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是黨史研究非常活躍的年代。在這十幾年裏,隨著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標誌的思想解放運動的開展和中央及各省、市黨史資料征集部門的成立,黨史研究的步伐大大加快。回憶劉誌丹的文章不斷發表,研究性的傳記已經刊出,編印了史料性書籍,特別是黨中央對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曆史研究給予了高度重視,廓清了影響深入研究的爭論問題,製定了研究原則,統一了思想認識,這些對深入宣傳、學習和研究劉誌丹發揮了重要的推動和導向作用。黨中央對劉誌丹是一個“具有崇高品德的領袖人物”的評價,是深入研究的指南。此外,相關革命回憶錄及研究成果的不斷湧現,也為研究劉誌丹提供了許多史料。
2.20世紀90年代的廣泛宣傳,加快了研究步伐
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思想準備和一定的史料準備,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黨史征集工作的全麵展開,劉誌丹研究進入了廣泛宣傳加快進行的階段,各種成果紛紛問世。
1992年9月,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了白黎寫的紀實性文學傳記《劉誌丹傳》。這是作者多年調查研究的成果,是關於劉誌丹的第一本長篇著作。
1993年劉誌丹誕辰90周年之際,陝西省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陝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劉誌丹》專集資料叢書。江澤民同誌為該書題詞:“學習劉誌丹同誌的革命精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在紀念郵封上簽名表示敬意。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紀念活動的高度重視和對劉誌丹烈士的深切懷念,更指出了紀念先烈的現實意義。這本書收入劉誌丹傳、年譜、回憶錄、懷念文章、曆史文獻、烈士遺文等各類材料八十餘篇,史料翔實,內容豐富,全麵反映了劉誌丹的革命一生。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這本書首次正式發表了1970年3月周恩來總理談劉誌丹的講話記錄和中共中央[1983]28號文件的部分內容,以及有劉誌丹署名的4篇曆史文獻和劉誌丹在榆林中學時寫的散文、詩作。這是目前為止利用最多也最有權威的一本資料書。1998年劉誌丹誕辰95周年時,應眾多需求者的要求,劉力貞、張光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6篇資料(包括敵方的資料)編印了《紀念劉誌丹》一書。其中有習仲勳、馬文瑞為紀念先烈誕辰95周年寫的《善作團結工作的模範》,郭洪濤發表在《中華魂》1998年第2期上的《憶劉誌丹在陝北的戰鬥歲月》。同年,他們還編輯了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畫冊《人民英雄劉誌丹》,書中收錄了許多珍貴的曆史照片、文獻照片和紀念活動的照片。
90年代,除了以上所列的史料書,還出版了不少與研究劉誌丹緊密相關的曆史書、資料書和革命回憶錄。如白山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戰史》,中共黨史出版社分別於1995年12月、1997年11月和1998年10月出版的《陝北革命根據地》、《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西北革命根據地》,張策撰寫的《我的曆史回顧》等等以及文學類書籍。此外,電視劇《劉誌丹與謝子長》播放,紀念郵票、國畫等藝術作品也有許多。這說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人們仍然敬仰劉誌丹,劉誌丹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質是進行精神文明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寶貴財富。同時,這一時期,雖然有些史書中的事實還有矛盾的地方,但黨史部門的概述類成果對曆史事實的研究已經比較清楚準確了。1999年,劉誌丹被中共中央軍委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6位軍事家之一。
@@四、新世紀開始後的研究走向了學術性和理論性
