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微量元素人們還未確定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但它們與人體健康有一定關係,如鍶、硼、鋁、鍺、鋰等。其實對微量元素的分類隻是相對而言,因為有些元素在濃度低時對人體有益,濃度高時就有可能損害健康,所以濃度也對人體有所影響。
1.鋁元素的基本信息
鋁元素符號是Al。原子序數為13,位於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ⅢA族。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密度2.702,熔點660.37℃,沸點2467.0℃,燃點550℃。鋁是銀白色有光澤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和延展性。鋁被稱為活潑金屬元素,但在空氣中其表麵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使之不能與氧、水繼續作用。可做日用器皿,因其具有氧化膜,不會鏽蝕,做日用器皿的鋁通常叫“鋼精”或“鋼種”。鋁的合金可作飛機、船舶、火箭的結構材料。純鋁可做超高壓電纜。鋁在地殼中的含量為8%,僅次於氧和矽。它廣泛分布於岩石、泥土和動植物體內。雖然鋁含量豐富,但是在1886年之前人們對它還相當陌生,它相當貴重。美國的查爾斯(Charles M。Hall)和法國的保羅·海羅爾特(Paul L。T。Heroult)於1886年各自獨立地研製出一種電解三氧化二鋁製鋁法。
2.鋁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醫學界認為,人體內鋁總含量約100毫克。體內微量鋁的存在,能阻止腸道內磷的過量吸收,可降低血磷含量,阻止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引起的血磷增高、軟組織鈣化及腎結石形成。但是,過量鋁的攝入對身體的健康會帶來危害。當人體內積蓄的鋁超過正常值5倍以上時,即可破壞某些酶的活性,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鋁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它和微量元素氟共同作用,可預防齲齒的生成,鋁鹽溶液可保護牙釉質不受損害,pH值為中性的三價鋁可增強脫氧核糖核酸的穩定性。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鋁沒有毒性,也不易被消化道吸收。但是,經過深入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並證實,人體攝取過多的鋁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對腦部損害比較嚴重,是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世界上有數百萬計的老人患老年癡呆症。許多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老年癡呆症與鋁有密切關係。同時還發現,鋁對人體的腦、心、肝、腎的功能和免疫功能都有損害。
在正常人的大腦中,鋁的含量僅為2~3毫克,若鋁的攝入量過多,在人體的大腦、肝、脾、腎、甲狀腺等組織器官的蓄積,會損害中樞神經係統功能,引起行為異常、智能障礙、運動震顫、反應遲鈍,導致進行性腦病的發生,其明顯症狀為進行性學習記憶力減退、表情呆滯、肌肉易發生抽搐。
鋁中毒還會導致骨骼生長異常、細胞遺傳受損,以及免疫係統功能下降等。血液中鋁的含量增高會抑製人體對鈣的吸收,並且它與膠原蛋白結合堆積在骨髓中,阻礙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功能的發揮,破壞正常鈣磷比例,影響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導致骨骼生長異常,以及使骨骼脫鈣、軟化、疏鬆。
對免疫係統造成影響的主要是三價鋁,它能抑製免疫功能的發揮,致使免疫功能紊亂,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使身體易受外界感染,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此外,鋁中毒還會導致一些疾病發生,出現口齒不清、心情壓抑、產生幻覺、智力下降、肌肉痙攣、運動神經失調等現象,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有損身體健康。
3.鋁元素的主要飲食來源
一般來說,動物性食品的鋁含量比植物性食品低,在天然植物中以豆類植物含鋁最高,糧穀類次之,蔬菜、水果最低。而食品中鋁的最大來源是人為地加入的某些食品添加劑及加工中的汙染。從我國的目前情況來看,除了從氫氧化鋁、複方氫氧化鋁(胃舒平)、氯貝酸鋁鹽、煙酸鋁鹽、阿司匹林等藥物中攝入鋁以外,每人每天要從食物中攝入8~12毫克的鋁。由於使用鋁製的炊具、餐具,使鋁溶在食物中而被攝入約4毫克。大量的鋁還來自含鋁的食品添加劑。含鋁的食品添加劑經常用於炸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含鋁的食品添加劑發酵粉還常用於蒸饅頭、花卷、糕點等。據有關部門抽查的結果看,每千克油餅中含鋁量超過1000毫克。如果吃50克這樣的油餅,就超過了每人每天允許的鋁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