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一聽,臉刷地紅了,隻好起身告辭。
碰上這樣無休止的糾纏是件令人不快的事,莫紮特一句很機敏的回話,就使對方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如再糾纏下去,是不適宜的。
幫助誹謗者謀生
狄德羅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傑出代表。有一次,一位年輕人舉著一份手稿去找狄德羅,他答應看看並加批注。但那是一本誹謗他的小冊子。第二次,那個青年來找他時,狄德羅驚奇地問道:
“先生,我和您素昧平生,也沒有得罪過您。您能告訴我是什麼動機使您決定讓我生平第一次讀到一部諷刺我的文章嗎?我一般是把此類作品扔進垃圾桶裏去的。”
年輕人回答道:“我沒有飯吃,我是希望您給我幾個錢花,我就不發表它。”
“采取要挾的手段索取錢財的人中,你不是第一人。不過,從您那胡謅之作中,您是可以得到更大利益的。奧爾良公爵的兄弟是個虔誠教徒,仇恨我。您去把您這諷刺我的作品獻給他,另外再寫首獻詞送去,這樣,您就會獲得一筆資助了。”
“可是,我不認識這位親王,而且我寫獻詞有困難。”
“您坐下吧,我馬上給您寫。”
狄德羅代寫完獻詞給了那個青年人,這人拿著獻詞和誹謗狄德羅的小冊子到了親王那裏,果然得到了25路易。
幾天後,那青年回來向狄德羅致謝。狄德羅這時才懇切地建議他選擇一個不那麼下賤的工作。
狄德羅受人誹謗,不但不動氣,而且幫助誹謗者謀生,還向誹謗者指出正確的生活之路,這是何等廣闊的胸懷!他對青年的挽救也可顯示他的機智。
真假高爾基
一天,偉大的作家高爾基來到意大利的一座小城。他聽人說:“今天話劇院的演員將演出偉大的俄羅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的話劇《敵人》,演出後高爾基將登台與觀眾見麵。”
高爾基不由地想:“有意思。會發生什麼事呢?”他決定去劇院看看,認識一下“高爾基”。
劇院門口人多如潮,誰都想目睹一下偉大的高爾基。高爾基也買票進場。演出平平,劇情變化大。高爾基中途退出劇場,話劇演完後再次進入劇院,跟著一睹“高爾基”。
演出結束後,觀眾高喊:“我們要見作者,我們要見高爾基!”
舞台上信步走出了“高爾基”,他滿麵微笑地向觀眾揮手致意。
“這個‘高爾基’長得很像我,得和他認識一下。”高爾基心想,散場後他走上舞台。
“您好,‘高爾基’先生。”他握住演員的手笑著說。
演員吃驚地注視他片刻,然後沮喪地倒在椅子上,羞愧地用手捂住了臉,低聲問:“難道真是您嗎?高爾基先生。”
“是我。”
演員走上前對高爾基說:“噢,請原諒我,現在我就向您解釋清楚。”
真假兩個高爾基一起來到海邊,交談起來。
演員極坦誠地說:“以前我演主角,但得到的報酬很少。我住在一間小屋裏,隻靠吃通心粉過日子,所以我找了個新角色:扮演劇作者。”
“嗯,你現在收入多了嗎?”
“當然,現在我得到的錢比當主角時多10倍。所有的劇院都邀請我。因為我是‘高爾基’!”
“那麼誰建議您來扮演我呢?”
“饑餓。”演員走到高爾基身邊說,“您現在可以罵我一頓了。”
“為什麼要罵您?可能,您也對。繼續扮演您的新角色吧。”
高爾基說著,和演員握握手,緩步離開。
世界上充滿著堅持己見的人,而信任是最好的潤滑劑,隻有建立了彼此信任的關係,才能盡力避免無謂的衝突,我們稱之為“以誠相待法”。
歌唱家的感謝
俄羅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奧多爾·夏裏亞賓小時候非常喜歡唱歌,他慕名來到喀山市的劇院經理處,要求加入合唱隊,但是很不幸,他的要求被斷然拒絕了。
加入合唱隊的美夢破滅後,奧多爾·夏裏亞賓不但不氣餒,相反還被激起鬥誌,他輾轉來到別處,經過拚搏苦練,終於成了著名的歌唱家。
有一次,奧多爾被邀請到喀山市劇院演出,當主持人介紹著名歌唱家奧多爾是第一次光臨該劇院時,奧多爾斷然打斷主持人的話說:“不,我這是第二次。”
“第二次?”主持人很驚奇地問。
“是的,第一次是我慕名前來投考這裏的合唱隊,被主考官拒絕了。”
聽到這樣的回答,全場觀眾發出一片噓聲。
“我要感謝那位主考官和喀山劇院。”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深情地說,“正是那當時似乎不幸的經曆,讓喀山市劇院合唱隊少了一名合唱隊員,卻讓世界多了一名著名的男低音。”
看似不幸的經曆,卻鍛煉了人的意誌,幫助他取得了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