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錢塘有一個歌女,名叫琴操,聰明穎悟。有一次在湖上侍宴,一個郡卒唱秦少遊《滿庭芳》詞,誤將“畫角聲斷譙門”一句唱成“畫角聲斷斜陽”。琴操告訴這位郡卒:“是‘譙門’,非‘斜陽’也。”郡卒和琴操開玩笑說:“你能將這首詞改為‘陽’韻嗎?”琴操略加思索,即唱道:
山抹微雲,天連芳草,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征轡,聊共引離觴。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裏,寒鴉萬點,流水繞紅牆。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漫贏得青樓,薄幸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心處,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相傳,蘇軾聽了琴操改為“陽”韻的這首《滿庭芳》詞,也頗為讚賞。
簡評:
琴操改得既快又好,沒讀過原詞的人,是不會看出痕跡的。這除了琴操聰明知書的原因外,還因為她經常歌唱秦少遊的這首詞,對這首詞已經爛熟於心了。這個故事還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一首詩或一首詞,到底用哪個韻好,即所謂的“選韻”,這中間固然有某些規律可循,但也不是絕對的,有時用這個韻不錯,用另一個韻也會收到同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