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眼光上視(1 / 1)

心理學家發現,悲觀主義者眼睛往下看,他們的大腦工作得更好;樂觀主義者向上看時,他們的大腦會轉得更快。這一發現表明,因痛苦而引起的典型的畏怯表情確實會對人起作用,他們也許有悲觀的思想,但是如果他們抬頭向上看的話,就不會那麼悲觀地思考問題了;而人老是低著頭的話,就會更加悲觀地進行思考。

向上看,人樂觀。常抬臉兒,心情好。如果你想健康,就要積極看待事物。

人生有兩條道路:一條是愁雲慘霧,另一條則是陽光燦爛。

如果你事事不順,那麼很可能選擇了第一條路;如果你的命運時逆時順,但總能撥開迷霧看到光明,那麼你走上的應該是第二條路。一個人是悲觀還是樂觀、最終命運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這種選擇。

在我們身邊,那些經常帶著快樂、熱愛、興奮、感激和平靜等積極向上情緒的人往往能夠長壽。即使生病,心態樂觀的人往往比那些遇事悲觀的人恢複情況更好。這一切都是因為思想也是一種能量,消極的思想會侵蝕機體的免疫係統,而積極的思想則能為免疫係統補充營養。

雖然樂觀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源自遺傳,也與生活環境有關,但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自己對人生道路的選擇。

雖然人人都會萌生消極的想法和出現消極的情緒,但是隻要能夠掌控自我而不被其主導,我們就能獲得身心的寧靜。

長壽與樂觀情緒分不開,憂鬱煩惱者易致病。國內某醫院對其附屬門診的病人做病因分析後發現,因情緒不好而成病的達71%,另外調查了250例癔症病人,發現病前遇精神創傷者達63%。國外學者研究405名癌症患者,發現其中有292人有過情緒危機,占72%。

另有研究表明:平時雙眼向上觀的人,往往關注精神生活;而雙眼往下看的人,多為物質型的。由此可見,人的身體語言可暗示出人生的追求。

在各種身體語言中,雙眼視線的處理方式最能體現自信。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低頭看腳”給對方留下的印象是“我不想參與談話”或者“我不想與你互動交流”。專家建議:平時就應該培養“抬起下巴,雙眼前視”的習慣,即使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的時候,也應提醒自己注意這一點。

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用不同的方式觀看這個世界。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習慣用“垂頭喪氣”來形容情緒低落者,低頭雙眼下視的人,是悲觀者的共同特征。要改變這種行為,平時養成雙眼平視的習慣,即使做不到仰麵朝天,也總比低頭下視要強。

眼光上視,並不是目中無人,也不是目空一切,而是使你能看到事物樂觀的一麵,從而激發人的向上心。

筆者很欣賞一位領導人寫的一首名叫《仰望星空》的詩,全文如下: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

那無窮的真理,

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

那凜然的正義,

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

那博大的胸懷,

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壯麗的光輝;

那永恒的熾熱,

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