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陝西網絡文化業存在的主要問題(1 / 2)

陝西網絡文化業經過這幾年飛速發展,同時也麵臨著一係列的挑戰。

一、信息化程度相對滯後

與國內東部發達地區相比,陝西省的信息化程度相對滯後;在省內,西安與其他邊遠地區相比,發展也不平衡,存在著“數字鴻溝”。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調查顯示,目前,陝西省上網用戶人數為395萬人,占全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的比例僅為2.9%,是全省總人口的10.6%;域名總數為55220個,占全國域名總數的比例僅為1.3%;CN域名數為17036個,占全國CN域名數的比例僅為1.0%;網站數為10867個,占全國網站總數的比例僅為1.3%;IPv4地址數占全國的比例僅為1.6%;全省網頁總數為33146193個,靜態網頁數為12395251個,動態網頁數為20750942個,平均每個網站的網頁數為3050.2個。

二、網絡文化業結構過於單一和產業發展的淺層次

網絡文化業既包括原有文化產品在互聯網上傳播和延伸的擴展,如在線點播、網絡遊戲、網絡動漫,也包括一些新的產品如網吧等。網絡文化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然而,目前陝西省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是網吧,在整個產業鏈中的份額過重,其他產業滯後、羸弱,甚至有些還未起步。就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網吧行業也還處在發展初期。剛開始,很多網吧從業人員就是抱著盲目的心態衝著網吧行業這塊“肥肉”來的,能開的也開,不能開的也開,正是這種投機的心理,造成了網吧產業投資過熱、良莠不齊的局麵。甚至有人質疑:網吧會不會像幾年前盛極一時的電子遊戲廳?加之連鎖化剛剛起步,發展狀況還很不平衡,網吧企業的管理水平總體上還比較低,散亂小差現象還比較普遍,經營從業人員的“草根化”,特別是違法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現象突出,引起了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強烈不滿,加之部分媒體對網吧“妖魔化”,造成網吧行業地位低下,社會地位低下,公眾形象極差,已經到了為社會部分人所憎恨的地步,一些人形象地將網吧稱之為“電子海洛因”。正是由於網吧所帶來的負麵影響,陝西省部分地方出台了限製甚至是禁止網吧發展的這樣一個因噎廢食的政策。

三、網絡文化產品的匱乏和內容的不健康

隨著寬帶的普及,網絡技術的變革,網絡用戶的需求極度擴張,這也就對網絡文化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陝西省網上內容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特別是原創網絡文化產品匱乏。如動漫產業這一具有巨大開發潛力的新興文化產業,與華東地區相比差距十分明顯,目前西安絕大多數動漫企業都還是幾十個人的中小企業,有的甚至是隻有幾個人的家庭作坊式企業,缺乏優秀的創業團隊,企業資金匱乏,研發能力弱,優秀作品少,更無從談起形成一條健康的動漫產業鏈,即:影視動畫片的製作生產——電視台和電影院的播出和放映——動漫圖書出版發行——音像製品的發行——形成版權的授權代理——衍生產品開發和營銷。加之,網絡傳播因其自身的特性,如傳播方式的虛擬性、傳播身份的隱匿性、傳播時間地點的不確定性,以及傳播者的趨利性,造成網絡遊戲、動漫Flash充斥暴力、色情內容,網絡上各種不良信息泛濫。自2002年以來,陝西省網絡信息犯罪案件每年以20%速度迅猛增長,這些現象都給社會特別是青少年造成嚴重的負麵影響。

四、網絡文化業政策環境、生存環境的製約

網絡文化業的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政府的產業政策對產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政策的“尋租”、滯後、不穩定,都會對產業造成“劣幣逐良幣”的效應。如陝西省網吧產業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產業,在發展中就不斷遭遇政策瓶頸。在網吧的管理限製上,文化、公安、消防、工商、稅務,另外還有衛生、街道辦都對網吧有一定的管理權限,這樣就對管理的有效性造成了障礙;另外就是網吧的法律限製,網吧有兩個重大限製,一個是18歲,一個是12點,作為一個服務性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價格相對較低,而服務時間則被縮短,服務人群也被減少,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巨大的限製。再就是整個產業的發展環境現狀也不如人意,網絡承載的平台因其易複製性、易傳播性,很容易被侵權,進而對整個產業的創新造成嚴重的打擊,如陝西至尊網絡科技運營的網絡遊戲《新倚天》,在全國數省遭遇“私服”侵權,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最終不得不求助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