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女生在與異性交往時最忌造作。女生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流暢,既不過分誇張,也不閃爍其詞;既不盲目衝動,也不矯揉造作。消除異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是建立正常異性關係的前提。把與男生的交往就看做是和同性交往一樣,落落大方,自然坦誠。

第四,女生也要活得有尊嚴。在與男生交往時,不僅僅要自尊自愛,而且還應通過合理的言談舉止、大方的儀態來維護自己的尊嚴。異性間的交往有別於同性,尤其在交往的時間、地點、方式的透明度上要符合青少年的特點,既落落大方,又要避免引起旁人的誤解,將雙方的交往限製在同學式的友誼範圍之內。在這一點上,花季少女更應該有所注意。

也可以借助閨中密友的力量幫自己擺脫困境。對於女生來說,友誼的作用很重要,當別人都離開時,友誼仍會陪在你身邊。當心中有了不愉快的事或者有了解不開的結就可以試著向你的閨中密友傾訴,傾訴可以讓你的心情變得輕鬆,朋友一句鼓勵的話,可以讓你重新站起來,麵對所有的痛苦。因此,花季女生要懂得向別人敞開自己的心,所有向別人說不出來的話,都可以向好朋友傾訴以尋求解決的辦法。

男生如何應對女生的“求愛”

(1)認清自己的感情,不要盲目地接受。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把完美的愛情當做一生的心願,然而,真正的愛情是有它牢固基礎的,例如執著的愛慕、崇高的理想、共同的信念、一致的情趣、高度的責任、無私的給予……都是它豐富的內涵。在青春期的同學容易在一定的生理與心理條件下把好感、同情、欽佩等感情誤當愛情去追求,憑著一時的衝動向你求愛,你也可能會出於好奇、好玩、感激、同情、羞怯而接受他(她)的求愛。那麼,這樣雙方在愛情上都撲了空,把自己對愛的想象當作了對方的真情。因此,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男生,當接到女生所送來的求愛眼神時,首先要考慮三個問題:

①這就是自己想要的愛情嗎?

②我為什麼要接受這種求愛的眼神呢?

③如果我接受了這樣的愛情,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2)冷靜地處理,把握自己。

當一個男生收到女生的示愛行為時,不要慌亂,也不要太過於興奮。我們正值青春花季,有個女生對你有了的愛慕、並向你表示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就會要麼陷入愛的“沼澤區”,要麼傷害了對方。你既不能對她的求愛表示願意接受或考慮,也不必聲張、隨意地把字條給你的好朋友看或交給老師和父母,也不要輕易將對方的信件、紙條公之於眾,更不要當眾嘲諷對方。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不僅會嚴重地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更會被大家嘲笑你這種做法的幼稚,不符合一個男生應有的舉動。總之,無論你感到多麼突然,都應該冷靜地處理、把握住自己,避免極端化的言行。

(3)表明態度,正常交往。

如果你決定要拒絕向你表明愛意的女生,就要學會明確而巧妙地表明你的拒絕,因此,在拒絕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①態度確定。不管是什麼樣的拒絕方式,都難免會給對方帶來一種傷害,但不能因此而猶豫不決,如果你拒絕愛的態度不夠堅決,很容易造成對方的誤會,最後往往帶來更大的傷害。

②多為對方著想。你不妨先把對方讚美一番,然後再說明你不能接受的理由;最好能讓對方覺得拒絕也是為了對方好;如果必須向旁人解釋,你不妨把所有不能接受的理由歸結到自己身上。

③選擇一個最適合的方式。應該考慮到你們平時的關係和對方的個性特點,選擇冷處理,或麵談,或書信等方式,但一般不要采用托人轉告的方式。這樣的話,會讓用盡所有勇氣的女生走向極端。

④選擇一個最適合的時間。不要在對方剛表白了愛情時就立刻拒絕,但也不要拖延太久,給對方造成誤會。具體應是什麼時間,你可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最好讓事情變得圓滑。

男生要有男生應有的紳士風度,雖然拒絕了對方,但仍應該一如既往地以坦然和自若的態度與她交往,但要巧妙地避免與她單獨相處,讓她意識到你的拒絕但又不傷麵子。這樣,時間久了,對方也會為一時的衝動反省,然後漸漸平靜下來。

