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誰教的(1 / 2)

二人美滋滋地將全部戰利品清點完畢,蔚文軒與太皇太後請了退,隨手挑了兩件小東西離開長春宮。

到了下午,君宇嵐喜形於色地進了明澤苑,坐定後從袖中掏出個古色古香的木盒,神秘兮兮地打開,竟是一塊成色上好的玉如意。說是蔚文軒的感謝禮,怕派宮裏的人送來太過招搖,為免引得眾朝臣注意,便暗中叫君宇嵐捎了回來。姚菁瑩替蔚家立了大功,這隻算內部賞賜,以後有機會還會大張旗鼓地賞。姚菁瑩笑嘻嘻地收下,心中的歡樂可想而知。

收好東西,又聽君宇嵐繪聲繪色地將長春宮內的發生情形講了一遍,其實君宇嵐也是從蔚儒楓那裏聽來的,再傳給姚菁瑩,難免添枝加葉,姚菁瑩並不全信,隻是聽一個好玩,想到平日叱吒一方的文武百官,卻被一個年過七旬的老太太堵的一句話說不上來,就忍不住發笑。

再說眾臣回到家中,越想越覺得憋屈,越想越覺得可疑。你說她半個身子已基本埋到了土裏的一老女人,又不是羽化飛升的神仙,還能真有千裏眼順風耳的本事,不出宮門卻把文武百官家裏有幾套房子,存了幾兩銀子,甚至門前種了幾棵樹,高幾許寬幾許都摸的一清二楚?!

想來想去隻能將視線集中到皇帝身上,可他一個半大的孩子,要說想出什麼玩的花樣不稀奇,可叫他如此處心積慮地算計朝臣,也算登基以來第一次吧。

其實他們想錯了,都先入為主地認為以他們的地位,有人要將他們府中的事情摸的一清二楚,必定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這麼長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有心人的窺視之中,又完全不被他們發現,沒有隱私,沒有秘密,沒有安全感,光是想想都覺得毛骨悚然,隻覺一般的凡夫俗子絕不能有這般本領。

殊不知這世上還有一支叫做“灰色泡影”的隊伍,隻在一夜之間,便能摸清他們的家底。縱使他們發現不對之後立即加強戒備,暗中布下天羅地網,也隻是亡羊補牢,查不出半點端倪。

聽完故事,姚菁瑩稍稍收斂了嘴角的笑意,看似不經意地問道:“九王爺捐了什麼?”

君宇嵐想了想,“他今日告病,壓根沒上早朝,所以什麼都沒捐!”

姚菁瑩聽了一愣,剛剛收斂的笑意不覺又擴撒開來。蔚儒楓,看來君宇澤對他的評價還是很到位的,真是一隻大智近妖的狐狸。

轉而又覺得沒那麼簡單,自己這主意是臨時想的,又是悄悄讓君宇嵐轉達給蔚文軒,若蔚儒楓的告病不是巧合,整個過程中唯一能讓他提前得到消息的恐怕隻有他的侄子了。可見蔚文軒還是向著他九叔的,然蔚儒楓卻用那樣強烈的感情彈出古琴曲子,真是一對讓人糾結的組合。

想想,覺得這樣也好,至少群臣冷靜下來一定能捕捉到九王爺告病這一細節,這樣在外界看來皇帝和九王爺是處在同一個利益方陣的,並且皇帝對九王爺的確是處處照顧著——到此為止吧,姚菁瑩不敢再深入想下去了,再想真怕要將蔚文軒的形象與君宇澤的評價對上號去——大智若愚。

雖然君宇澤對他們兩個的評價都不帶有明顯的貶義,可姚菁瑩就是覺得害怕,總覺得人還是簡單一點好,整天活在算計當中,再多的心眼也總有不夠用的時候。

送走了君宇嵐,便開始著手打點院內事宜,不一時掛起了燈籠,貼好了窗花,桌布換了,茶具涮了,橫梁、裏裏外外的柱子也都包好了粉色或大紅的薄紗,入眼一片喜慶。而府內的孩子們得到特許,不分主仆上下玩做一團,偶有捉迷藏的小孩子衝撞到院裏,緊張兮兮地叫姚菁瑩幫忙找藏身的地方,或者幹脆躲到姚菁瑩背後,拉著姚菁瑩做屏障,被逮到了還想耍賴,姚菁瑩便隻能隨著他們一起跑動。

到了酉時,被青竹紅梅摁著梳洗打扮,換衣時發現她背上已滲出薄薄的一層汗來,問她累不累,她說不累。如果可以,她真希望永遠跟孩子們一起瘋。

兩個丫鬟互換一個無奈的眼神,隻得先燒水給她洗澡,洗完後挑了見白色繡牡丹圖的綢質小衫打底,外麵披了件枚紅色輕紗長衣,許是泡澡泡乏了,坐在梳妝台前她難得沒有再反抗,老老實實任由倆人折騰。

半個時辰過後走出臥房,君宇澤照例一副等的不耐煩的樣子,隻是大節下的不好再冷言冷語地譏誚,淡淡說了句“走吧”便率先出了正廳。君宇澤今天穿了一件淡紫色長袍,姚菁瑩跟在他後麵一路唏噓不已,真是不公平啊不公平,自己花了半個時辰化的妝都沒收到半點讚賞的目光,反而是他,別院的小丫鬟路過時明明恨不得把眼珠子挖下來粘到他身上的樣子,又個個矜持的要命,雙頰緋紅,一時秋波暗湧,找塊踏板都可以衝浪了。好歹後麵還跟著你們名正言順的大少奶奶呢,怎麼了呢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