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鼓勵,大人也需要鼓勵;他人需要鼓勵,自己也需要鼓勵。什麼是鼓勵?鼓勵就是通過特定的獎賞對人對己的再理解和再認同。
英國暢銷書作家勞倫斯·彼德曾經這樣評價一些著名歌手:
為什麼許多名噪一時的歌手最後以悲劇結束一生?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在舞台上他們永遠需要觀眾的掌聲來肯定自己。但是由於他們從來不曾聽到過來自自己的掌聲,所以一旦下台,進入自己的臥室時,便會倍覺淒涼,覺得聽眾把自己拋棄了。
他的這一剖析,確實非常深刻,也值得深省。
善待自己,你將獲得對自己的認同和理解;鼓勵自己,你將獲得一份神奇的美麗。
在這個世界上,你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你也可以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兩者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態度:前者樂觀、後者悲觀,前者積極、後者消極。悲觀和消極是你的心理毒品,它們很快會瓦解你的自信,吞噬你的自我。相反,惟有根植於積極的樂土,你的自信才能在不偏不倚的自愛中獲得對人對己的寬宏,達到明辨是非的準確。
滾滾紅塵,能夠得到別人獎勵的機會能有多少?天天能得到別人獎勵的人又有多少?試想,一個人假如連自己都不尊重,那麼還有誰會看重你?希望什麼,要不就明講,要不就自己送自己,那種苦苦地等、癡癡地盼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如果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不妨為自己慶賀一番,這樣就會建立起更多的自信。
絕大多數人都是凡人,平凡的人生也不可能常得到他人的獎勵。人生的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曲折和荊棘相隨。生活在這個複雜的人世間,我們的心靈需要經常受到自我激勵的滋潤。心靈如果沒有了激勵和賞識,就會寸草不生,甚至慢慢枯死,並最終成為荒漠。既然如此,就別老指望別人來獎勵你,別指望天上突然會掉餡餅。累了,高興了,苦惱了,或找一片綠蔭小憩一會兒,或給自己斟上一杯茶,或到商場買一件時髦的衣服,或到山頂上吼一嗓子,激勵一下、獎勵一下自己,不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嗎?
當我們在鼓勵我們的朋友、孩子、甚至是小寵物改變他們的習慣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采取獎勵的方法。所以,為什麼不對自己也使用這個方法呢?當完成一個目標之後,不妨給自己點獎勵。做一次按摩,做個桑拿,泡泡澡,會是不錯的選擇。或者去一家喜歡的咖啡館,享受一杯美味的咖啡,同時還能不受打擾地完成這個周的膳食日記;或者享受一次茶道,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茶葉的清香和溫暖,品嚐喜歡的茶飲;也可以去一處心儀已久的小花園,在美麗的鮮花叢中完成這個周的冥想練習;還可以給遠方的朋友打個電話或寫封信問候一下。
給自己買份禮物,送一大捧鮮花給自己,出去好好享受一頓晚餐……真的,與其等別人跟自己約會、送禮物,何不自己安排一切?打個電話給朋友,約吃頓晚餐,在不受幹擾、氣氛良好的環境下,慢慢品嚐食物,慢慢共斟同飲,這不是很好、很美、很浪漫嗎?
給自己的獎勵不需要有多昂貴,但要不同尋常,而是自己喜歡的。一本新書,一張CD,給指甲換個新顏色,在幽靜的地方漫步,新出的健康甜點或茶飲,都可以成為對自己達到目標的獎品。
獎勵自己,能獎出信心和力量,獎出毅力和執著,獎出一份好心情,獎出一種愉悅的精神狀態,獎出事業的輝煌,獎出人生一片蔚藍的天,一片綠色的處女地……獎勵自己,它是人生驛站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是人生路上的“加油站”,是心髒的“起搏器”。獎勵自己,這近乎幽默的一種方法,會使平淡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平凡的人生變得有滋有味,平凡的人趨向不平凡。
獎勵一下自己,不管形式,也不計較內容,獎得自得其樂,獎得樂而忘憂,獎得飄飄然。獎勵自己,說白了就是自己找理由鼓勵自己,給自己鼓勁、加油,自己找樂子、尋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