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聲風
美國中央情報局特製的聲感武器,其原理是利用貼敷於叢林樹幹上的類蜘蛛監控器具,對周圍聲波進行處理,從而計算出敵人機械部隊的位置、速度。從而達到精確打擊敵人的目的。
智能武器
智能軍用機器人
是能更多地模仿人,執行多種軍事任務的機器人。世界上已經研製和列入發展計劃的智能機器人主要有反導彈機器人、排雪機器人、防化機器人、煙霧機器人、偵查機器人等。
智能無人機
是一種無人駕駛,能自行完成偵察、幹擾、電子對抗、反雷達等多種軍事任務的飛機。
智能坦克
是一種由計算機控製係統、信息接收和處理係統、指令執行係統及各種功能組件構成的新智能坦克。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又可分為智能主戰坦克、智能偵察坦克和智能掃雷坦克。
智能導彈
是一種能自動搜索、識別和攻擊目標的導彈。作戰使用時,由飛機遠距成批發射後,先超低空飛行,到達目標區可自動爬升上千米,選擇目標進行射擊。
智能地雷
是一種能自動識別目標和控製裝藥爆炸,在最有利時機主動出擊毀傷目標的地雷。比較典型的有自動機動地雷、遙感電磁地雷、自尋地雷等幾種類型。
新型武器
激光武器
是當前所謂新概念武器中理論最成熟、發展最迅速、最具實戰價值的前衛武器。它以無後座、無汙染、直接命中等諸多優點成為發達國家研製中的未來重點武器。
粒子束武器
粒子束武器是利用微觀粒子構成的定向能量束來摧毀目標的武器。具有快速、高能、靈活、幹淨和全天候的特點,可在極短時間內命中目標,適合於對付遠距離調整飛行的洲際彈道導彈。
微波炸彈
是利用強波束能量殺傷目標的一種新型武器。它由高功率發射機、大型發射天線和輔助設備組成。當超高功率微波聚集成一束很窄的電磁波時,就像一把尖刀“刺”向目標,達到毀傷目標之目的。
空間武器
部署在宇宙空間和陸地、海洋與空中,用於打擊、破壞與幹擾空間目標及從空間攻擊陸地、海洋與空中目標的所有武器的統稱。攻擊的目標有航天器、飛機、洲際導彈、導彈基地與航天器發射設施等。
信息武器
高技術局部戰爭是整體力量的對抗,要打贏這樣一場戰爭,不僅需要奪取製空權、製海權,而且還要爭取到信息優勢,將各軍兵種的各類武器裝備的軟件硬件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整體優勢。
芯片武器
芯片是構成計算機係統的最小器件單元,是計算機係統的核心部件。芯片武器是在計算機中央處理器做手腳,使對手的指揮係統受製於人。具有隱蔽性、信息性和廣泛性的特點。
動能武器
是依靠高速運動所形成的巨大動能來直接擊目標,將目標摧毀,而不是像某些常規武器那樣,通過彈頭本身爆炸來摧毀目標。目前一些軍事強國正在加緊研製的動能武器。
智能武器
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武器,通常由信息采集與處理係統、知識庫係統、輔助決策係統和任務執行係統等組成。能夠自行完成偵察、搜索、瞄準、攻擊目標和收集、整理、分析、綜合情報等軍事任務。
綠色武器
又稱環保武器,是指借用“綠色環保”的概念,對自然環境不產生或者少產生汙染,有利於環保和不破壞生態平衡的武器。綠色武器的研究和應用主要是針對彈藥進行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致命武器
原子彈
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西部沙漠中爆炸。1945年8月6日上午,美國一架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將廣島夷為平地,約80000人死亡。3天後,第二顆原子彈投向日本長崎,又造成70000多人死亡。
B-29型轟炸機
1944年6月,美軍68架B-29型“超級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對日本東京進行了大轟炸。B-29體形龐大,重60噸,能夠以560多千米的時速在10000米高空攜帶4噸炸彈飛行5600千米。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埃塞克斯”級航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建造的主要艦隻,在對日作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該級航空母艦的主要作戰兵力是艦載機。戰爭後期,共有144艘次遭受魚雷、炸彈和日本“神風”自殺飛機的攻擊,但沒有一艘被擊沉。
