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罰(1 / 2)

先回了趟富華園,姚菁瑩叫二少爺那邊的一個丫鬟將花束拿到新房,說明是蕭家二小姐蕭雲錦送的,便隨蕭清逸到了君府門口。外客們都到的差不多了,馬車早已停了好幾排,蕭家的車子一如蕭清逸那一身白衣,在各式華麗當中樸素的多少有些鶴立雞群。

廂內隻有一個小童守著,許是好奇自家少爺身旁的姑娘竟不是君家小姐君宇嵐,烏溜溜的眼珠不由多朝姚菁瑩瞥了幾下,帶著些曖mei的眼神弄的姚菁瑩多少有些不自在。蕭清逸卻沒注意這些,隻朝小童吩咐道:“南露,古琴給我。”

小童方回過神來,遞了琴。蕭清逸又與馬夫叮囑了幾句,別臉朝姚菁瑩笑道:“帶你去個好地方!”

接連幾場雨水從竹葉上裹走了不少粉塵,入眼所見的綠色皆是翠生生的,一如姚菁瑩現在的心情,格外地鮮亮明快。這一處竹林離著君府其實並不太遠,卻似避開了府內的喧囂與浮華,自有一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光景。

找一處幹淨平坦的石板擺好琴,蕭清逸輕撩了前襟,雙膝跪地,先《陽春》後《白雪》,直聽的姚菁瑩一陣心曠神怡,仿若萬般繁華褪盡,天與地之間隻剩那一襲白衣的男子與他修長十指撩撥之下的古琴,存在著、渲染著、感動著。

兩曲終畢,二人之間竟沒一句語言,卻在四目相對間各自有所感觸。呆愣過後姚菁瑩坐下來,與蕭清逸背靠著背,隱淚的目光在遠處徘徊了良久,方開口道:“公子有沒有聽過高山流水的故事?”

相傳先秦時期,琴師伯牙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其琴聲所描繪的“巍巍乎誌在高山”及“洋洋乎誌在流水”。而今,坐在第一公子背後的姚菁瑩雖不甚精通琴律,卻能聽出隱藏在《陽春》《白雪》固有旋律之下的濃濃思念、憂傷、對窈窕淑女求而不得的遺憾。曲隨qing動,調由心生。

“後來呢?”蕭清逸擠出一個身後人注定看不見的笑容,輕聲問道。

“後來,子期伯牙引為知音,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複鼓琴。”姚菁瑩腦袋一偏,靠在蕭清逸的肩膀處,又道:“公子的琴技與伯牙相比自不差分毫,而菁瑩以子期自比,想與公子立個約,十年、二十年,待公子的琴聲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再聽公子彈上一曲,絕不許再有這般無謂的哀思情傷。因為我曾答應過你,有機會陪你去看大海,而你,也曾答應不再難過。”

蕭清逸的身子稍稍動了動,嘴角的笑容多少帶著些苦澀,方要開口,卻聽叢林深處傳來一陣窸窣,須臾,腳步聲伴著嬉鬧聲漸漸靠近,再近些,聽的其中一個姑娘脆聲道:“我道園內尋不著堂嫂子的蹤影,原是跑來這裏開起了小灶!”

姚菁瑩循聲望去,卻是那幫堂姐妹當中的“蕭粉”們找了過來,不消說,定是從受了委屈回去發泄訴苦的君宇嵐那裏得來的情報,難為她們按圖索驥找到了這裏。

略一失神,又有一位姑娘開了口,這次卻將矛頭對準了自己的偶像,半真半假地玩笑道:“我說蕭公子,你把堂嫂子拐到了這裏,害的大堂哥一頓好找,險些在那富華園裏鬧開了花,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專門來砸場子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