,項目本身需要的資源很多,要求創業者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社會資源,陳總本身隻是曾經在一家民營企業工作過的社會閱曆是遠遠不夠的;另一方麵,向中小企業的高管人力資源推介從理論上也是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瓶頸,中小企業尋找高管團隊的途徑本身具有特殊性,高管團隊和高水平人才尋找企業也具有特殊的尋找途徑。陳總探索到一個創業機會,但在挖掘創業機會的過程中沒有詳細地了解中小企業對高管團隊的需求和現實的獲取方式,也就是說他直覺感到這是一個機會,但是沒有采取合適的手段將這個機會挖掘成為一個真正可以運行的創業機會。
另外,陳總在創業機會的實現途徑上沒有找到可行的實現方式。他開展業務,首選了建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推介的服務菜單,為中小企業提供高管人員推介,印製宣傳冊,在中小企業聚集的地區發放給客戶,這種方式存在著問題:首先,街頭發放宣傳頁,很難吸引到創業家的眼球;其次,創業者本身不了解中小企業的特性,街頭發放小廣告的行為讓中小企業的企業家對高管獵頭服務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為了讓創業者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創業過程中機會識別還有一些獨特的行為,在這裏我們還特別介紹一些創業機會識別的獨特行為。
1.創業警覺
很多時候,創業者需要具備一種特別的能力——創業警覺,即識別和選擇適當的創業機會,這是成功創業的重要一環。創業者通過不同種類的信息(這些信息包含了市場機會的線索)提高對潛在市場機會的警覺,經常對各種環境信息進行檢視以發現可能的機會;有時不是通過主動地搜尋去發現機會,而是“碰巧”通過某些途徑接觸到了新的信息。而職業經理則更多的依靠傳統的經濟分析去識別新的機會。
2.直觀推斷
直觀推斷理論認為,在複雜情境下,一個人不可能獲得所有的信息來做出合理的決定,人們隻具有有限的理性;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是靠以往的經驗,即直觀推斷和偏見的方式,而這些有限理性的決策具有規律性。
3.超前行動
就是不是被動適應環境變化,而是主動出擊創造有利於自己的環境而采取的行動。超前行動的創業者不是外界環境的被動接受者和適應者,而是環境的創造者。麵對高度不確定的外界環境,創業者所做的不是預測環境的未來變化,而是關注不確定環境中可以進行控製的方麵,通過對環境的控製把不確定性轉化成確定性。在偶然事件來臨時,創業者將其看做是機會的出現,想方設法去利用而不是去規避它,把偶然事件轉化為實現目標的資源。
4.即興而作
就是指創業者在創業決策過程中往往根據具體情景即興發揮出的點子或者決策選擇。在即興而作的情況下,因為缺乏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不允許創業者進行計劃準備活動和失誤,所以創業者隻能有一次機會去嚐試以獲得正確的選擇;同時,因為機會具有很大的新奇性,創業者對機會不熟悉,沒有先前的經驗可以利用,導致無法采取直觀推斷的決策方式。
5.創業學習
在新企業創建早期,學習主要來自於創業者個人的學習。在此基礎上,組織的普通能力得以顯現。這就意味著,創業學習是創業者個體能力與組織普通能力之間的重要傳導環節。
總之,作為一名真正的創業者,機會識別的過程既要關注創業目的,同時又要采取合適的手段實現目的,還要關注創業機會識別過程中的特殊行為。而那種把創業單純地視為冒險的行為是絕不可取的。
精英創業四部曲
想要創業的精英不在少數,已經實施創業計劃的精英也同樣不少。不過,創業成功的人卻屈指可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麵,涉及到很多因素。下麵提供一套精英創業四部曲理論,對照這四部曲,也許你就會發現為什麼很多精英創業走向了失敗之路了。
第一,澄清3個誤區
1.想一步到位成為企業擁有人,做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