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曆史性的抉擇(2 / 2)

方才,麵對特使孟業,李弘義一股腦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一人在書房中思慮良久,終於做出一個影響曆史進程的決定:通過王殷告知郭威。也就是說,在這場事關鎮寧軍和他自己未來發展的站隊選擇中,他選擇了兵雄將廣的郭威,而不是東京城中那個小皇帝。

“請問李使相,那孟業現在何處?”王殷急切地問道。

“已奔赴鄴都!為使李某放心行動,孟業曾言說另奉有密詔給鄴都軍中重要將領,將一舉鏟平郭使相和天雄軍監軍、宣徽使王峻。”李弘義將孟業所講全部道了出來。

“劉承佑這個黃齒小兒,他好狠毒!”王殷氣得鋼牙幾乎磨碎,恨恨地直道後漢隱帝的名字。劉承佑今年方才20歲,在他們這班老臣眼裏,就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孩子!

“當朝外有楊邠、史弘肇和蘇逢吉三人紛爭亂政,內有內侍李業等奸佞無恥禍國,李某不忍忠良之臣平白受辱,接密詔後思忖萬千,決意告之王大人!”李弘義站起身來,拱手說道。

王殷再度深深鞠躬表示感謝,抬起頭來說道:“王殷代表郭使相銘謝李使相之恩情,還請借詔書一用!”

“郭使相?”李弘義輕聲反問道。

王殷點了點頭,恨聲說道:“他不仁,休怪我等不義!隻能怪他自己尋死了!”

李弘義一抱拳,看也未看放在書桌上的詔書,轉身而去。

不久,王殷率十餘名侍衛打馬駛出澶州城,直奔鄴都而去。

一個半時辰過後,王殷就見到了郭威詳陳此事,並拿出了詔書作證。隨後,震恐之下的郭威急召魏仁浦、李轂、王溥、範質等心腹幕僚到書房密議。

半個時辰後,郭府親衛全部出動,封鎖城門,全城搜尋,很快抓住了供奉官孟業一行,也得知了他們此前密見的將領:鄴都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威、步軍都指揮使曹威。

郭威還未去找此兩人,兩人已經上門求見了。

郭崇威、曹威一進門,立刻跪倒在地,將孟業來見的事情原原本本講了出來,郭崇威更是拔劍置於頸上,高喊:“郭使相若不信小人無作反之心,小人當即自殺以明心誌!”心神大悅的郭威將兩人親手攙扶起來,讓他們一塊兒參與所有將領參加的緊急軍議。

當眾將聚齊大堂,郭威高高舉起一封未打開的詔書,疾聲呼道:“今上密下詔書,稱我天雄軍中有將領密通契丹,欲造反於大漢,命郭某立即誅殺軍中諸將。郭某雖身澤浩蕩皇恩,但眾將與郭某生死與共,郭某著實不相信會有兄弟賣國,請眾將告知郭某該如何去做?”

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眾將頓時嘩然,痛罵聲起,紛稱此詔荒謬至極。

一名身長魁梧的青年漢子從眾將群中轉出,騰地跪倒在地。正是郭威內侄柴榮,被郭威收為養子,又名郭榮。

柴榮連連叩頭,大聲奏道:“當今主上信用宵小,妄信奸言,以至黑白不分,忠奸顛倒。我等隨元帥沙場苦戰多年,皆忠心耿耿,卻橫遭此等冤枉,實為天下奇冤!請元帥明鑒!”

郭威點點頭,請柴榮起身。柴榮反而再叩一頭,依然跪在地上大聲說道:“元帥,當今朝綱大亂,國已不國。元帥乃國之重臣,功勳卓著,如日月經天,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值此國家危難之時,元帥正應該興兵舉事,除奸去妄,一清君側,挽狂瀾於既倒,扶社稷於危卵,我等願誓死追隨元帥!”

堂下諸將聽柴榮這麼一說,齊齊跪下喊道:“一清君側,匡正朝綱。我等願誓死追隨元帥!”

郭威沉吟良久,終於輕輕點頭,以示應允眾將所請。

十一月十五日,五萬天雄軍開始整隊出發,馳騁河北的天雄騎兵率先向南奔進。

曆史車輪終究還是沿著它的軌跡向前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