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鏡頭的速度是指鏡頭傳送光線的能力。如果我們不希望鏡頭接納最大的光量,就需要一種減少通過鏡頭光量的方法。我們是利用改變鏡頭孔徑大小的方法達到這一目的的。孔徑就是由可變光圈(葉片組)在鏡頭中央產生的圓孔如下圖所示
光圈好比是水龍頭。如果把它開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線進入;如果把它關小,就隻會進入較少的光線。
什麼是f製光圈
鏡頭孔徑的大小可以用一個諸如f/1.2、f/8、f/16…的數字來表示,稱之為f值。f值越小,鏡頭的圓孔越大。因此,假設某隻鏡頭設置為f/2時,看上去可能如圖2.23x所示,而同一隻鏡頭設置為f/16時,則可能會如右圖所示。
觀察你的照相機。在鏡頭上會找到一係列f值設定值,稱作f製光圈。如果你的鏡頭上具有這些f值光圈數字,請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將它們寫在下麵的橫線上。(如果你的鏡頭上麵沒有這些f製光圈數字,也沒必要煩惱,我們不過是在了解和掌握這一概念)。
f/-f/-f/-f/-f/-f/-f/-f/-
f製光圈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這些特定的f值光圈數字具有什麼意義呢?這是一組"不可思義"的數字,認識和運用它們可以更容易地控製曝光,其意義如下:開大一擋光圈,進入照相機的光量會加倍;縮小一擋光圈,光量將減半。
這個概念就這麼簡單,但卻非常重要。
f/4孔徑所接納的光線是f/5.6的兩倍,f/5.6接納的光線是f/8的兩倍,f/8接納的光線又是f/11的兩倍,依此類推。
f值的完整序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與你剛才寫下的序列對照一下,或許隻是上述序列當中的一部分,並可能與下麵的序列非常相像,例如:f/2.8,f/4,f/5.6,f/8,f/11,f/16,在這個例子中,這隻鏡頭應該叫做f/2.8,鏡頭因為這是它的最大孔徑。
攝影者都應該熟知自己鏡頭的這些光圈。不知道你現在是否領會了為什麼f/8所接納的光量是f/16的4倍?或者為什麼f/11接納的光量是f/4的f/8?如果還未領會的話,請在繼續向下閱讀之前把這五節再讀一遍。
認識並理解從f/1至f/64的序列會成為今後工作中頗有價值的一件工具。如果你現在還不是非常熟悉的話,請立即仔細研究並牢牢記住它。了解這些光圈數字之間的變化規律有一個小訣竅:每個數字都是向前數兩級所對應的那個數字的兩倍,即
1…2…4…8…16…32…64…1.4…2.8…5.6…11…22…44
知道改變孔徑是怎樣改變進入照相機的光量,以及是怎樣影響最終照片的。所有這些照片都是在相同的條件下使用相同的膠片拍攝的,即照明條件保持不變,快門速度保持不變,唯一變化的就是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