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調節情緒,人生處處是風景
有關心理學家說:正常的情緒反應有助於提高青少年的行為適應能力,同時還具有保健功能;而那些不良的情緒反應會妨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並導致不良反應。因此,青少年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調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緒狀態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青少年必須正確地認識消極情緒對健康帶來的危害,然後,找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克服消極情緒,並提高自身的情緒調控能力,以一個樂觀的心態麵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讓快樂的陽光籠罩心靈。那麼,青少年應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1)青少年要不斷地改變自我。
青少年有許多憧憬、美好的願望。在他們的麵前有許多增長自身能力的機會。然而,他們在享受穩定、幸福的生活時,總覺得鬱悶、無趣、無精打采。這種情況下,如果能主動適當地對穩定的生活做些小的變動,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鮮感。例如:把你的臥室稍微調整一下,掛一些你比較喜歡的裝飾畫,或者到外麵交個新朋友,換一新的愛好,你就會有與眾不同的感覺。
(2)學會自我控製。
自我控製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個性品質,是衡量自身心理成熟的重要標誌。所以,青少年要有堅強的意誌,才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並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然而,自身情緒的波動直接影響著你對周圍環境關係的洞察,這一點是對自身適應能力的評價,也是對自身弱點的關注。因此,青少年在平時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克製力,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克製自己的情緒,並積極地采取措施進行疏導,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適應生存的環境。
(3)享受生活中的樂趣。
一般健康的興趣會給人帶來快樂。有關專家表明,人一般在無聊的時候最容易感到煩惱和不快樂了,而那些忙碌的人往往是生活得充實而快樂。所以,有興趣愛好的青少年,在吸取知識的同時也滿足了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些青少年愛鑽研難題,因為他們一旦征服了困難在心中就會產生滿足感;而有些青少年愛看課外讀物,如書刊、雜誌、青年文摘等,這些廣泛的閱讀使他們獲得廣博的知識,為此他們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賞和尊重。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發展一些自己喜歡的興趣,能使自己獲取更多知識,在生活中過得更充實快樂。
(4)神奇的音樂魅力。
音樂是生活中的一門藝術,是一種另類的情緒情感的表現方式,那些不同曲調和節奏可以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在抒情優美的音樂中,會覺得精神振奮,情緒飽滿,信心倍增。因此,音樂治療情緒法是青少年最受歡迎的,因為它具有良好的情緒調節功能。
(5)學會自我欣賞和安慰。
沒有一種懲罰比自我責備、自我懊悔更為痛苦。青少年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每個人都有特長和優點,對於往事耿耿於懷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任何人都沒有能力改變過去,重要的是吸取失敗的教訓。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已經錯過太陽,就不要再錯過星星。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和挫折,那麼,你不要灰心喪氣,你應該欣賞自己的能力。或許你的各方麵都並不出眾,但是,你的善良、勤奮和認真會讓你在心理上找到的平衡。你完全有理由欣賞一下生活中真實的你,而且,你會從中找到快樂和滿足。
(6)學會合理的自我發泄。
情緒上的不愉快如果長期悶在心裏,就會影響腦的功能或引起身心疾病,青少年消除不良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宣泄”。情緒上的問題隻要你把它發泄出來,心情就會舒暢、愉快。青少年要切忌把不良情緒埋藏在心裏,“隱藏的憂傷如熄火之爐,能使心燒成灰燼”。如果怒氣能適當地發泄出來,那麼,緊張的情緒就可得到緩解,心情也會雨過天晴,霧消雲散。
(7)做一個幽默大師,幽默與歡笑是情緒的最佳調節劑。
青少年你們要學會保持幽默的態度,即使是在不利的環境中也依然要保持快樂的心境。因為它是給極度惡劣的情緒產生一個緩衝的過程。幽默是智慧和樂觀精神的結晶,它不僅可以使人快樂,還會使人發笑,更重要的是可以驅散心中的積鬱,讓人以平和的心態來麵對生活。所以,青少年要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這樣就會擁有更多的智慧,從而擺脫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尷尬、憤怒和煩惱。
(8)揭露大自然的奧秘。
大自然的山清水秀常能震撼人的心靈,所以,當你情緒不佳時,可以去登山、看海或者走進森林,此時你就會感到心胸開闊、有超脫之感,這些奇妙的感覺都是培養良好情緒的誘導劑。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終點,追求內心的快樂和幸福也是如此。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個人都可能碰到坎坷,遭遇失敗,但是,如果你懂得保持和培養良好的情緒,就會少些憂愁與煩惱,多些開心和快樂。
3學會幽默心理
心理學家認為,幽默是一種積極的心理防衛機製。幽默可以維持人的心理平衡,調節人的中樞神經,增強血液循環,有利於排解積鬱,消除疲勞和煩惱。正如俗語所說:“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百病消。”
有人感歎漫漫人生何其長矣,以至於度日如年;而有人卻慨歎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因此惜時如金,隻爭朝夕。或許是“歡愉恨時短,煩惱苦時長”這種心理產生了這種天壤之別。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吾生也有涯”,那麼,何不學會幽默,使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同時也擁有一個有限的、亮麗多彩的生命旅程——活出真我呢?
