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發發嘮叨(1 / 1)

語言作為無可替代的宣泄方式,可以幫助老人消愁解悶,使他們心情愉快。文獻顯示,國外一項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顯示,之所以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心理更加健康,更能夠適應老年生活,就是因為女性比男性更愛講話。

不過專家認為,老人嘮叨不應局限於自言自語和跟家人、朋友聊天。因為隻有在嘮叨中獲取外界信息和知識,才能更利於老人身心健康。為此,專家提倡老人多去圖書館、旅遊景點、免費健身培訓班等人比較多的公共場所活動,以便獲得更多的說話機會,讓自己的“嘮叨”變得更有價值。

老人嘮叨最好以愉快的內容為主。專家認為,隻有這樣才會讓他們的情緒更多地沉浸在興奮當中,能使大腦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

研究發現,聲音越大,調動大腦組織和呼吸肌的概率越大,對大腦的刺激作用越強。研究人員還發現,大聲說話可能有利於治療一些腦組織損傷性疾病。為此,研究人員要求試驗對象用四種不同的聲調念句子,這些句子長短不一。這四種不同的聲調包括正常聲音、比正常聲音高10分貝、比正常聲音高一倍以及竭盡全力大聲喊。結果發現,聲音越大,調動大腦組織和咀嚼肌的概率越大,對大腦的刺激作用越強。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說明人在大聲說話時,呼吸係統以及控製呼吸係統的腦組織需要聯合起來發揮作用。這種協同作用可成為語言治療的一個部分,為一些腦組織損傷疾病(如脊柱損傷、帕金森氏病、腦癱、多發性硬化和中風等)的治療帶來希望。

日本一位著名心理學家對5700名24歲以上的女性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年輕婦女喜歡跟她的丈夫或好友傾訴內心的痛苦和煩惱,這些人的身體都比較健康。與此相反,約有1/3的女性是以酗酒、吸煙及用安眠藥等方式來解決壓力和不滿,結果她們都不同程度的患有神經衰弱、月經失調、高血壓等疾病。可見嘮叨是女人一種特殊的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