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調控人體健康的營養素——無機鹽(1 / 2)

無機鹽是體內除去碳、氫、氧、氮以外的其他所有無機元素的統稱。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體內的需要量雖然不像蛋白質、脂肪、糖類那樣多,卻也是人體正常生理代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盡管人體內無機元素種類眾多,大約有80多種,但其總量卻不過隻占人體體重的4%。而每一種元素在體內的含量也不盡相同,有多有少。含量較多的,我們稱為常量元素;而含量微小的,通常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才有幾微克的,則叫微量元素(也叫痕量元素)。

1.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人體內存在多種化學元素,就像地球的構成一樣,複雜多樣。根據化學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天然的和人工的化學元素共有111種,其中已知天然存在的有92種,在人體中已發現81種。它們對機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能量轉換、基因遺傳等有著不可替代的功效,是人們維持生命延續所不可缺少的。

(1)常量元素:人們把人體中的化學元素,根據其在人體中的含量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凡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者,稱常量元素(也叫宏量元素,是相對微量元素而言的),人體中的常量元素有氧、碳、氫、氮、鈣、硫、磷、鉀、氯、鈉、鎂,共11種,合計占人體總量的99.95%。這些元素是人體必需攝取的,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中氫、碳、氧、氮、磷、硫6種有機元素,組成了蛋白質、脂肪、糖類和核酸;鈉、鉀、氯是組成體液的重要成分;鈣是骨骼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這些化學元素都存在於人體中,但是它們對人體的作用和功能卻大不相同,大量食用這些化學元素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我們對它們要有所了解。

人體中各種常量元素的差別較大,其中氧、碳、氫、氮就占了人體總重量的96%以上。人們通常把碳、氫、氧叫做“生命的三要素”,又稱為人體中的“碳水化合物”。人體中首要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水的比例一般占到了人體的三分之一以上,這是維持人生命的活力、體內細胞的活性,以及皮膚彈性的必需物質。

生命離不開氧氣。人、動物、植物在呼吸時,都是從空氣中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從化學本質上講,呼吸就是緩慢氧化,人1周不喝水才會造成死亡,但如果停止呼吸7~8分鍾便會死亡。氧氣過去常稱“養氣”,意即“養氣之質”,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東西。人體中的脂肪、蛋白質等無一不是含氧的化合物,一個體重50千克重量的人,氧就占32.5千克,碳占9千克,氫占5.5千克,氮占1.5千克。

碳是生命的基礎。一切動、植物體內的有機物都是碳的化合物,即蛋白質、油脂、澱粉、糖,以及葉綠素、血紅素、激素,都離不了碳。氫是人體中糖類(碳水化合物)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與氧結合而形成的水,是生命存在的必需物質。氮也是生命的基礎,一切生命現象,都離不了蛋白質,而氮就是組成蛋白質的重要成分。

人體的毛發、指甲、各種酶、激素、血紅蛋白等都是蛋白質。蛋白質是與生命現象緊密聯係在一起的,不論在什麼地方,隻要我們遇到生命,肯定就有蛋白質;隻要遇到不處於解體過程的蛋白質,就可以發現生命現象。空氣中氮氣含量過高,使吸入氣氧分壓下降,可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氣濃度不太高時,患者最初感胸悶、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煩躁不安、極度興奮、亂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態不穩,稱之為“氮酩酊”,可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吸入高濃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潛水員深潛時,可發生氮的麻醉作用;若從高壓環境下過快轉入常壓環境,體內會形成氮氣氣泡,壓迫神經、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發生“減壓病”。

(2)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顧名思義,就是其含量極其微小。凡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者,稱微量元素,合計僅占人體總體重的0.05%,而且人體的每日需要量也不是很多——不到100毫克。

根據元素在人體中的不同生物作用,微量元素可分為必需、可能必需和非必需幾類。如果按照微量元素在人體生物作用過程中的影響,也可分為必需微量元素、無害微量元素和有害微量元素幾類。

人體中必需微量元素就是維持體內組織器官功能正常,以及人們進行各種活動時所不可缺少的元素。雖然缺乏它們不一定會傷及生命,但是也會有損於身體健康。目前已有14種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被多數科學家所認同的,它們是:鐵、矽、氟、鋅、銅、錫、碘、錳、鉬、硒、鈷、鎳、鉻、釩。這14種必需微量元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如果體內缺乏它們就有可能會停止生長發育,或者是機體的某些生理功能出現異常,導致一些疾病的產生,有損於身體健康。

化學元素的種類很多,尤其是微量元素,除了上麵提到的人體所必需的、非必需的元素外,還有多種元素都存在於人體內,但是對身體的作用至今也不十分確定。因為即使被確定對人體有益的必需微量元素在一些情況下也有可能損害到身體。因此,人們在攝取微量元素時一定要注意它們的安全性,萬不可因為不正確的攝取而損害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