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調查,在100個40歲的已婚人士中,有80%的人都曾經有過暗戀的對象。而有50%的人都坦誠現在仍有暗戀的感覺,雖已有了小孩,但偶爾還是會想起當時暗戀的對象。但他們都一致認為,這並不會影響現在的生活,大部分人懷念的隻是當時單純的感覺。

由此可見,暗戀的心理在一個人心裏停留的時間會很長,短則六七年,長則十幾年。事實證明,這種心理如果處理得當,並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

文中的女生,要學會用另外一種解釋來看待暗戀。真正的暗戀是一種享受,並不會弄得自己疲憊不堪。既然放不下,那就放在心靈的最深處。要學會站在另處一個高度看待暗戀。那麼,該如何上升到這個高度呢?

暗戀的表現

青少年的暗戀,一般表現為:見了對方卻不敢正視,很想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但是,往往由於缺乏勇氣而退卻,還會因此而產生抑鬱的心理。在對方無察覺的情況下,目光經常停留在對方身上,默默注視他的一舉一動。

很想見到對方,自己的眼睛會不停地搜索他(她)的蹤影,但還是要故作毫不在乎,看到自己喜歡的人跟異性玩會吃醋。曖昧或一些親密的舉動會不高興,甚至失眠。遇到喜歡的人反而沒有話了,因為不知道說什麼。

在很多時候,看到他時會感到極其別扭,看到他(她)就不由自主地失控,不同人有不同的表現,例如有些會不停地和她(他)打架,用此讓他(她)注意到自己。

在開始的時候,你會注意他(她)的一舉一動,會很小心翼翼,可到了一定階段,他(她)覺得實在忍受不了了,到了說清楚的時候,會下決心的把心裏話說出來,盡管很緊張,很矛盾!每一刻自己做的每一個動作,如果對方在可以看到的範圍內,就會格外小心,無論做什麼心思其實都在對方身上,觀察他(她)有沒有注意自己,在幹什麼,有什麼特別的肢體語言,有什麼信號。對方的眼神或是其他可能給自己帶來壓力,但更多的是放在心裏小小的,竊喜。

在自己說話時會不經意地提起他,其實隻是想打探關於他的消息。看到他(她)與其他的異性接觸時,心中會有澀澀的味道。你總是害怕和他見麵,可你期待著和他見麵時他可以對你有特別的表示。如果他有戀人的話,你會不停地研究他戀人的性格氣質和特點,甚至穿著打扮愛好興趣方麵都要與他的戀人做比較。

其實,在你內心中,你不想讓朋友知道你的心事,可是你又隱約期待著有人能夠將這個心事告訴喜歡的那個人,以便獲得一個機會,哪怕是失敗的機會。但是,你還是不願自己向他(她)表白。

如何走出暗戀的漩渦?

(1)冷靜對待自己熾熱的愛,全麵評價對方。

如果你真的對某個人產生了強烈的感情,應先冷靜一下。你應該考慮清楚,這是因為

你到了春心萌動的年齡而一時衝動,還是因為對方隻是自己的某種虛幻的愛情偶像。陷入暗戀的人最容易將自己的愛戀對象幻化成完美的神,並按照自己的主觀預期去想象、解讀對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讓自己深深地覺得對方的確是一個完美的人。

事實上,當你認為對方是完美的時,就恰恰說明,你根本還不了解對方。因此,當你陷入暗戀無法自拔時,你應當全麵認識心中所愛戀的對象,換一種角度去觀察與評價,並主動收集對方的缺點,當你覺得原來對方比你想象的差遠了時,你就會不自覺地從暗戀的漩渦中走出來。

(2)克服愛情的錯覺,客觀評價與對方的關係。

因為自己喜歡對方,於是就容易產生對方也喜歡自己的錯覺,看到對方的一言一行都像是在向自己示愛。這就是大部分人都會犯的“愛情錯覺”。當你陷入深深的暗戀中時,要勇於認清和克服自己的“愛情錯覺”,客觀地評價和分析自己與對方的真實關係,擺脫令你苦惱的暗戀。你可以經常這樣告訴自己:對方隻不過是自己的普通同學而已,他(她)會對自己笑,同時也對別人笑了,對方根本不知道我在喜歡他,他(她)對我的言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與他(她)也沒有感情上的特殊關係,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覺所致。

