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焚椒錄(1 / 3)

《焚椒錄》一卷,見於《津逮秘書》、《寶顏堂秘籍》、《說郛》等。作者王鼎,涿州(今河北涿縣)人,字虛中。生年不詳,卒於遼天祚帝乾統元年(1101)。《焚椒錄》記述懿德皇後被誣案始末及其文學作品,是遼代僅存的筆記小說,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

懿德皇後蕭氏,為北麵官南院樞密使惠之少女[1]。母耶律氏夢月墜懷,已複東升,光輝照爛[2],不可仰視,漸升中天,忽為天狗所食[3],驚寤而後生[4],時重熙九年五月己未也[5]。母以語惠[6],惠曰:“此女必大貴而不得令終[7],且五月生女,古人所忌,命已定矣,將複奈何!”後幼能誦《詩》,旁及經子[8]。及長,姿容端麗,為蕭氏稱首,皆以觀音目之[9],因小字觀音。

二十二年,今上在青宮[10],進封燕趙國王[11]。慕後賢淑,聘納為妃[12]。後婉順[13],善承上意,複能歌詩,而彈箏、琵琶尤為當時第一。由是愛幸,遂傾後宮。及上即位,以清寧元年十二月戊子冊為皇後[14]。後方出閣升坐,扇開簾卷,忽有白練一段自空吹至後褥位前,上有“三十六”三字。後問:“此何也?”左右曰:“此天書,命可敦領三十六宮也[15]。”後大喜,宮中為語曰:“孤穩壓帕女古靴,菩薩喚作耨麼[16]。”蓋言以玉飾首,以金飾足,以觀音作皇後也。二年八月,上獵秋山,後率妃嬪從行在所至伏虎林[17]。上命後賦詩。後應聲曰:“威風萬裏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上大喜,出示群臣曰:“皇後可謂女中才子。”次日,上親禦弓矢射獵,有虎突林而出。上曰:“朕射得此虎,可謂不愧後詩。”一發而殪[18],群臣皆呼萬歲。是歲十一月,群臣上皇帝尊號曰天祐皇帝,後曰懿德皇後。三年秋,上作《君臣同誌華夏同風》詩,後應製屬和曰[19]:“虞廷開盛軌,王會合奇琛[20]。到處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鹿蠡[21],聲教薄雞林[22]。大宇看交泰[23],應知無古今。”

[1]北麵官南院:遼官製分北院、南院,統治契丹等族的稱“北麵官”,官吏由契丹貴族擔任。統治漢族人民的稱“南麵官”。樞密使:官名。遼設北樞密院(相當兵部)、南樞密院(相當吏部)及漢人樞密院(掌漢族地區兵馬),設樞密使等職。

[2]照爛:光輝燦爛。

[3]天狗:星名。《史記·天官書》:“天狗,狀如大奔星,有聲,其下止地,類狗。”這句指月食。

[4]驚寤:驚醒。

[5]重熙:遼耶律宗真(興宗)年號(1031—1055)。五月己未,即五月六日。

[6]語(yù):告訴。

[7]令終:保持善名而死,即善終。

[8]經子:舊時圖書分類的專名,即經部、子部,包括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

[9]觀音:即觀世音,佛教菩薩名。《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佛學大辭典》:“按觀世音像,世俗多作婦人。”

