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劉聰的宮殿裏,早有大臣稟報:“殿下,劉琨利用淶河天險,阻石大將軍於並州之外。”“劉越石真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劉聰得知石勒新敗於劉琨,心中甚是不快。王育不解,道:“石勒羽翼日益豐滿,越來越不把殿下放在眼裏,他敗於劉琨,正中我下懷,殿下為何愁眉不展呢。”劉聰說:“如果有使其兩敗俱傷的計策豈不更好。”王育瞅一眼左右,對劉聰小聲說:“臣有一計,可使石勒劉琨二虎爭食。”劉聰大喜:“快講。”王育這才道:“殿下可命石公為並州刺史,命其即刻上任。”劉聰稱善,道:“對大將軍要多多體恤。”

石勒在襄國養精蓄銳,接到漢帝劉聰的文書,猜出這是劉聰使出的借刀殺人之計,他想是該找劉琨算賬的時候了。立即向劉聰上表,不日將討伐劉琨。

石勒突發大兵進攻樂平,守將韓據寡不敵眾,向劉琨求救。

劉琨得報,召集盧諶溫嶠劉演箕澹衛雄諸將商討進軍之事。

箕澹看了衛雄一眼,見衛雄點頭,便說:“我們從鮮卑部落帶來的這幫兵士,雖屬晉民,但久淪異域,一直不曉明公您的恩信,難以控禦。當今之計,最好是內收鮮卑的餘糧,外抄殘胡的牛羊,閉關守險,休養生息,使來歸的兵士服化感義,過一段時間,再派他們征戰,可以立功。”

劉琨明白這是他二位的共同意見,說道:“二位將軍說的有道理,怎奈國難當頭,時不待我,石勒盤踞燕趙,對並州蠶食之意世人皆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平樂不能不救。”

劉演說:“上次拓拔在晉陽與劉粲大戰,鮮卑兵殺的匈奴兵血流成河,難道二位將軍怯懦不成。”

箕澹道:“將軍此話我們怎麼敢回答。我們隻是說真話而已。”

劉琨想到,長安失陷,舉國震怒,南下征討劉聰是做臣子的道義,怎能明哲保身呢。可石勒擋道,助紂為虐,不能不首先除掉。現在祖逖在南方組織北伐,正好形成南北呼應之勢,如待石勒兵勢再盛,攻之逾難,既然不能避免與其一戰,就不如早戰以削其銳氣。研究情勢,與石勒決戰,正是時機。

會後,盧諶也表示擔憂:“將士意見不一,恐戰之不利。”

劉琨說:“琅邪王檄文和韓將軍求援信在此,如何坐視啊。”又與溫嶠商議進討之事。溫嶠認為,進討風險不小,不進討也不行,石勒攻下平樂,勢必進軍晉陽。比較而言,還是主動出擊為好。劉琨覺著溫嶠的分析正合自己的意思,決計進軍。

大戰即在,劉琨的眼皮忽然跳個不停。找到桃花,說道:“孩子,這次出征,不同以往。我的眼皮直跳,恐有危險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