雷達
1938年,英國開始用雷達組建世界上最早的防空雷達預警網。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已建立起了一個由20個地麵雷達站組成的“本土鏈”雷達網。
“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式戰鬥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直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主力戰機。是英國第一次采用全金屬應力蒙皮和液壓驅動收放起落架的戰鬥機。
V-2型火箭
V-2型火箭是單級液體火箭,全長14米,最大射程320千米裏,飛行時間320秒。在戰爭中,V-2型火箭越過英吉利海峽,數千次轟炸英國,僅倫敦就挨了1050枚。
“喀秋莎”火箭炮
這種火炮獨具特色:炮彈發射時向後噴出明亮的火焰並發出刺耳的嘯叫聲,而且發射速度極快,火力威猛無比。
T-34中型坦克
大功率專用柴油機,開創了坦克動力裝置“柴油機化”的先河;大口徑坦克炮,使“坦克成為最好的反坦克武器”;良好的綜合防護性,使中型坦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流。
“零”式艦載戰鬥機
該機輕便靈活,火力強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性能大大超過了盟國戰鬥機,就像遊蕩在浩瀚太平洋和廣闊東亞大陸上空的魔鬼,統治了大半個太平洋的天空。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秘密軍械
177型水陸兩棲吉普車
可在陸地和水域快速移動。設一挺機槍,適合水路偷襲敵後方據點。
荷頓噴氣機
看起來像灰色的蝙蝠,裝備了機槍和非製導導彈,既適合對空,也適合對地,屬戰鬥轟炸機。
三輪摩托車
設一挺機槍,適合步兵在場中快速移動。
“旋風”自行防空炮
將4管20毫米防空炮架在坦克的底盤上,對空、對輕型裝甲車都很有效,自身有16毫米厚的裝甲。
突擊虎
在虎式坦克底盤上裝了一門380毫米火箭炮,威力強大,但彈藥僅15發,而且炮管調整角度很小,反震力很強,適合中遠程火力壓製。
“瀑布”飛彈
是德國對抗盟軍轟炸機的利器。步兵進入操縱台後調整好發射方向,發射後火箭在空中高速移動,可用鍵盤調整飛行方向撞擊敵機,特別是運輸機。
單引擎攔截機
外形如同導彈般的噴氣式飛機,速度極快,對地麵部隊傷害極強。但缺點就是燃料有限,當燃料耗盡時,將會喪失飛行能力。
飛行背包
連續按動跳躍鍵,可一步步升往高空,不過撿起飛行背包時,槍也必須換成特定的微型衝鋒槍。適合用於飛躍鐵絲網、河流、小山等障礙物去敵後偷襲。
毛瑟K98步槍榴彈型
工兵使用,替代了炸藥。共6發彈藥,開火後投出一顆榴彈,適合於防守布了雷的橋梁、路口或攻擊房屋內的敵人。
43式狙擊步槍
裝備了瞄準鏡的半自動步槍,可打5連發的狙擊槍。
F-85“小妖”戰機
配備1000發機槍彈的微型噴氣式戰鬥機,適合於製空。
氣墊船
水上載具,配備了一挺機槍,可載4人,水上移動速度很快。
AW-52轟炸機
外形類似巨大的白色寬翼蝙蝠的噴氣式飛機,攜帶了炸彈和非製導火箭,主要適合於對地攻擊。
雪曼“管風琴”自行火箭坦克
在M-4坦克上架了一個多管火箭發射架,既擁有坦克的攻擊力、裝甲和機動性,也擁有類似卡秋莎火箭炮那樣強大的壓製火力,還能按照偵察兵的指引進行攻擊。
T-95超重型坦克
當時最重型的坦克,厚裝甲、強攻擊力是其優點,缺點是炮管轉動幅度很小,若無步兵保護,容易被敵工兵摧毀。
C-47運輸機
可載6人,是一座可移動的空中出擊點,適合於空降步兵。
布倫式輕機槍
英軍機槍,精確、穩定,適合步兵之間的對抗和防空。
突擊隊飛刀
英國特種兵的標準武器,高度致命,殺敵無聲,適合偷襲或在彈藥耗光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