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病人進入發熱期,病人高燒、麵色潮紅、頭痛、全身肌肉疼痛、感口渴、脈搏快、呼吸急促,體溫高達39~41℃,此期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
5出汗期症狀
隨後病人進入出汗期。在此期病人突發全身大汗,體溫迅速恢複正常,除了疲乏外,頓時感到全身輕鬆舒適。
6間歇期症狀
一次發作後就進入間歇期。間歇期就是指兩次發作的間隔時間。瘧原蟲的種類和機體的免疫力決定間歇期的長短。就典型病人的間歇期來說,惡性瘧的間歇期不規則,短的僅數小時,長的可達24~48小時,間日瘧和卵型瘧約為48小時,也就是隔一天發作一次,三日瘧為72小時。
若在瘧疾流行季節的疫區居住或旅遊被蚊子叮咬過,或近年有瘧疾發作史,或近期接受過輸血等,出現上述症狀後可以判定為瘧疾。三、易感人群與預防措施
1易感人群比較普遍
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可通過反複感染而獲得,但有種與株的特異性,故在某些地區可出現不同種瘧原蟲混合感染的現象。免疫力隨著發作的停止和體內瘧原蟲被消滅而逐漸消失。
2根治傳染源
對已發病的瘧疾病人應及時給予根治。堅持按時、按量應用氯喹及伯氨喹聯合治療。對兩年內曾患過瘧疾,或雖未患過瘧疾,血中查到瘧原蟲的人,應在春季或流行高峰前1個月左右,采用乙胺嘧啶與伯氨喹聯合抗複發治療。乙胺嘧啶8片,連服2日,或伯氨喹3片,連服8日。
3滅蚊
預防瘧疾的主要環節是滅蚊,消滅按蚊幼蟲及其孽生場所,清除積水和雜草,進行稻田滅蚊和生物滅蚊。用敵敵畏、馬拉硫磷等殺蟲劑噴灑,敵敵畏熏蒸滅成蚊。針對具有越冬期的蚊種,采用季節性滅蚊,早春在畜圈、淺水孽生地、宿舍噴灑殺蟲劑;稻田滅蚊重點在夏秋季;秋末冬初可在畜圈噴灑殺蟲劑。
4保護易感人群
用蚊煙、蚊帳、紗門、紗窗、噴灑滅蚊和塗抹驅避劑,如驅蚊靈、驅蚊油、避蚊霜、驅蚊膏等防蚊,可防止或減少蚊子叮咬和吸血的機會。
對高瘧區與暴發流行區的人群和流行地區的外來人群,可酌情選用: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或加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氯喹03g,每周1次;呱喹06g,2周~4周1次;甲氟喹025g,每周一次;伯氨喹每日1次,每次2片,服14日。接受輸血者可服氯喹1片,連服3日~5日。
5疫苗預防
抗瘧原蟲的疫苗正在研究和試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