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尋尋覓覓中的愛情博弈(2)(1 / 2)

實際上,情侶博弈的正式名稱是“性別之戰”(Battle of Sex)。在情侶博弈中,雙方都沒遇到“囚徒困境”中那樣的最佳策略。但是,他們總會作出一個較好的選擇,誰叫他們是熱戀的情侶呢?

我們隻需留意就會發現,在情侶博弈中,雙方都去看戰爭片,或者雙方都去看藝術片,就是我們所說的相對優勢策略的組合,一旦處於這樣的位置,雙方都不想單獨改變策略,因為單獨改變沒有好處。比方說兩人一起看戰爭片,男A滿意度為20分,女B滿意度為12。如果男A改變主意單獨去看戰爭片,變成雙方滿意度都是10分,沒有好處;如果女B改變主意單獨去看藝術片,也變成雙方滿意度也是10分,也沒有好處,所以,兩人一起走看戰爭片是穩定的結局。同樣,兩人都去看藝術片也是穩定的結局。

這種穩定的結局就是“納什均衡”,在情侶博弈中,雙方都去看足球,或者雙方都去看芭蕾,是博弈的兩個納什均衡。就單次情侶博弈而言,最後結局究竟落實到哪一個“納什均衡”,是博弈論本身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果時間緊迫,雙方來不及聯係並且事先也沒有商量好,每個人隻好單獨決定自己去看什麼電影。這個時候,很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是男A去看戰爭片,女B去看藝術片。

最為糟糕的情況是,男A和女B都很尊重對方意見反而各自去看對方想看的而自己不想看的電影,這時的整體滿意程度隻有4分。

很明顯的,盡管情侶博弈中的兩個納什均衡都是有效率的,但這個博弈的不確定性卻導致低效率的情況可能發生。

當然,這對戀人約會看電影事先打個電話,商量好再約定看什麼,這比雙方不進行溝通而私自決斷要好的多。比方說,情侶雙方可以隨便定個規則,如雙方商議,在看電影的前一天猜硬幣,誰猜中了就聽從誰的意見。說到猜硬幣,筆者偶然想到在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堂堂一朝宰相,在錄用官員時,竟然用抽簽的方式去決定,這實在是荒謬透頂。

假如這對戀人都是非常較真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用猜硬幣的方式,而是強行承諾,比如男A是個大男子主義者,直接告訴女B他是一定會選擇戰爭片,完全不會去看藝術片。

如果這個女主角B是個柔順的小女人,結果當然仍是達到納什均衡:雙方都去看戰爭片。女B用威脅的手段亦然。在這種情況下,情侶博弈可以用來描述合作企業之間的關係。企業雙方偶爾像真正的情侶那樣互相謙讓一下也有好處。但是,在許多情況下,結果會體現強硬一方的先動優勢,雖然雙方都會得好處,但是,強硬地先行動的一方得益多一些。

問題是,如果男A是大男子主義者,女B是女權主義者,雙方都威脅對方不會去選擇去看對方喜好的電影。這樣的結果將達到次優,也就說無法達到帕累托最優的納什均衡局麵。好心辦壞事。

更糟糕的情況是,雙方雖然在口頭上嚴辭相對、威脅對方,但內心裏反而是相互體諒對方,最後進行策略選擇的時候反而都作出讓步,各自選擇了對方所愛看的電影。最終的結果很顯然是效率最低的局麵。

更進一步地分析這個問題,男女戀人任意一方在談判(男女雙方對片子選擇的協商本質上就是一種討價還價的談判)中承諾要看什麼電影。

這關鍵在於,其可信度取決於作出諾言的一方,是否能夠證明:除了遵守承諾以外,其它的選擇並不是更痛苦。比如說,女B能夠向她男朋友A證明:即使她一個人獨自欣賞藝術片,也能津津有味地享受電影的樂趣,獲得極大的滿足感。這個時候,女B所作的一定要看藝術片的承諾就是可信的。

但是,假設男A正在追求女B,男A對女B的依賴性就會增強,他要考慮如何讓女B開心來獲得她的歡心。反過來說,男A向女B提出要求的能力自然就下降了。

生活當中就是這樣的道理,“吃別人的嘴短,拿別人的手短”。不同的人在一起合作時,有求於對方的人,在討價還價的談判中,一定是處於劣勢的。

適時吃點醋,為你的愛情增加點調味劑

常常聽說,談戀愛的時候看到自己的情侶和別的異性朋友多聊那麼幾句或者來往密切了些便心裏會不很舒服(感情中我們常稱這種情緒叫吃醋);而相處時間長了這樣的情緒便慢慢的消失了,甚至已經是無所謂的態度。也常聽說會吃醋是因為怕失去,而無所謂是因為已經占有。

愛情在感情世界裏麵是最自私的一種,愛情作為感情世界的東西永遠隻能擁有而不是占有。一個人僅能占有另一個人的身體而永遠也不能占有他的精神世界、內心世界裏的情感的東西。

吃醋是嫉妒的一種表現,再完美的人都有嫉妒他人的表現。每個人在自己喜歡的人或者物麵前都有一種本能的排外意識和保護意識。當外部力量靠近或者接近自己喜歡的人或者物的時候都會無意識的產生或多或少一種失去的危機感和莫名的失落感。在人生五味裏麵這種情緒接近酸澀,吃醋便很形象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