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焦距(2 / 2)

有時,背景顯得十分雜亂,拍出的照片也有可能因被攝體背後有其他東西而受到損害。在這種情況下,攝影家卡爾霍恩認為,最重要的是,首先你應當意識到這種毛病。為了改善背景,改換一下拍攝角度是很有用的。這就是說,你可以圍著被攝體轉動,直到你在取景點中看到可以接受的背景為止。你也可以站得高一些或低一些,從而取得更精彩的影像。如果實在無法變換角度或背景,則可以開大光圈來減少景深,使背景焦點不實。這樣會伎背景不那麼顯眼。如果你是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拍攝,就不妨使用閃光燈照亮被攝體,這樣背景會顯得較暗。

攝影最能引起人們興趣的一點是,它在一個平板的二維平麵上,能展現三維空間,即表現出事物的高度、寬度和深度。正如美國攝影家阿瑟?戈德史密斯指出的:"攝影不可能再現深度,它隻能模擬深度。然而,它卻能極生動地模擬。"

為了較好地達到這種模擬效果,必須利用一些景物造成錯覺,使照片畫麵看起來有空間和深度。最常用的是利用前景,將觀眾的視線引導到主體部位。用廣角鏡頭配合前景,也可以將空間感和深度感誇大,但此時,前景最好兼有引導視線的作用,例如利用婉蜒的山路引向村莊,用一排同樣的樹木引向高塔等。拍攝時,廣角鏡頭應該很接近前景,越接近深度感越強;另一種形成空間或深度感的方法,是在畫麵的前景及背景處,都出現有同樣的景物。由於遠景和近景的影像大小不同,也會形成深度感,一排同樣的白楊樹,影像逐漸由大變小,畫麵就自然有深度的錯覺。這種感覺,與鏡頭的焦距長短有直接的關係。焦距越短,效果越強;相反,焦距越長,效果越弱。戈德史密斯提出,一種傳統的構圖方式是,利用一個前景物體作為邊框,框住較遠處的物體。他認為這樣也可以增加深度感。一個堅實的暗色物體可以突出被攝體,效果通常最佳。如果在照片的前景中攝入黑色或剪影的輪廓,由於構成了強烈的對比,便可以把暗淡淺白的背景強調出來。例如拍攝沙灘照片,如果前景攝入一塊黑色的石塊或婉蜒伸展到遠處水裏的欄杆,那將會產生很好的深度效果。

英國攝影家邁克?基普林認為,在拍攝風景照片時,任何東西都可用來增添前景的趣味,從而使照片具有深度感。可以是樹木、動物、建築物或車輛,但是它們必須與整個畫麵有關:

"利用廣角鏡頭和低角度拍攝,以及利用這種鏡頭本身所產生的畸變能進一步突出前景的趣味。當使用這種方法拍攝時,岩石、花草、礫石等都可能顯得比例大一些。

"要拍攝有趣的前景不僅僅隻限於使用廣角鏡頭,使用長鏡頭也可以有效地運用這一技術。望遠鏡頭可以壓縮透視,這一特性可大大地發揮作用。鏡頭越長,前景部位的較大物體和背景部位的較小物體的自然透視就會大大地減小。使用200mm的鏡頭就有可能縮小兩者之間的明顯距離。如果景深很小的話,即使使用較小的光圈,照片上的所有被攝物並不都在焦點上。此時,攝影師應根據主體的範圍來決定把焦點對在前景、中景還是背景上。"

基普林指出:"如果背景比較單調深暗,可以使用色彩鮮豔的前景在畫麵上造成明顯的深度。這種拍攝技巧,在光線不太好的情況下是值得一試的。拍攝時可使用一束色彩鮮豔的鮮花來彌補光線的不足。

"從背景部位來照亮前景部位上的陪襯物,也可以提高照片的質量。針對較暗的背景選擇一個受到明亮光線照射的前景,就能很自然地做到達一點。但是,應該小心使用通過鏡頭測光的相機,否則前景部位可能會曝光過度。應當按主要被攝物來測光,然後手動調整相機,或者使用曝光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