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的對劉誌丹的紀念、宣傳和研究經曆了曲折到世紀末走上了新階段。總體來看,上個世紀對劉誌丹的研究工作重在政治定位、曆史評價和搞清生平事實。因為黨史人物與黨的曆史是分不開的。對劉誌丹的評價也可以說是對西北革命根據地曆史的一種評價。肯定或否定劉誌丹,就是肯定或否定一段曆史。搞清劉誌丹的經曆、活動,也就基本搞清了西北革命根據地創立發展的過程。為此,結合紀念活動,黨在延安時期就充分評價了劉誌丹的革命貢獻和曆史地位,這也就是評價了陝北和陝甘邊兩塊根據地的曆史地位。這一點,成為研究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有了這個基點,研究工作才可能有正確的方向。從研究階段看,到上個世紀末,除了文學宣傳作品,大量的史學工作是積累資料、搶救資料,鑒別資料,這方麵成績顯著,出了許多成果,同時,先後在不同時期寫出了內容詳略不同的三個傳略。已經出版的這些回憶錄、紀念文章和曆史文獻是非常寶貴的史料,它生動地展現了劉誌丹的革命活動和精神麵貌,而生平傳略,則以係統的敘述,基本理清了劉誌丹的生平活動情況。但比較缺欠的是學術和理論研究,即對經驗教訓的總結,曆史貢獻的發掘,思想品德的分析,現實意義的探討,曆史事實的考證等。新世紀開始後,這方麵的研究有所加強,出現了理論研究方麵的初步成果。
2000年11月,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張宏誌撰寫的30萬字的《西北革命根據地史》。該書是第一本論述西北革命根據地創立發展的學術著作,比較深入的分析了劉誌丹遊擊戰爭的戰略思想和軍事指揮才能,這就突出了劉誌丹戰略家軍事家的特點。
2003年1月,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印的《黨史資料與研究》(內部資料)第1期刊登了《劉誌丹對紅軍長征的重要貢獻》、《淺論劉誌丹同誌創建西北根據地中的統戰思想》、《為自己的信念奮鬥》等論文。作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劉誌丹的思想、貢獻和始終保持共產黨人先進性、能夠成為領袖人物的深層原因,將對劉誌丹的紀念和宣傳提到了理論研究的層次,使人們能夠從理論上更深入的認識和學習英雄。《陝西黨史》2003年第2期發表了文萋、文穎《解開劉誌丹犧牲之“迷”》一文。作者經過考證,以充分的史料證明劉誌丹確實是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之下,澄清了一些懷疑。更為可喜的是,在2003年劉誌丹誕辰100周年時,全國舉行了大型的紀念活動,不僅在北京舉行了高規格的紀念座談會,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了軍委總政治部編輯的《劉誌丹紀念文集》,而且在陝西也舉行紀念座談會並召開了首次學術研討會,出版了《劉誌丹與西北革命根據地》論文集。這是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學術研究成果,它從不同角度重點探討了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中的傑出貢獻、曆史經驗、軍事戰略思想和優良作風、高貴品質,並且修訂了1981年發表在《中共黨史人物傳》第3卷上的《劉誌丹》。可以說,紀念劉誌丹誕辰100周年的活動提升了劉誌丹研究的水平,加上劉誌丹畫冊的再次出版和電視文獻片的拍攝,使宣傳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
近年來,互聯網上對劉誌丹的宣傳又非常廣泛。共青團中央、國家檔案局辦公廳、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創辦了紀念劉誌丹犧牲70周年網上紀念館,全國以劉誌丹命名的少先隊和中隊已有30餘支。許多研究文章亦陸續在互聯網上發表。
由於筆者掌握的資料不夠全麵,以上所述僅是一個大概輪廓和基本情況。盡管如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以後,關於對劉誌丹的宣傳、研究,出現了良好局麵。這說明,黨和人民不會忘記為祖國解放、富強,為人民自由、幸福而獻身的先烈,他們永遠是共產黨員的光輝榜樣,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象征。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仍然需要千千萬萬像劉誌丹這樣信仰堅定,意誌頑強,甘於奉獻,有開拓精神和高尚品德的英雄人物。
同時也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發掘史料和深入研究。如,劉誌丹在黃埔軍校和北伐中的詳細情況,1932年2月至4月間劉誌丹到省委彙報工作期間的情況,劉誌丹發布的反“圍剿”動員令等文獻資料以及周恩來講到劉誌丹的其他談話;劉誌丹在革命根據地建設、軍隊建設中的經驗教訓;他的群眾觀點、統一戰線思想、戰略戰術以及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學習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更高的成果應該向著撰寫一部信史劉誌丹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