(3)多培養一些愛好,轉移對愛情的注意力。

如果你像文中的女生一樣,已經確定對方不喜歡自己時,但仍癡心不改地喜歡著對方、不能自拔的現象就是“愛情固執”。暗戀一個人時,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即便認識到了自己是白費心思,但在感情上仍不能一下子抽出身來。這時,我們必須通過理性的思考與堅強的意誌來調整自己的感情。比如說,“酸葡萄”心理就是一種很好的解脫方法,你可以告訴自己:“他(她)有很多不足,並不適合自己。”

此外,多培養一些愛好,以便轉移自己對愛情的注意力,從而慢慢消除“愛情固有”。中學生一定要明白,一個人需要愛情,更需要理想與事業,把精力投入到為今後事業的準備中去,這是擺脫令人苦惱的暗戀的最有效方法。如果你愛唱歌,就充分發揮你的特長,不要錯過學校舉辦的每一次歌唱比賽,在美妙的旋律中沉醉,在優美的歌聲中深思;如果你愛畫畫,就試著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漫畫;如果你喜歡寫作,就每天給自己留出一定的寫作空間,把自己的怪想法全部轉換成文字;如果你喜歡講故事,那就找幾個與所學內容有關的事例,有聲有色、抑揚頓挫地給大家講講,讓你的朋友隨著有趣的情節而思索未來;如果你愛幹實事,就在身邊創造機會,去試著做一做,也就是“親口嚐嚐梨子的滋味”……

陷入暗戀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很少參加活動,喜歡獨處,人際交往的範圍太窄,過早、過多地將感情全部傾注在某一個人身上。而當你廣泛地參加各種活動,開闊自己眼界時,你就會發現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原來還有那麼多事值得自己去關注、去探究,還有那麼多技能值得自己去學習,慢慢地你就會將心中的那個人淡忘。

當你廣泛地與其他異性交往後,就會驚奇地發現,心中所思念的異性根本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之前的完美感覺都是“情人眼裏出西施”所致。當你漸漸將自己積聚的感情疏遠並轉化為更多的愛好時,你將會發現一個更多姿多彩的世界,你也將擁有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9走出單戀的曲折迷宮

如果說談戀愛是一種對人生的感情的真的體悟,那麼單戀又是什麼呢?往往在中學生時代,會有那麼的一些人因為性格原因而很少去接觸愛情,但是心裏卻有著那麼一絲絲的感情寄托,那麼這個感情寄托又是什麼呢?學會走出單戀的誤區,追求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世界。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千萬種愛情,也有千萬種愁情。單戀,又叫單相思,是通過表白或者暗示卻得不到對方響應的畸形愛情。嚴格地說,它不能叫戀愛,隻是戀愛的一種錯覺。“愛情錯覺”是指因受對方言談舉止的迷惑,或自身的各種主觀體驗的影響而錯誤地主動涉入愛河,或因自以為某個異性對自己有意而產生的愛意綿綿的主觀感受。“愛情錯覺”往往會導致一廂情願式的暗戀。暗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毫無理由的“單相思”,對方毫無表示,甚至對方還不認識自己,而自己卻執著地愛對方,追求對方,這種戀愛,是純粹的“單向”;另一種是自認為有“理由”的單相思,錯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意,於是“落花無意”便成了“落花有意”,這種是假“雙向”,真“單向”。

人生如此,豈能沒單戀

青少年朋友們心理尚未發育成熟,單戀現象層出不窮,且較多地出現在性格內向、敏感、富於幻想和自卑感較強者身上。首先是自己愛上了對方,於是也希望得到對方的愛,在這種具有彌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會把對方的親切和藹、熱情大方當做是愛的表示,並堅信不已,從而陷入單戀的深淵,不能自拔。單戀者固然會體驗到一種深刻的快樂,但更多會體驗到情感的痛苦,因為他們無法正常地向自己所鍾愛的異性傾訴柔情,正常地與其交往,更不能感受到被愛的溫馨。

單戀的人一般不願意向人吐露內心的感情,你們常常因此變得沉默寡言,興趣變得索然無味,但學習和生活還能正常進行。嚴重者會形成相思病,情緒失去控製,對前途悲觀絕望,不想動彈,學習和生活都不能繼續,甚至還有消極厭世的,這時稱為反應性抑鬱症。