幽默可以修身養性
幽默在交際中的重要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和接受,但幽默的另外一個潛在的巨大作用似乎還有許多人沒注意到。
全世界年齡最高的法國老太太卡爾芒創下了122歲的長壽紀錄。卡爾芒之所以能夠長壽,一方麵與她善於注重身體保養有關,輕鬆、悠閑、運動以及清淡合理的飲食習慣,是卡爾芒健康生活的必要保障;一方麵這又與她樂觀的人生態度分不開,幽默、開朗、豁達的性格更是卡爾芒老太太長壽的真諦所在。卡爾芒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她的一生都是在清閑自在中度過的。1997年她12l歲生日時,一群記者曾經問她:“您怎麼能活這麼大歲數?”卡爾芒幽默地回答說:“上帝把我給忘了。”“您的長壽秘方是什麼?”“我要是有,早就賣給你們了。”這一問一答把卡爾芒幽默詼諧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上邊這個例子不難看出,幽默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修身養性作用。卡爾芒老太太如果不是具有幽默、開朗、豁達的性格,而是終日鬱悶寡歡,她就不會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就會影響她的身體健康,也就不會那麼長壽了。這麼說是有科學根據的。經專家研究發現,詼諧、妙趣的幽默能使人忍俊不禁,在人們笑得特別開心的時候,一些潛伏在人體內部伺機“作案”的致病因子,便被那一陣陣的笑聲驅逐出“體外”。弗德罕大學的研究結論是:笑,對心髒、肺部、胃和其他器官均有益處。笑能調節過低和過高的血壓,促進消化,增強活力,並延長壽命。
為了讓你們在交際活動中能更加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為了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更健康,並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你們應該學會幽默,而且應該從現在就開始。
幽默——心理調適劑
幽默是一種心理調適劑,它不僅能促進身心健康,而且還能開拓人生,使其更加絢麗多彩、燦爛輝煌。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皮層有個“快樂中樞”,那種令人覺得有趣或可笑的“幽默”,正是其最佳的刺激源之一。這個“快樂中樞”接受適宜的刺激後呈興奮狀態,能把各種美好的東西複製出來,在人的機體內發生一場“生物化學暴風雨”,激活人體機能,洗刷生理疲勞和倦怠,改善體內循環,促進人體免疫功能。因此,科學家們把“幽默”生動地比喻為“心理按摩”。據報載,美國生理學家愛爾瑪為了研究心理狀態對人的健康的影響,做了一個實驗,發現人在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任何時候都複雜,並具有毒性。所以,動不動就生氣的人很難長壽。我國古諺“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也是這個道理。
霍德斯做了一個極為有趣的實驗,他將同一張卡通漫畫顯示給兩組被測試者觀看,其中一組的人員被要求用牙齒咬著一支鋼筆,這個姿態就仿佛在微笑一樣;另一組人員則必須將筆用嘴唇銜著,顯然,這種姿態使他們難以露出笑容。結果,霍德斯教授發現前一組比後一組被測試者認為漫畫更好笑。這個實驗表明我們心情的不同往往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決於我們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培養幽默感是有助於一個人適應社會的工具。當一個人發現不協調的現象時,一方麵要能客觀地麵對現實,同時又要不使自己陷於激動的狀態,最好的辦法是以幽默的態度應對,這樣往往可以使本來緊張的情緒變得比較輕鬆,使一個窘迫的場麵在笑語中消逝。幽默是人們的一種心理行為,學會幽默可以減輕心理上的挫折感,求得內心的安寧。幽默還是一種自我保護方法,對心理治療的施行特別有幫助。幽默感強的人,其體內新陳代謝旺盛,抗病能力強,可以延緩衰老。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單位裏,幽默都是友誼的紐帶。有的人盡管為人老實厚道,純樸善良,但由於不善幽默的言談,性情古怪,便很難擁有更多的朋友在身邊;有的人雖然嘴裏喋喋不休,說個沒完沒了,但因為話語枯燥乏味,缺少趣味,也無法贏得更多的“聽眾”;有的人活潑可愛,幽默風趣,就經常能獲得別人的好感,從而贏得眾多的真心朋友,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得心應手。是否具有幽默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們在交際活動中是否能夠成功。
生活,就像一團麻,總有解不盡的小疙瘩;生活,就像爬大山,總會有一些坑坑窪窪。如果,你們能夠學會幽默去麵對人生,那麼,你們的生活也將會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