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車

作者:

潤秋燥食物,早晚各不同

中醫認為,人的五髒跟四季是順應的,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秋天應多吃白色食物來潤燥養肺,如梨、藕、百合、杏仁、蓮子、銀耳、山藥等。所以,不妨打造一日“白色餐”,以應對秋燥。

早餐——杏仁露《本草綱目》說杏仁能潤肺、消食積、散滯氣。杏仁有兩種,一種味苦,名為苦杏或北杏,多用於治療;一種味甜,名為甜杏或者南杏,專供食用。日常飲用的杏仁露不妨采用南杏仁。做法很簡單,將杏仁磨漿隔渣後加水、糖、奶煮開,或者直接買現磨的杏仁粉衝煮。

午餐——蓮藕蘿卜湯鮮藕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及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含量高。老年人常吃藕,可調中開胃、益血補髓。《本草綱目》稱蘿卜為“蔬中最有益者”,白蘿卜能消食健脾順氣。蓮藕白蘿卜燉骨頭或者蓮藕白蘿卜煲牛腩,都不愧是午餐的一道好湯或者好菜。

晚餐——蓮子百合銀耳羹鮮百合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鮮蓮子則性味甘平,可以祛除餘暑、補脾止瀉、益腎固精。晚餐時,在吃主食之餘,喝一碗鮮蓮子百合銀耳羹,潤燥安神。

別踏入“水果瘦身”誤區

不少愛美女性認為“一天三頓隻吃水果,修身養顏一舉兩得”,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人體多種基本營養需求——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等,都不是僅靠吃水果能夠滿足的。長期靠“水果化”生存,對人體的內分泌係統、消化係統、免疫係統等都將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大部分水果糖分充足,長期大量攝入,同樣難以獲得減脂效果。

此外,水果入口前,最重要的是消毒、清潔。葡萄、草莓、楊梅等水果表皮往往有農藥殘留,誤食會造成有機磷中毒,表現為頭疼頭暈、惡心嘔吐,嚴重時還伴有流涎、腹瀉等症狀。要做到有效預防,除了用流動水徹底清潔水果外,還應將其在清水中浸泡至少半小時。

“特殊人群”吃水果要遵醫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應把握好水果甜度、食用時間、食用量3個“安全閥”,建議如下:一兩片西瓜、半個水蜜桃,五六顆草莓,在餐後2小時左右食用,既“解饞”又健康。孕婦則應避免食用“冰”水果,溫度過低,往往會刺激腸胃導致腹瀉,容易引發早產。“一顆荔枝三把火”,中醫認為,荔枝屬於溫性食物,多吃易“上火”,導致便秘、齒痛、麵部痤瘡、口腔潰瘍等,所以,虛火偏旺體質的人不宜食用。

注意!健康檢查的五項禁忌

一忌采血時間太晚

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9:00。太晚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血糖值失真。

二忌體檢前貿然停藥

高血壓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壓藥,能保持血壓穩定,貿然停藥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也應在采血後及時服藥,不可因體檢而幹擾常規治療。

三忌隨意舍棄檢查項目

體檢表內設定的有些檢查對疾病的早期發現有特殊意義。如肛門指診檢查,對40歲以上受檢者直腸腫物的發現尤為重要。

四忌忽略重要病史陳述

重要疾病病史是體檢醫生判定受檢者健康現狀的重要參考依據。如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指導前,必須搞清楚其發病時間、治療過程、用藥情況等關鍵問題,不可忽略。

五忌輕視體檢結論

體檢結論,是對受檢者健康狀況的概括和總結,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預防和治療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