(4)尋求幫助,勇敢麵對。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無法處理好這件事,可以悄悄地尋求你信任的長輩或老師的幫助,讓他們指導你渡過難關。如果對方以無理糾纏或是以死相威脅,你也不要害怕,要勇敢麵對、見機行事。有些人認為死纏爛打就能求愛成功,麵對這種人你千萬不要害怕,不能讓對方掌握了主動權。你必須讓她明白,你的態度是堅決的,如果她不尊重你和你的選擇,再苦苦相逼,你是會采取相應的措施的,那時你也不會再尊重她,也不會再考慮她的麵子等問題了。

5為什麼具有病態的依戀

你的困惑:我從小就喜歡和媽媽黏在一起,開始上學之前,我幾乎與她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分離,她走哪我就跟哪。媽媽是一個標準的家庭主婦,她對我的愛用姥姥的話說就是“溺愛”。隨著年齡的長大,我漸漸地開始嫉妒爸爸,還喜歡時不時地與媽媽進行一些“親密接觸”,當我大膽地向媽媽表白說“媽媽,我愛你”時,媽媽卻隻是淡淡地說:“乖兒子,媽媽也愛你啊!”這讓我覺得很失落,因為她沒有把我當成一個異性,而是兒子。

我來為你疏導:

心靈故事之→鏡頭一:

5歲時,男孩對媽媽說:“媽媽,長大了我要娶你做老婆。”

10歲時,男孩對媽媽說:“媽媽,我比爸爸更愛你。”

15歲時,男孩抱著媽媽說:“媽媽,你是世上最美麗、最好的媽媽。”

鏡頭二:

5歲時,女孩抱著爸爸說:“爸爸,我長大了要嫁給你!”

10歲時,女孩對爸爸說:“我要永遠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15歲時,女孩對媽媽產生了敵意,經常像小時候一樣要抱著爸爸玩鬧。

兩組鏡頭的父母對於孩子這樣的舉動表現得很理所當然,在他們看來這是孩子的可愛,有些父母甚至會親親孩子,隻當作是一句玩笑話。

透視心靈深處→

對這一現象,心理學專家指出:日後的戀父戀母情結正是從這時的心理偏差開始的。

不可否認,人類身上的確會存在著戀父戀母情緒,但父母與兒女間的愛是一種基於血緣關係的,是延續於兩代人之間的愛,即使母子或父女間如何親密,與異性間的愛也是不同的。人類社會間的性關係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也就是說親子間是不允許有性愛成分的,否則就會出現亂倫。當戀父戀母情緒一旦轉變成戀父戀母情結就會嚴重影響生活,給社會帶來危害。

對於兒女來說,父親如一座山,永遠都是最沉穩的依靠;母親如一條河,永遠都隨著你的腳步流淌。兒子愛母親、女兒愛父親在常人眼裏更是天經地義的事,是一種親情的表現。但有關專家提出,兒女過分依戀父母一方,如兒子戀母、女兒戀父嚴重時,人的婚姻或婚後夫妻關係就會出現較嚴重的問題。如有的人恐婚,有的婚後極端痛苦,有的出現亂倫行為,甚至還出現殺父害母的行為。戀父戀母情結所帶來的後果已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

很多女性的擇偶標準就是要找一個像父親一樣的人,在潛意識裏喜歡父親年齡的男人,她們把父親作為榜樣、楷模、偶像,認為父親是最完美的、最神聖的。如果因此而不能接受同齡男性或者夥伴,願意為了父親獻出一切,甚至跨越社會的倫理規範,就是一種戀父情結,屬於心理問題。同樣,生活中有不少男性喜歡追求年長於自己的女性,按母親的特點選偶,他們多會對母親百依百順、百倍關心,甚至嫉妒父親,覺得母親應屬於他一個人,戀母情結也成了很多男性單身的因素之一。即使結過婚,總會覺得妻子不愛他、不疼他、不理解他,一有不順心的事總想向“母親”傾訴,就是一種戀母情結。

