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求真務實進行教改(1 / 1)

2003年高中部開始招生,招來的學生多數屬初中的雙差學生。我在領導會議上又提出讓優秀的初中教師為高一學生代課並兼任班主任工作。理由是:既然優秀的小學教師宋旭華代初中三年邁了三大步,最後中考該班該學科都取得了優異成績,那麼,優秀的初中教師為高一學生代課並兼任班主任工作效果也不會差。由於他們熟練地掌握了初中教材,所以能幫助學生過好高中與初中知識銜接的那一部分的知識關。他們是坐班製教師,整天守在學生身邊,諸如背誦課文呀,檢查批改作業呀等等都能過好人頭關。特別是班主任工作,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會很有好處。然而這一次的實驗,領導們並不同意我的意見,說高中和初中不一樣。而我卻對這一實驗蠻有信心,我認準的事總是要辦好的。經過再三努力,領導們勉強同意讓範世峰老師代高一英語並兼任高一班班主任工作,進行試驗。

會後,我鼓勵範老師:“咱初中老師代高一並不是高攀,隻不過上了一個台階,但這一台階能否站穩,最關鍵的是你有無信心、決心、虛心。隻要有了三心,站穩了第一個台階,第二(指高二)、第三(指高三)個台階也能上得去,更能站得穩。”

範老師在戰略上並不怕代高中課程,他很自信地對我說:“請您放心,我能勝任,而且教學成績定能超過對比班的成績。”但在戰術上他又十分重視策略。每個寒暑假,他都要參加省城的培訓;每周內兩次到文水中學老教師那裏取經,除了聽課,還提出好多問題與老教師探討;他把曆年全國高考題,逐一仔細地閱讀並動筆練習,還不時地把新的信息介紹給學生,他的行動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覺性。果然,三年中每次考試成績比兄弟班高出一大截,特別在2006年首屆學生參加高考中,他代的班和代的科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範世峰老師實驗的成功,為我校優秀的初中教師到高中代課開辟了一條發揮他們潛能的陽光大道。接著,優秀的初中語文教師魏淑風、馬智勇、陳鵬飛、化學教師劉誌強、英語教師張慧娟、趙建華、康曉琴、翟樹珍、地理教師武曉峰等相繼到了高中代課。由於他們樹立了“三心”,相繼取得了優異的教學成績,受到高中學生的愛戴。

之後,領導們滿意地說:“初中的優秀教師,適合咱的學生。咱的學生不僅知識基礎差,而且自覺性也差。咱校的學生知識上需要負責任的老師耐心地補課,方法上需要老師去指導,自覺性和行為習慣上需要老師去培養。用初中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方法也適合咱的學生。用初中的優秀教師教咱校的高中學生看來是一條成功的經驗。”

2006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