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之三十一
暹羅慢節奏的生活,讓人變得悠閑起來。我每天晚上沿著SUKHUMVIT公路散步,這條公路通向芭提雅,反方向則通向曼穀。直到右腿膝蓋又在隱隱地痛了,才回公寓。每天這段走路的時光,是我梳理記憶和與自己對話的時光。沿著這條公路的人行道散步,通常隻有我一個人在路上行走,暹羅人很少選擇步行出行,就連從我任教的學校出來,走到SUKHUMVIT公路上,乘車回公寓,走路大約十幾分鍾的路,也常常是隻有我們幾個外教在路上走。我走著的這條公路的左手邊有很多大小不等種類繁多的店鋪,右手邊是呼嘯而過的汽車、摩托車。雖然人行道上常常沒有行人,但是並不空曠,甚至極其逼仄,因為長期沒有人行走,人行道被廣告招牌、商品、植被、盆栽和垃圾桶占領。所以要在人行道上行走並不是很暢快的事情。
盡管如此,不斷地行走,總能讓人放鬆心情。
每天沿著公路散步的時候,我可以麵對自己的內心,回憶生命中那些不能忘記的場景。當初和兵分開,在財產的分配上,我是有私心的,我不想讓兵拿走一分一毫。其實到頭來,還不是一樣,誰會永遠地占領財產呢?
我對木木的責任心是一方麵,還有我的私心在,我害怕孤單,不知道沒有兵的日子,我該如何把餘下的日子過下去。木木是我救命的稻草,是我活下去的動力。
木木那時候九歲。
幼小的嬰孩,憑借我們來到這個冷冰冰的世界,是要讓我們盡自己所能給他們足夠的溫暖,那是我們生命裏最基本的職責,我做到了嗎?我在反思,或許我做的還不夠 。那些日子,我會常常背著木木,為弱小的他哭泣。誰來為他遮擋我沒法遮擋的風雨,誰來給他我不能給的強有力的依靠,誰來像父親一樣愛他管教他,沒有人!我們隻有相互攙扶,走過一段艱難的路。走過小區裏麵熟悉的人群,冷漠的眼神。
在木木非常艱難的漫長的三年青春期叛逆期,兵的父愛幾乎是空白。我多次發信息提醒他:木木在青春期,需要父親的關注。然而兵置若罔聞,我的木木變得那麼孤單,那麼沉默,那麼煩躁,在他美好的少年歲月裏,卻有著並不美好的經曆。他需要一個父親的指引,但他的父親在忙於他的愛情,無暇顧及木木。
我隻好不斷地求助異性朋友。或者即使一個陌生的男人,如果他能夠給木木溫暖的父愛,我願意花重金雇他做木木的爸爸,雖然我和木木當時的經濟狀況很緊張,我的單位工資低,兵依然是按六年前的標準給木木生活費,隻夠木木的各種補課費。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正是寒假的時候,木木終於見到了兵,兵帶了一個他的新女人,和木木一起吃飯,逛街,木木說:我爸爸的消費標準,比我們高多了。後來我跟兵通過短信談判,他拒絕給木木更高的撫養費,讓我很惱火,我說好吧,我去你單位找你。當然這是他最懼怕的,因為他又有了新的愛情,他擔心那個女人會小看他。他希望他給他的新女人一個完美的形象,他希望女人完美,同時也希望他給女人的印象也是完美的。其實怎麼可能呢?後來他迫於我們給他的壓力,終於答應我們,給木木多一些撫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