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武器百科2(2 / 3)

糜爛性毒劑

以皮膚糜爛作用為傷害特點的毒劑。兼有全身中毒作用,可致死亡。人的皮膚接觸這種毒劑後會發生紅腫、起泡、潰爛等現象,尤其當人眼沾染了以後,眼睛就會瞎掉。

中毒性毒劑

主要是對人體的血液細胞產生破壞作用的毒劑。人體吸入這種毒劑以後,會由於血液細胞受損而導致全身性組織缺氧,特別是呼吸器官受到損傷,出現呼吸麻痹,嚴重時可致死。

刺激性毒劑

以刺激眼、鼻、喉和皮膚為特征的一類非致死的暫時失去功能性毒劑。人中毒後會出現流淚、咳嗽、惡心、胸痛、頭痛以及皮膚灼痛等症狀。脫離接觸後即可消失,不留後遺症。

失能性毒劑

人在遭受它的襲擊後,會出現精神失常或軀體失去效能的情況,如出現幻覺,走路跌跌撞撞辨不清方向或是全身癱瘓,暫時失明等症狀,從而失去了戰鬥力。

神經性毒劑

其威力簡直令人毛骨悚然,隻要吸入或接觸一小滴這種毒劑,立即能使人鼻子充血、全身出汗、惡心、嘔吐。肌肉抽搐以至癱瘓窒息而死亡。

二元化學武器

彈體不是直接裝填毒劑,而是將相對無毒或低毒的兩種化學物質,分別裝在彈體內隔牆的兩邊或兩個容器裏,在彈丸飛行過程中隔牆破裂或被炸開,彈內兩種成分靠彈丸旋轉或攪拌裝置混合,迅速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劑。

生物武器

標準生物戰劑

美國把下列病毒列為了標準生物戰劑:疽杆菌、士拉杆菌、布魯氏杆菌、Q熱立克次體、黃熱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肉毒杆菌毒素和葡萄球菌腸毒、英國瘋牛病病毒等。

致死性戰劑

這是使受害者染上嚴重疾病,死亡率甚至達到50%至90%的戰劑,如炭疽杆菌、霍亂弧菌、野兔熱杆菌、傷寒杆菌、天花病毒、黃熱病毒、東方馬腦炎病毒、西方馬腦炎病毒。

失能性戰劑

病死率在10%以下的為失能性戰劑,如布魯氏杆菌、Q熱立克次體、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等。根據生物戰劑有無傳染性,可將其分為傳染性生物戰劑和非傳染性生物戰劑。

傳染性生物戰劑

這是能造成人群中迅速傳染開來的戰劑。包括大花病毒、流感病毒、鼠疫杆菌和霍亂弧菌等,所致疾病能在人群中傳播流行。

非傳染性生物戰劑

隻能使直接接觸者致病,但在人群中不會傳染的戰劑,如肉毒杆菌毒素等,這些戰劑是有生命的物質,一旦進入有機體,即能大量繁殖,導致發病甚至死亡。

基因武器

微生物基因武器

包括利用微生物基因修飾生產新的生物戰劑、改造構建已知生物戰劑、利用基因重組方法製備新的病毒戰劑;把自然界中致病力強的基因轉移,製造出致病力更強的新戰劑;把耐藥性基因轉移,製造出耐藥性更強的新戰劑。

毒素基因武器

天然毒素是自然生物產生的,通過生物技術可增強其毒性,還能製成自然界所沒有的毒性更強的混種族基因武器,是當前基因武器庫中最具誘惑力的新成員,也是最具威力的一種。

種族基因武器

也稱人種炸彈,是針對某一特定民族或種族群體的基因武器。隻對某特定人種的特定基因、特定部位有效,故對其他人種完全無害,是新式的超級製導武器。

轉基因食物

利用基因技術對食物進行處理,製成強化或弱化基因的食品,誘發特定或多種疾病,降低對方的戰鬥力;研製轉基因藥物,通過藥物誘導或其他控製手段既可削弱對方的戰鬥力,也可增強己方士兵的作戰能力。

克隆武器

利用基因技術產生極具攻擊性和殺傷力的“殺人蜂”、“食人蟻”或“血蛙”、“巨蛙”類新物種,再利用克隆技術複製,未來戰場上出現怪獸追殺人的殘酷場麵將非天方夜譚。

氣象武器

溫壓炸彈

溫壓炸彈爆炸時能產生持續的高溫、高壓,並大量消耗目標周圍空氣中的氧,打擊洞穴和坑道目標效果顯著。

製寒武器

美軍曾在距地麵17000米的高空試驗引爆一顆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彈等製寒武器,爆炸後的炮彈碎片遮蔽太陽,天氣驟然變得異常寒冷,這足以將熱帶叢林中的敵人活活凍死。

