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陝西紙質傳媒業的產品和服務(1 / 2)

不管是報刊,還是圖書,都是以紙質媒介為載體向人們提供各類精神產品的,這些產品和服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和聯係。

一、圖書出版與發行業的產品和服務

圖書出版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主要是圍繞圖書內容本身展開的,而圖書發行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則主要是圍繞著圖書產品的流通環節展開的。

圖書是紙質出版物中的重要產品形態,是人類文明得以傳承、人類社會得以進步的重要工具,因此,圖書的範圍基本上涵蓋了人類所有的知識領域。陝西作為中國大西北的橋頭堡,由於其獨特的曆史、地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為陝西17家出版單位提供了優勢的出版資源,圖書產品研發與轉換主要呈現出如下特色:

第一,曆史文化資源。陝西十分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是陝西最為寶貴的出版資源。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半坡農耕文明是曆史研究的重點、中外遊客的關注點,黃帝陵與炎帝陵一年一度吸引著全世界的炎黃子孫前來尋根祭祖,周秦漢唐的盛世文明每每被新的考古發現炒得沸沸揚揚,曾經的13個曆史王朝和全省35750多處文物景觀有著永遠述說不完的曆史和傳奇;延安是新中國的搖籃,中國革命從這裏開始了偉大的轉折,以延安為中心聚集著許許多多的中國革命史資源,新華書店就是在血與火的年代在此誕生;三秦民俗文化特色鮮明,秦腔、漢劇、眉戶、碗碗腔、陝北民歌、戶縣農民畫、剪紙、皮影、泥塑、農村社火等等形式多樣;以“陝西作家群”、“西部電影”、“長安畫派”等架構的陝西現代文化在全國乃至世界具有一定實力和影響。

第二,地理旅遊資源。陝西旅遊向來以文化為靈魂,但就其地理特色來說同樣具有出版資源優勢。主要有關中八景(雁塔晨鍾、曲江流飲、灞柳風雪、華嶽仙掌、草堂煙霧、鹹陽古渡、驪山晚照、太白積雪)、驪山風景區、西嶽華山、壺口瀑布、漢中南湖、翠華山旅遊風景區、樓觀台風景名勝區、周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黃河龍門、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關山牧場、榆林沙漠綠化、陝北窯洞、腰鼓、黃土風情、洋縣朱鹮自然保護區、香溪洞風景區、柞水溶洞風景區、佛坪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朱雀森林公園以及新開發的大唐芙蓉園、滻灞生態區等。

第三,科技學術資源。陝西省教育和科研實力雄厚,擁有高等院校52所,其中6所高校列入國家“211工程”,科教綜合實力居西部第一、全國第四,民辦高校規模居全國第一。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雄踞航天事業高精尖段,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被譽為中國西部矽穀,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被譽為中國農業矽穀,正在籌建的閻良飛機工業園、長安航天科技產業園等是陝西出版享有優勢的科技學術資源。

有了這麼多豐富的人文曆史資源、地理資源、科教資源,陝西出版產品何愁不能創新?“陝西作家群”、“西部電影”、“長安畫派”等等代表了陝西人的文化創新能力,出版作為文化的載體亦應不斷創新。在內容創新上,一方麵要加快優勢出版資源的挖掘、整合與開發,另一方麵出版單位要和文化、旅遊、高等學校及科研院所等單位和作家、專家、學者建立密切聯係,緊密跟蹤一切高質原創作品。在形式創新上,務必緊跟出版新技術的發展,不可掉隊,掉隊就會被淘汰,要借用陝西科技資源優勢,研究和探索電子出版、網絡出版的新形式。

圖書發行業是實現圖書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重要環節。隨著圖書產品種類的日益豐富,圖書發行業提供的相關產品和服務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連鎖圖書發行業務、大型圖書批發和交易市場、區域性的圖書集散中心、大型圖書展銷會、俱樂部製的發行服務、網上書店等一些極具特色的產品和服務相繼在我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