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是暫時的,情義是永恒的,不可隻拿漂亮當賭注,應用一生托付寄深情。
三封求愛信
法國著名化學家巴斯德是免疫療法的創始人。他的三封求婚信曾被傳為婚姻史上的佳話。
巴斯德27歲到斯特拉斯堡大學擔任化學教授時,看中了校長的女兒瑪麗小姐。首先,他寫了一封信給校長大人。信中說:“我應該先把事實告訴您,讓您好決定答應或拒絕。”他把自己的父親是普通工人等家庭出身情況如實報告之後說:“因此,我是沒有財產的。我所有的隻是身體健康、工作勇敢和我在大學裏的職位。然而,我並不是為了地位而研究科學的人。我計劃把一生獻給科學研究,並希望能有某種程度的成功。我以這些微薄的聘禮,請求您允許我和您的女兒結婚。”
校長很欣賞巴斯德的純樸和大膽,便把信交給了女兒,表示不幹涉此事。接著,巴斯德又給瑪麗的母親寫了一封信:“我怕的是,瑪麗小姐太重視初步印象了,而初步印象對我是不利的。我確實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吸引一位年輕姑娘。可是,熟悉我的人告訴我,他們都是喜愛我的。”可喜的是,巴斯德也獲得了瑪麗母親的好感。於是巴斯德直接向瑪麗小姐寫了求婚信:“我隻告訴您一點,不要過於匆忙下判斷。要知道,您可能錯了,時間會告訴您,在我這個矜持靦腆的外表下,還有一顆充滿熱情的心。”
結果,巴斯德一舉成功,瑪麗小姐答應嫁給他。
三封求愛信充分反映了巴斯德人品高尚和智慧超群。充分而真誠地表現缺點的同時,巧妙地說出了自己的優點,不禁令人感到這個人連缺點都這麼可愛,誰還忍心拒絕他呢?聰明人處處顯示他的聰明。
求愛證明
馬克·吐溫愛上了一個叫莉薇的美麗姑娘,但姑娘的父親不放心,因為他不了解馬克·吐溫的為人,不能貿然答應這門親事,除非馬克·吐溫能提供可靠的證明他品行的資料。
不久,馬克·吐溫拿來了6位知名人士的證明。可是這些書麵材料當中有些話顯然對馬克·吐溫是不利的,而且有人還對這件婚事采取冷淡的態度。盡管如此,馬克·吐溫還是把這些材料交來了。
姑娘的父親看了之後,覺得十分有趣,兩眼緊緊盯著這個青年的臉,問道:“在這個世界上,你難道連一個朋友都找不到嗎?”馬克·吐溫尷尬地答道:“顯然是的。”
事情真出人意外,莉薇的父親居然對馬克·吐溫說道:“那就讓我做你的好朋友吧,答應你做我的女婿。因為我對你的了解要比別人深刻得多。”
誠心誠意地對待他人,才能博得他人的歡喜。
古匈奴王求婚
西漢初年,匈奴在冒頓單於的領導下國力強盛,而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遇到的卻是一個經濟十分困難的局麵。劉邦首先要整頓和恢複國內的經濟和秩序,所以對匈奴采取了積極爭取和平相處的方針,後又與冒頓單於“約為昆弟”,以兄弟相稱,關係十分友好。
劉邦病死,他的皇後呂雉成了寡婦。過了三年,冒頓單於的妻子也死了,他覺得自己和呂雉結婚,再合適不過了,於是就寫了一封向呂雉求愛的信,派使者送給了呂雉。信一開始,他首先說明自己生長在草原上,靠放牧牛馬為生,與漢朝過著不同的生活,接著他說自己幾次到過漢朝的邊境,很願意到漢朝一遊,然後直截了當地向呂雉表白自己求婚的心情:“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雉接到這封求婚的情書,不知怎麼處理好,就召集大臣們商量。有人認為,這是冒頓對呂雉的侮辱,要殺使者,發兵討伐匈奴;也有人認為,匈奴的習俗與漢朝不同,不要把這封情書看成是“惡言”,要有禮貌地妥善解決。呂雉接受了後一種意見,由張澤代為起草了一封婉言拒絕的信。信中首先對冒頓想到呂雉寡居的痛苦、寫信來求婚表示感激,接著說“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於過聽,不足以自汙”,說明自己歲數已經老了,不想再成婚。然後給冒頓單於送去兩輛車、兩匹馬,表示對他的感謝和問候。冒頓收到這封拒絕求婚的信,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複派使者表示尊重漢朝的禮儀,感謝呂雉的回信,並願兩國繼續友好相處下去。
冒頓向呂雉求婚,因為劉邦與冒頓曾約為兄弟,按照匈奴“兄死盡妻其嫂”的習俗,並不含有侮辱之意。呂雉聽取了正確的意見,對這種求婚沒有采取粗暴的回絕做法,而是很客氣地說明自己並無再婚的願望,並表示了對冒頓求婚的感謝。
人們因自己的熱切誠懇而使他人信服;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品質。
手稿姻緣
蓋呂薩克是英國著名的化學家。
一天,他到一家商店買襯衣發現了掉在地上的一張紙,撿起一看,是他自己寫的化學方程式,便隨手塞入口袋。
這時店裏記賬的姑娘大笑。他問:“小姐,您笑什麼?”姑娘說:“那是我丟的廢紙!”蓋呂薩克掏出那張紙,是自己的筆跡啊!姑娘從桌上取出一本化學書,證實那張紙寫的是她做的習題。蓋呂薩克認真地一對,他倆的筆跡竟然如出一人之手,他在那張紙上照著寫了幾行,姑娘一看,也暗暗稱奇。他們因此結下友誼,成了誌同道合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