其實,男孩的“戀母情結”和女孩子的“戀父情結”是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有的情感現象。戀母情結又稱俄狄浦斯情結,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衝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欲望。通俗地講是指男性的一種心理傾向,就是無論到什麼年紀,都總是服從和依戀母親,可以說在心理上還沒有斷乳。戀父情結又稱愛列屈拉情結,由於女孩子的異性愛本能傾向,使得女孩子戀父而妒母。兩者都是一種性心理障礙,即生理上已進入“潛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卻嚴重滯後,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戀母(戀父)情結的產生

專家分析認為,人們的戀父、戀母情結的形成與父母對子女不正確的愛密切相關,一般源於3~6歲的時候,青少年沒有得到正確的關愛和適當的教育的原因。

人長在3歲時,心理開始發育,有了性別意識的區別,在很多方麵也開始擺脫對父母的完全依賴,但很多父母都忽視了這一點。如有些父女關係母子關係比夫妻關係還要緊密;女兒或兒子很大了還與父母同床睡;父母把他們當做幼兒一樣的經常擁抱和親吻……使他們在感情上更加依戀父母中一方。

有的人因生活在單親家庭或者夫妻不和的家庭中,自幼缺少父愛或母愛,內心就會懷有對母性關愛或父性關愛的強烈需求。待他們長大後為了彌補,才會轉向戀父或戀母情結。他們追求異性,並非出於真正的愛情,而僅僅出於對異性的渴望。在他內心深處真正愛的人,是自己的母親(父母)或是記憶中一個與母親(父母)最相似的人。

青春期是一個人成長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階段,由於性成熟而出現對性知識渴求和對異性向往是很正常的,可如果在這個時期得不到正確和科學的性和生殖健康的知識,很容易造成性觀念和性行為的偏離,妨礙其身心健康的發展,出現不正常的現象。

有戀父戀母情結的人都會否認,因為他們自己並沒有發現自己的這種傾向。心理學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幾乎都分別有戀父、戀母情緒,由於種種原因,後來都形成了戀母、戀父情結。

解開心結→

(1)擺正心態,找回健康心理。

要想擺脫這種病態的依戀生活,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擺正心態。青少年要先看清戀母(戀父)情結對自己和對社會的危害:

有戀母(戀父)情結的青少年很難有正常的情感心理,尤其是漸漸成熟後的戀愛心理。雖然社會對於現代青少年不提倡談戀愛,但是,這種情結會讓他們失去該有的少年懵懂的青澀情懷。這也直接影響到日後的戀愛及婚姻生活。

研究證明,有戀母或戀父情結的人,性心理極不成熟,他們總是以母親或父親的形象作為選擇異性的標準,尋找“母親型”或“父親型”的配偶,對其產生過分的情感依賴。戀父情結或戀母情結都是一種心理疾病。

戀母情結的男性心理幼稚,依賴性強,缺乏自主意識,缺乏男孩子的陽剛之氣,對其他女性表現極端的潔癖,嚴重影響男孩子的個性發展,極端的危害便是釀成不正常母子關係的悲劇。因現實中的妻子與自己理想中的“母親型”不相同,他們婚後多與妻子的關係不融洽,夫妻關係最終會發展為不可收拾的地步。

戀父情結的女性多內向、嬌氣、任性,因無法與父親實現心理分離,可能阻礙長大後走近異性,走向婚戀。總在有意無意尋找父親式的戀人,即使走進婚戀,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婚姻生涯,把感情轉移到丈夫身上。所以說戀父情結會影響一個女人的婚姻,甚至是一生的婚姻幸福。

一旦戀母、戀父情結以病態狀態出現,一是出現亂倫行為;一是為恐婚症,可見其危害性之大。

(2)行動配合心理,提高人生價值。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有戀母或戀父情結,應在心理上努力克服,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愛情及伴侶;再者要有意誌和理性的力量抑製和戰勝內心的衝動,充分認識這種不正常依戀的危險,認識自己行為的危害性;最後,通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積極投身於工作和社交活動,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爭取自我實現,體現自我的價值,尋找更高層次的心理滿足,淡化自己的戀父(戀母)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