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卿《鬆霞館贅言》曰:“二十八宿之屬,其義何居?曰:即前十二屬加一倍者也。亢金龍,辰宮也,角木蛟附焉。蛟,龍類也。房日兔,卯宮也,氐土貉、心月狐附焉。貉、狐,兔類也。尾火虎,寅宮也,箕水豹附焉。豹,虎類也。牛金牛,醜宮也,鬥木獬附焉。獬,牛類也。虛日鼠,子宮也,女土福,危月燕附焉。蝠、燕,鼠類也。室火豬,亥宮也,壁水附焉。豬類也。婁金狗,戌宮也,奎木狼附焉。狼,狗類也。昴日雞,酉宮也,胃土雉、畢月烏附焉。雉、鳥,雞類也。觜火猴,申宮也,參水猿附焉。猿,猴類也。鬼金羊、未宮也,井木犴附焉。犴,羊類也。星日馬,午宮也。柳土獐,張月鹿附焉。獐、鹿,馬類也。翼火蛇,巳宮也,軫水蚓附焉。蚓,蛇類也。”
從中看出,這是以十二生肖為基礎,又增加了相類的動物,湊成二十八種,以配合二十八宿。其中出現的生肖動物有:亢金龍、房日兔、尾火虎、牛金牛、虛日鼠、室火豬、婁金狗、昴日雞、觜火猴、鬼金羊、星日馬、翼火蛇。每一種名目,均為三種因素的拚合。以“亢金龍”為例:亢,東方七宿中的亢宿;金,七曜(日、月和金、木、水、火、土星)之一;龍,所取動物形象。
在先秦的古籍中,已經有生肖的記載,但是記錄簡單、零碎,如《詩經?小雅》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馬”之句。《毛詩注疏》:“午為馬。”《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有陳國兩位貴族被殺,他們的名字為慶虎和慶寅。古人取名,父子或兄弟的名字字異而義同。慶寅、慶虎二人,一“寅”一“虎”,可能是取義於生肖。
最有力的史料是實證,即考古資料。近年的考古發現推翻了郭沫若關於生肖文化在漢武帝通西域時傳入的推論。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秦墓出土一批竹簡,其中的內容《日書》載有十二生肖的內容: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善弄,手黑色,麵有黑色,疵在耳。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大辟?而僂。寅,虎也,盜者狀,希須,麵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麵頭。辰,盜者男子,青赤色。巳,也,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須耳。申,環也,盜者赤色。酉,水也,盜者而黃色,疵在麵。戌,老羊也,盜者赤色。亥,豕也,盜者大鼻。《日書》是一部占卜書。描述的是根據生肖推測盜賊的相貌體形,這當然是迷信,但是它的可貴處是記錄了當時的生肖,這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關於生肖的較完整記載。秦簡的記載,十二地支齊全,除了辰一項漏抄生肖,其餘十一地支均記有屬相。子鼠、醜牛、寅虎、卯兔、亥豬,這五種生肖與今相同,巳為□,申為環,酉為水,也可做出巳蛇、申猴、酉雞的解釋;《日書》午為鹿,未為馬,戌為老羊,可能是楚地十二生肖的特色。
《日書》成書於秦始皇稱帝之前。過去講中國生肖的起始資料,都以王充的《論衡》為據,《日書》比《論衡》早三個世紀,但是十二生肖到東漢才完善。
東漢王充對十二生肖的描述,已與今相同。《論衡?物勢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