高溫武器

通過發射激光炮彈,使沙漠升溫,空氣上升,產生人造旋風,使敵人坦克在沙暴中無法行駛,最終不戰自敗。爆炸發生時會產生超壓、高溫等綜合殺傷和破壞效應。

熱壓氣霧武器

這種武器運用的是先進的油氣炸藥原理,在撞擊後彈體燃料會馬上被點燃,產生大量的濃霧爆炸雲團。通過熱霧和壓力摧毀建築物內的目標,使敵人很快會被壓力壓死、氣霧憋死。

雲霧炮彈

通常使用環氧乙烷、氧化丙烯等液體炸藥,將其裝填在炮彈內,通過火箭炮或迫擊炮發射到目標上空。目前,雲霧炮彈其性能又有較大的提高,使用的範圍也更加廣泛。

人工消雲消霧武器

人工消雲、消霧是指采用加熱、加冷播撒催化劑等方法,消除作戰空域中的濃霧,以提高和改善空氣中的能見度,保證目視觀察、飛機起飛、著陸和艦艇航行等作戰行動的安全。

人工控製雷電

是指通過人工引雷、消雷的方法,使雲中電荷中和、轉移或提前釋放,控製雷電的產生,以確保空中和地麵軍事行動的安全。

太陽武器

是一種利用太陽光來消滅敵方的武器。1994年,俄羅斯衛星曾在軌道上安放了一麵鏡片,鏡片的反射光在夜間擦過地球。聚集的熱源中心溫度可達數千度,可以毀滅地球上的一切。

化學雨

是從氣象武器演變的一種新型武器。它主要由碘化銀、幹冰、食鹽等能使雲層形成水滴,造成連續降雨的化學物質和能夠造成人員傷亡或使武器裝備加速老化的化學物質組成。

海嘯風暴

1965年夏天,美國在比基尼島上進行的核試驗激發了軍事科學家們研製海嘯武器的濃厚興趣。爆炸中,在離開爆炸中心1500米之後,高度仍在15米以上。

隱形武器

隱形飛機

不易被敵方雷達或紅外、可見光、聲探測等傳感器發現,主要包括隱形轟炸機、隱形戰鬥機和隱形直升機。21世紀初葉將遊弋在戰場上的主要有:F-117A、B-2、F-22等。

隱形軍艦

目前,軍艦隱形技術的研究重點在反雷達、聲納和紅外三個方麵。美國已研製了多種隱形軍艦,其中正式披露“海影”遠洋隱形艦,即綜合采用了隱形外形設計和隱形材料。

隱形潛艇

潛艇隱身技術在降低噪聲、加吸聲塗層和反雷達波塗層、采用新型推進裝置、優化潛艇結構和增大潛深、隱蔽通訊和降低電磁及紅外輻射等方麵,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隱形水雷

材料是超級複合無磁性材料或高性能塑料。專家們打算將水雷做成各種形狀,布放在海底;或在水雷的外殼上塗抹一層特殊的物質,以減少探測聲納的探測波束,達到隱形的目的。

隱形坦克

各國正對現有坦克進行大幅度的改進,謀求在動力、隱形、裝甲防護、信息戰能力和武器殺傷力方麵有所提高。

納米武器

納米衛星

是一種幾乎全部由批量生產的專用集成微型儀器構成,重量不足100克,尺寸減至最低限度的微型衛星。由於其部件和儀器都安裝在集成電路芯片上,因而被譽為“芯片級衛星”。

麻雀衛星

這種衛星比麻雀略大,重量不足10000克,各種部件全部用納米材料製造,最先進的微機電一體化集成技術整合,具有可重組行和再生性,成本低、質量好、可靠性強。

蚊子導彈

利用納米技術製造的形如蚊子的微型導彈。納米導彈直接受電波遙控,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目標內部,其威力足以炸毀敵方火炮、坦克、飛機、指揮部和彈藥庫。

袖珍飛機

是一種蒼蠅般大小的袖珍飛行器,可攜帶各種探測設備,具有信息處理、導航和通信能力。這些納米飛機可以懸停、飛行,敵方雷達根本發現不了它們。

螞蟻士兵

是一種通過聲波控製的微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比螞蟻還小,但具有驚人的破壞力。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鑽進敵方武器裝備中,長期潛伏下來。一旦啟用,“納米士兵”就會各顯神通。

聰明表皮

用納米材料製造潛艇的蒙皮,可以靈敏地感覺水流、水溫、水壓等極細微的變化,並及時反饋給中央計算機。還能根據水波的變化提前察覺來襲的敵方魚雷,使潛艇及時做規避機動。

蒼蠅飛機

是一種如同蒼蠅般大小的袖珍飛行器,可攜帶各種探測設備。能適應全天候作戰,可以從數百千米外將其獲得的信息傳回己方導彈發射基地,直至引導導彈攻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