[10]今上:指遼道宗耶律洪基。青宮:太子居東宮,東方色為青,故稱太子宮為“青宮”。

[11]進封:提升封號。

[12]聘:舊時婚姻訂婚、迎娶皆稱聘。納:引進,接納。

[13]婉順:美好和順。

[14]清寧:遼耶律洪基(道宗)年號(1055—1064)。

[15]可敦:契丹語,突厥皇後之稱。

[16]孤穩壓帕女古靴,菩薩喚作耨麼:孤穩:即玉。女古:即金。耨:即皇後。麼:即母。皆契丹語譯音。

[17]行在所:封建帝王所在的地方。後專指帝王所至之地。

[18]殪(yì):倒下。

[19]屬和(zhǔhè):隨人唱和。

[20]琛(chēn):珍寶。

[21]鹿蠡(lǐ):即穀蠡。匈奴藩王封號,權位在單於下。

[22]薄:逼近,靠近。雞林:古國名,即新羅,今朝鮮。

[23]交泰:指天地之氣融和貫通,生養萬物,物得大通,故曰“泰”。後引申為時運亨通之意。

明年,後生皇子,皇太叔重元妃入賀,每顧影自矜[1],流目送媚[2]。後語之曰:“貴家婦宜以莊臨下,何必如此?”妃銜之[3],歸罵重元曰:“汝是聖宗兒,豈虎斯不若[4]。使教坊奴得以可敦加吾[5]。汝若有誌,當除此帳,笞撻此婢[6]。”於是重元父子合定叛謀,於九年七月駕幸灤水[7],聚兵作逆[8]。須臾軍潰,父子伏誅[9],而討平此亂,則知北樞密院事趙王耶律乙辛與有功焉。尋進南院樞密使[10],威權震灼,傾動一時。惟後家不肯相下,乙辛每為怏怏。及鹹雍初[11],皇子冊為皇太子,益複蓄奸為圖後計矣。後常慕唐徐賢妃行事[12],每於當禦之夕[13],進諫得失。國俗君臣尚獵,故有四時捺缽[14]。上既擅聖藻而尤長弓馬[15],往往以國服先驅,所乘馬號飛電,瞬息百裏,常馳入深林邃穀,扈從求之不得[16]。後患之[17]。乃上疏諫曰:“妾聞穆王遠駕[18],周德用衰[19];太康佚豫[20],夏社幾屋[21]。此遊佃之往戒[22],帝王之龜鑒也[23]。頃見駕幸秋山,不閑六禦[24],特以單騎從禽[25],深入不測。此雖威神所屆[26],萬靈自為擁護。倘有絕群之獸,果如東方所言[27],則溝中之豕,必敗簡子之駕矣[28]。妾雖愚暗,竊為社稷憂之。惟陛下尊老氏馳騁之戒[29],用漢文吉行之旨,不以其言為牝雞之晨而納之[30]。”上雖嘉納[31],心頗厭遠。故鹹雍之末,遂稀幸禦[32]。後因作詞曰《回心院》,被之管弦[33],以寓望幸之意[34]。曰:

“掃深殿,閉久金鋪暗[35]。遊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麵。掃深殿,待君宴。拂象床[36],憑夢借高唐[37]。敲壞半邊知妾臥,恰當天處少輝光。拂象床,待君王。換香枕,一半無雲錦。為是秋來轉展多[38],更有雙雙淚痕滲。換香枕,待君寢。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塊。鋪翠被,待君睡。裝繡帳,金鉤未敢上[39]。解卻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見愁模樣。裝繡帳,待君貺[40]。疊錦茵[41],重重空自陳。隻願身當白玉體,不願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展瑤席[42],花笑三韓碧[43]。笑妾新鋪玉一床,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剔銀燈,須知一樣明。偏是君來生彩暈[44],對妾故作青熒熒[45]。剔銀燈,待君行。熏爐[46],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47],自沾禦香香徹膚。熏爐,待君娛。張鳴箏,恰恰語嬌鶯[48]。一從彈作房中曲[49],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1]顧影自矜:自顧其影,有自矜、自負之意。

[2]流目送媚:轉動目光拋媚眼。

[3]銜:怨恨。

[4]虎斯:契丹語,意為力士。聖宗:遼聖宗耶律隆緒。

[5]教坊奴:此為對蕭觀音的蔑稱。可敦:契丹語,突厥皇後之稱。

[6]笞撻:用鞭、杖等抽打。

[7]灤(luán)水:水名,古名濡水。在河北省東北部。

[8]作逆:叛亂。遼道宗清寧九年(1063)耶律重元等叛亂。

[9]伏誅:受死。

[10]尋:不久。

[11]鹹雍:遼耶律洪基(道宗)年號(1065—1074)。

[12]徐賢妃:名惠,湖州長城人。生五月能言,四歲通《論語》、《詩》,八歲自曉屬文。唐太宗時召為才人,再遷充容,常常疏論時政,帝善其言,優賜之。永徽元年(650)卒,贈賢妃。

[13]當禦之夕:皇帝臨幸之夜。

[14]捺缽:契丹語,指遼代國君的行營。

[15]聖藻:辭藻,文章。聖:君主時代對帝王的尊稱。凡有關帝王及王朝的事物皆冠以聖。弓馬:騎射,武事。

[16]扈從:隨從,侍從。

[17]患:憂慮。

[18]穆王:周昭王之子姬滿,喜四處巡遊,傳說周穆王曾西巡,在昆侖山見西王母。

[19]用:由此。

[20]太康:夏啟之子,繼承啟的王位。由於他追求奢侈淫樂的生活,先發生太康兄弟五人爭奪王位的鬥爭,後出現武觀叛亂,使得夏朝的統治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