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搜神記》卷十一。韓憑,或作“韓馮”、“韓朋”,題目有的作“相思樹”。
宋康王舍人韓憑[1],娶妻何氏,美,康王奪之。憑怨,王囚之,論為城旦[2]。妻密遺憑書[3],繆其辭曰[4]:“其雨淫淫[5],河大水深,日出當心[6]。”既而王得其書,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蘇賀對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來也;日出當心,心有死誌也。”俄而憑乃自殺[7]。其妻乃陰腐其衣[8]。王與之登台,妻遂自投台[9],左右攬之,衣不中手而死[10]。遺書於帶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願以屍骨,賜憑合葬。”王怒,弗聽。使裏人埋之,塚相望也[11]。王曰:“爾夫婦相愛不已,若能使塚合,則吾弗阻也。”宿昔之間[12],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塚之端[13],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14],根交於下,枝錯於上[15]。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恒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南人謂此禽即韓憑夫婦之精魂。今睢陽有韓憑城[16],其歌謠至今猶存[17]。
[1]宋康王:名偃,諡號“康”,戰國末宋國國君,公元前318年至前286年在位,好酒荒淫。舍人:官名。戰國及漢初王公貴官均有舍人,為“左右”、“親近”的通稱。
[2]論:論定罪名。城旦:一種徒刑,刑期四年,獲刑者黥(qínɡ)麵髠(kūn)首,即臉上刺字並剃去頭發,白日戍邊,晚上築城。
[3]遺(wèi):給與,饋贈。
[4]繆(miù)其辭:把信中的話說得很隱曲。繆:通“謬”,錯誤,用作動詞,引申為隱諱。
[5]淫淫:形容雨水連綿不斷。
[6]當心:指太陽照著心。表示對天發誓,死誌已定。
[7]俄而:不久。
[8]陰:暗地。腐:使朽爛。
[9]投台:從台上跳下。
[10]衣不中手:衣服經不住手拉。
[11]相望:遠遠相對。
[12]宿昔:旦夕,謂時間不長。
[13]梓(zǐ):一種枝幹高大的落葉喬木。
[14]就:靠近。
[15]錯:交錯。
[16]睢(suī)陽:宋國國都,在今河南商丘市南。
[17]歌謠:據餘嘉錫先生《四庫提要辨證》考證,“南人謂此禽即韓憑夫婦之精魂”,以下為唐人劉恂《嶺南異錄》中的話,後人摻入《搜神記》中。故此處的歌謠亦是後人所作。明代《彤管集》載,何氏作《烏鵲歌》為:“南山有鳥,北山張羅;鳥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顯然是後人根據本故事而作。
愛情與死亡是文學永恒的主題,《聖經·雅歌》雲:“愛如死亡之堅固。”俗世難容的愛情,可以通過死亡在另一個世界裏來成全,這是不幸,卻又是萬幸。在韓憑夫婦的愛情中有一種最難得的美德——忠貞,正是忠貞成就了這比死亡還堅固的愛情!可是對手太強大——集荒淫殘暴、冷酷虛榮於一身的國君,所以即使是死亡,也要動用全部的智慧。能以非凡的智慧和執著克服所有的艱難和不幸,在這一點上,韓憑故事超越了普通的殉情故事。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故事的結尾:二人的墓上長出兩棵互相纏繞的相思樹,樹上還有鴛鴦鳥。在這個故事的其他版本中,還有韓憑妻的殘衣化為蝴蝶的情節。相思樹、鴛鴦、蝴蝶,這讓我們想起《孔雀東南飛》、《梁祝》。可以說,正是植根於人性中的“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願望和同情,才可以把那殘酷絕望的現實消解在溫暖絢麗的浪漫之中。
韓憑夫婦的愛情悲歌是一首千古絕唱。千百年來,在誓言與熱望中,那如死亡之堅固的愛情仍然在綿亙,時時感動著後人。清·納蘭容若的《減字木蘭花》雲:“花叢冷眼,自惜尋春來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見卿?天然絕代,不信相思渾不解;若解相思,定與韓憑共一枝。”
(尚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