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每天都是活躍的當下(1 / 1)

佛家常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人被老虎追趕,他拚命地跑,一不小心掉下懸崖,幸好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根藤條,身體懸掛在半空中。他抬頭向上看,老虎在上麵虎視眈眈;他往下看,腳下是看不見底的萬丈深淵;他向旁邊看了看,突然發現藤條旁有幾顆熟透了的野草莓,紅得十分誘人。於是他左手拽緊藤條,右手摘下野草莓放入了口中。

也許我們會問,他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或者即將掉入萬丈深淵,怎麼還有心情考慮吃野草莓?擺在他麵前的似乎隻有三種選擇:沿著藤條爬上去、掉下去或者懸掛在空中,但我們忘了,他當下立即能做的是吃野草莓。不用擔心上去被老虎吃掉,也不用擔心掉下去會粉身碎骨,不去想別的未知的事,就是先吃野草莓,或許等享受完野草莓之後老虎已經走了呢?這就是活在當下的心態。

對於活在當下,我們還可以解釋得更簡單。曾經有一個人問禪師:“什麼是活在當下?”禪師說:“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這就是活在當下。”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地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已經在享受新鮮的、活躍的當下了。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還不明白這個道理,大部分人對於每天反反複複的生活都感到疲倦,厭倦過去的日常經驗,所以我們越老成、越聰明,就越隻想活在當下,並發明關於“當下”的哲學。不幸的是,過去的每個經驗都在我們的頭腦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記,快樂的或不快樂的,並且我們都想保留那些快樂的記憶或經驗。我們的思想總是懷舊的,而我們的欲望又想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快樂,所以我們的心被分裂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回憶過去,另一部分用來幻想未來,唯獨沒有給活在當下留出空間。

在物質層麵上,過去的經驗對我們的技術領域可能有所幫助,但在生活領域中,過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看現在。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看清現在,那是就因為我們背負著過去、背負著傳統。思想是過去經驗、知識、記憶的積累,是曆史的、已經死了的東西,因此它隻能使心靈陷入悔恨和眷戀當中,從而看不到新鮮的、活躍的正在發生的事情。因此,如果我們試圖用過去的思想來了解當下的行為,那我們根本不會明白。於是分裂就出現了,生活變成了衝突。

和已知的過去不同,明天是未知的,還沒有到來,那麼我們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到底有沒有“明天”這個概念?

我們的生活需要通過鍾表顯示的物理時間,否則就無法趕上公車、無法煮飯、無法做很多事。還有另一種我們承認的時間,那是我們在心理上創造的時間——明天。但是,心理上的明天存在嗎?這麼嚴肅的質疑令我們充滿恐懼。因為我們企盼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因而成了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但它其實是不存在的,它不僅不能為我們帶來真相,反而為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總之,如果我們靠抽象的概念去生活,那麼我們就無法實際地體驗。我們根本就不可能通過過去、透過現在來投射未來,隻有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地保持敏感,專注於眼前的事情,吃飯的時候不要想著昨天吃過什麼山珍海味,睡覺的時候也不要去擔心明天的工作和銀行貸款,那樣我們才會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活在當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