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克雷洛夫又在和一位房東簽訂租契。房東擔心克雷洛夫住房期間把房子搞壞,於是便在房契上特別注明:如果租用者不小心引起火災,燒了房子,必須賠償15000盧布。
克雷洛夫看了這個非常過分的說明,不但沒有氣憤,反而拿起筆在15000後麵,連續加了兩個“0”。
房東一看,又驚又喜:“哎呀,1500000盧布?”她以為自己遇到了一位大富翁。
誰料克雷洛夫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是的,反正多少都一樣賠不起。”
房東聽了,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
麵對那些無理的要求,一味拒絕和指責往往會激化矛盾,從而形成難堪的局麵,克雷洛夫則是采用了一種更藝術的手法來處理,這就是誇大其不合理性,使其更顯荒謬可笑。
砒 霜
法國古典主義作家拉·封丹有個嗜好,喜歡吃馬鈴薯。
有一天,他的仆人為他端上了一個剛出鍋的馬鈴薯,拉·封丹嫌馬鈴薯太燙,便將馬鈴薯放在飯廳的壁爐上晾涼,隨後又起身去辦別的事情。可是,等他回來時,那個馬鈴薯卻不見了。那個仆人曾經在飯廳裏走過,拉·封丹猜想一定是這個仆人給吃了。
於是,他叫喊起來:“噢!我的上帝!誰吃了我放在壁爐上的那個馬鈴薯?”
“不是我。”那個仆人回答說。
“那再好沒有了。”拉·封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為什麼這樣說?”那位仆人大為不解地問。
“因為馬鈴薯上有砒霜。是我剛灑上去的。”
“啊!我的上帝!砒霜!……我中毒了!”那位仆人一聽大驚失色。
“放心吧,孩子!這是我略施小計,為的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為丟失一個馬鈴薯而興師動眾去追查,當然不合適,但隨便偷吃別人東西的人,也應引起警戒,所以拉·封丹略施小計,既查出了偷吃者又教訓了他。
武裝與人
大文豪蕭伯納的新作《武裝與人》首次公演,獲得很大成功。廣大觀眾在劇終時要求蕭伯納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賀。
可是,當蕭伯納走上舞台,準備向觀眾致意時,突然有一個人對他大聲喊道;“蕭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誰要看?收回去,停演吧!”
觀眾們大吃一驚,大家想,蕭伯納這回一定會氣得渾身發抖,並用高聲的抗議來回答那個人的挑釁。誰知蕭伯納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容滿麵地向那個人深深鞠一躬,彬彬有禮地說:“我的朋友,你說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但遺憾的是,我們倆人反對這麼多觀眾有什麼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見一致,可我倆能禁止這場演出嗎?”幾句話引起全場一陣熱烈的掌聲。
那個故意尋釁的家夥,在觀眾的掌聲中,灰溜溜地走了。
當眾受人指責是難堪的事情,蕭伯納一反常人做法,沒有對故意尋釁者反唇相譏,而是大度地讚賞了對方,使其失去鋒芒,然後話鋒一轉,點明其孤立難堪的地位。
戲劇家語塞
英國著名戲劇家蕭伯納,有一次在前蘇聯訪問時,遇到一位很可愛的小姑娘。蕭伯納非常喜歡這個小女孩,竟同她玩了許久。臨別時,蕭伯納對小姑娘說:“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你同世界上有名的蕭伯納在一塊玩了!”說完,蕭伯納暗想:當小姑娘知道自己是與一位世界名人玩時,一定會驚喜萬分。
“您就是蕭伯納伯伯?”
“怎麼,難道我不像嗎?”
“可是,您怎麼會這麼驕傲呢?請您回去後也告訴您的媽媽,就說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蘇聯小姑娘。”
蕭伯納聽了,不覺為之一震。他馬上意識到剛才太自以為是了,不禁一時語塞。
此後,蕭伯納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誇,對任何人,都應平等相待,永遠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也是我的老師,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她!”
一個人不管成就有多大,都應該學會謙虛。
忠 告
有音樂神童之稱的莫紮特成名很早,美名遠揚。
有一天,一位貴族特意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向莫紮特求教,而類似的事情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位偉大的作曲家盡量耐心地聽著那個孩子的彈奏,好不容易彈完了,莫紮特照舊很有禮貌地勉勵那位年幼的演奏者說:“你有天賦,好好幹吧!你會有所作為的。”
那位貴族家長聽了非常高興,又接著問:“我這孩子很喜歡作曲,請大師再告訴他應該怎樣開始!”
“首先要多多學習,再長大一些就會有時間考慮如何作曲的。”莫紮特克製著自己不耐煩的情緒回答說。
“他已經14歲了,可你本人13歲就開始作曲了!”那位貴族趾高氣揚,顯然對莫紮特剛才的回答不滿意。
莫紮特微笑著說:“先生,您說得很對。但有一點我與您的兒子不同:我可從來沒有問過別人我應該怎樣開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