單相思屬於變態心理,以精神分裂症最為多見,精神病學上稱為“鍾情妄想”。這種情況的單相思通常是以被對方愛著作為心理基礎,所以更確切地說,應該稱為“被鍾情妄想”。正常人的“一見鍾情”雖然也出於當時一時性的靈感,但如果要你們舉出什麼具體根據,也是說不清的。這種鍾情往往發生在某一特定場合,是當事人的心理狀態與對方的眼神、表情等綜合起來得出的推測。變態心理者的“鍾情妄想”卻不同。他們“一見鍾情”的心理基礎是不符合常情的。越是遭到拒絕越能激起他(她)們的愛意,隨之而來的是變本加厲的追求。

對於正常的單相思要使其學會麵對現實,不要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一旦已明確對方的態度後,要自我堅強,努力從愛情的韁繩中解脫出來。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辦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將會減輕痛苦。“一見鍾情”的姻緣固然也有美滿的,但如果不與對方經過一定階段的相處、了解,單憑“一見鍾情”就立即情深意長起來,是很危險的。因為“一見鍾情”的一刹那間,對他(她)鍾情的是對方外表上的長處,如容貌、身材、氣質、風度等,外觀上的長處不能代表內心的一切。

單戀有多種類型

羞怯型:此類型的你,往往默默地強烈地愛著一個異性,但由於害羞,或是膽怯,不敢向對方表露真情,因而陷入無邊的自我苦惱中。

執拗型:這類型的你對心意的對象表達了愛意,卻遭到了拒絕,但熱烈的愛情並不會因此削減。

幻想型:所愛之人遠在天邊,可望而不可即。或是明星,或是傳奇英雄。明知連走近對方的身邊都不可能,卻無法熄滅心中的愛情,日夜空想念。

男女都會出現單戀現象,而以青春期女性為多。處在這個時期的你,你們的愛情以浪漫型為多,往往呈無固定目標的狀態。

單戀者一般性格十分內向,雖然內心熱烈,但外表冷靜,常常把愛情深埋在心底。你們一般不采取攻擊性的行動,隻是沉迷於虛幻的情愛之中。因此,它不像失戀者那樣受到人們的關注,危害性也不容易看清。事實上,它像一劑慢性毒藥,腐蝕著單戀者的心靈。它使單戀者虛度了寶貴的青春。人的一生,青春隻有一次。青年時期,正是一個人學本領的大好時期。不把握好大好年華,耗費在不可能結出果實的愛情的幻想中,豈不可惜?

單戀還會造成心理的失調。生活在幻想愛情中的人心靈必然是封閉的。單戀者性格孤僻,情緒低沉,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他心情壓抑,內心苦悶,而又無人可排解,無處疏泄,心理處在失衡的狀態。不少單戀者會出現精神障礙,不同程度地患了癔症、憂鬱症或妄想症等病症,但是是可以克服的。

克服單戀的痛苦重在防患於未然。首先是要避免“戀愛錯覺”,正確地辨別對方是否同樣愛著自己,要注意觀察和分析對方的表情,用心明辨;要重視其反複性,某種信息的經常出現可能意義很深,而單單一兩次就不足為憑了;要學會用聯係的觀點去分析問題,把某種信息和其他因素結合起來考慮。如有個男孩經常對一位女孩進行幫助,如果這男孩是副熱心腸,對誰都樂於幫助,那麼女孩大就沒必要胡思亂想,單相思了;如果這男孩對這個姑娘給予特殊照顧,那就須得注意了。

一旦單戀已然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就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氣,克服羞怯心理和自我安慰心理的折磨,勇敢地用心靈去撞擊。如果對方有意,單戀則轉化為“雙戀”,愛的幸福就會取代愛的痛苦。如果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則應該麵對現實,用理智主宰感情,進行轉移,通過思想感情的轉換和升華來獲取心理平衡。

生活中的交往很多,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喜歡的人定義為情人,青少年朋友們,你們要在感情上,學會自然大方地和異性相處。不要把自己往“戀愛”這上麵套,有時候自己的喜歡並非真正的戀愛,如果能利用對對方的“愛慕”之情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是更好了!這時,青少年就應該利用這一特殊的感情特點作為學習的動力,讓學習與交情兩不誤,使你在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做到互補、互學、互助、互保。這樣才能避免你們誤入“單戀”的歧途,也更利於你們身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