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尾聲(1 / 2)

程誌,自地鋪上爬了起來。

並不是在床上。因為程誌沒有床。

或者說,這間屋子,並沒有能夠放下一張床的地方。

程誌揉了揉腦袋,對自己腦海之中模模糊糊的一切,都是十分的茫然,自言自語道:

“果然是夢嗎?”

說完,程誌抬頭,看了看那空無一物的電腦桌,搖了搖頭:

“大約,不應該再這樣下去了吧。”

程誌的自言自語,聲音很小。甚至,沒有蓋住那同樣很小的,門外的人輕輕敲門的聲音。

“砰、砰、砰——”

敲門的聲音很輕,但很規律,很有禮貌地,既能讓人聽見,又不讓人覺得被打擾。

程誌聽得敲門聲,站了起來,邁開右腿走了一步,來到門前,伸手扶住門把手,先用力向上提,再微微向前推,最後才是轉動門把手。

按照房屋原主人的描述,曾經,這扇門出了毛病,鑰匙被擰斷在鎖眼之中。找來鎖匠,嚐試半天,隻是取出了鑰匙,卻未能把那緊鎖的大門打開。

鎖匠大約忙了半個小時,一直沒有結果,在房屋原主人想要拆門的時候,房屋原主人的孩子回來了,他拿出鑰匙,先是插進去,然後按住把手,先向上,再向後,最後才是擰動鑰匙。

門應聲而開。

對於老舊不堪的門而言,這,是唯一能夠打開它的方式。

而在這裏住了許久的程誌,對於此道,很是嫻熟。

門外的,宛若夢中人。

“你是……哪位啊?”

看著那個熟悉的麵孔,程誌並沒有叫出聲,而是問了一句。

“橙子哥哥對栗子就是這樣轉過臉就忘了嗎?”

很顯然,答話的,正是栗子。

“栗子!?”

程誌有些吃驚:“難道,剛剛我所經曆的一切,都是真的?”

栗子笑了笑:“是的,都是發生過的。”

栗子的話語很是精巧,回答時候用的,並非“真的”,而是“發生過的”。

“真的”,代表一種事實,一種或許未知的事實。

一如判斷某一個給定的合數是否有素因子屬於某一個區間。

看上去,這種確定性的命題,要不然就是“真的”,要不然就是“假的”——然而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時候,無論肯定“這個合數在這個區間有素因子”還是用否定,說“這個合數在這個區間並沒有素因子”,我們都沒有絕對的把握保證自己說的是正確的。

於是,栗子做的,隻是避開了關於“真實性”的回答,而是給出了一個描述性的答案。

一個類似“把那個區間裏麵所有素數乘起來然後跟我們想要的那個合數求最大公約數看看結果是否不為1”這樣的回答。

講道理,如果我們真的能把所有區間中的素數乘起來,然後跟那個合數求最大公約數,答案如果不是1,那麼這個合數一定在這個區間之中有一個素因子,反之,如果結果是1,那麼那個合數在這個區間之中一定沒有素因子。

看上去這種做法沒有問題,然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前提,或者說第一步——如何“把區間之中所有的素數乘起來”。

如果合數很大,而且整個區間也很大,那麼,這種做法,一定會出問題。

就比如,普通電腦每秒大約隻能做幾十億次運算,就算是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也是可以被“萬億億”這種數量級限製住的。

然而,一個區間之中素數的數目,完全可以做得比“萬億億”,要大很多。

畢竟素數無限多。

歸根結底,栗子的行為,隻是一種“規避”。

而程誌,自然聽到了這種“規避”。

於是程誌下意識地,看向了電腦桌。

“橙子哥哥,你是準備上網查一下資料嗎?”栗子看著有些發愣的橙子,笑得很是開心:“查資料什麼的,明明直接找栗子就好了嘛。”

“其實我很好奇,”程誌說:“我們經曆的那個商朝,跟真正的商朝,到底有多相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