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1 / 2)

移動互聯網快速擴展、全麵滲透到各個領域,使得我們的企業發展也將麵臨新環境、新問題、新挑戰,員工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人際關係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何與時俱進,用互聯網的思維建設企業文化,引導員工把思想統一到企業發展上來,為企業基業長青發揮軟實力的作用,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新課題和新要求。

1.時代的文化特征

第一是網絡化。

按管理大師德魯克的說法,互聯網最大的影響是消除了距離。網絡拉近了世界的距離,甚至是“零”距離。沒有企業(人)可以左右用戶的知情權,大家可以瞬間知道全球的信息。比如用戶要買一部手機,瞬間就能在網上查到最適合自己的價格。4G+雲計算+智能終端+各種業務+平台,連接了虛擬世界和實體世界。

第二是平台化。

所謂平台,是可以快速配置資源的框架。企業對員工而言不僅是管理者,還是員工的平台,能夠創造機會、創造價值的平台。企業對供應商和用戶而言不僅是商家,而且是共同迅速個性化滿足用戶需求、成就供應商的平台。因為所有的資源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配置,平台已經成為驅動互聯網時代前進的原動力。

2.四個方麵建設

第一是讓“用戶”參與企業文化建設。

誰是企業文化最主要最大的用戶呢?毫無疑問,是員工。員工是最了解企業的人,從自己的工作崗位和思考角度出發,能提出許多有益的意見。互聯網思維最核心的理念是“用戶思維”“得用戶者得天下”。文化建設並不僅僅是黨群部、綜合部來做,更需要廣泛而創新地讓員工自主參與企業文化建設。

這是需要花費心思來設計的,常用的方法包括征文、演講、座談、勞動競賽等形式。當然還可以借助新媒體手段,比如,可以在公司微信公眾平台上用手遊大賽的形式來做文化理念基礎知識的傳播;員工可通過手機客戶端參與答題,全部答對就進入“大轉盤”的闖關抽獎環節;每周再出積分排行榜,激勵大家參與。

從傳播學的角度說,越是參與的人多,他們越會對結果投入更多關注。隻有企業所有員工參與其中並共同認定的文化,才能做到發自內心地相信並接收。才能願意去實踐和傳播。這才是真正的文化建設。

第二是“持續迭代”的文化落地方法。

“入腦”“入耳”“入心”是文化落地的三個要求。常用的手段包括貼標語、背理念、做演講等。在互聯網時代,可以借鑒移動互聯網式的傳播、溝通方式。比如基於員工使用手機的頻繁,可以建立起飛信、微信的企業聊天群,相關管理者可加入與其交流;對不好公開說的不滿情緒,可以專設一個匿名箱接收。再輔以線下的活動,必能以疏代堵,形成線上線下並行的多維度、多方位的溝通。還可以利用的方法包括建立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平台發布企業各項活動信息,提高員工主人翁意識,並以積極健康向上的信息引導員工思想,傳播正麵信息,讓員工用積極的心態麵對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