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人的一種天性,它是人際關係中較為普遍的社會心理和情緒心理的表現。一個人如果產生了嫉妒心理,那麼他常常會以“自己”為中心,看不見別人的優勢也發現不了自己的不足,整天滿腦子都是為什麼別人比自己出色,其結果隻能是自尋煩惱。如果讓嫉妒心理長存心中,那麼,嫉妒心理就會演變為嫉妒行為,最終就會害人又害己。
嫉妒心是指別人在某方麵比自己出色,並認為別人的優勢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在心理上產生忌恨與不滿。這種不良情緒往往是在側麵流露出來的,這是嫉妒心理的表現特點。每個人都有嫉妒心理,隻是嫉妒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在生活中嫉妒處處存在。比如:兄妹之間存在著嫉妒、朋友之間存在著嫉妒、同事之間存在著嫉妒等等。
在現實的生活中,尤其不夠成熟的青少年最容易產生嫉妒心理了。如別的同學家庭條件好,穿著好看的衣服,背好看的書包,其他同學比自己學習好等等。這時,嫉妒就像幽靈似地困擾著青少年的心靈,踐踏其可貴的友誼。
每位青少年都是爭強好勝的,如果父母或老師不給予正確引導,那嫉妒心理就會把青少年們的心靈拉入地獄。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別人比自己幸運,心裏就會很不是滋味。如有的青少年看到別的同學比自己成績好,其他方麵的能力也比自己強,生活條件也比自己優越,受到的表揚和得到的榮譽都比自己多,就產生嫉妒和不滿;嫉妒是阻礙青少年前進的攔路虎,嫉妒的人總是拿別人的優點來折磨自己。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很複雜,青少年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想不通的問題,這都是在所難免的,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嫉妒要像閃電那樣瞬間即逝。否則,隻會給你帶來更多麻煩,百害而無一利。
青少年產生嫉妒心除自身的原因外,還有一點就是如果老師處理問題不公平或心理上有偏愛,對某些同學因為成績差而有成見等等,都有可能產生矛盾,甚至會使一些學生因怨恨而產生嫉妒心理。
有嫉妒心理的青少年往往高傲自大。所以在心理上就容不下比他出色的人在。如果看到周圍的人有比自己優秀的,就會想方設法去貶低對方或者設置陷阱去坑害對方。進而排除別人優於自己的方麵來解除心中的憤恨,從而達到在心理上的平衡。這些不良的行為嚴重扭曲了青少年的心態。
青少年的嫉妒心是怎麼產生的呢?
(1)心胸狹隘。如果青少年沒有寬容之心、厚道之道、團結友善等優良品質,那麼在生活中就缺少基本道德品質,當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事情而別人輕而易舉的就能解決,此時,就容易燃起嫉妒之心。
(2)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成人之間互相猜疑、互相貶低,有時候在家裏討論某位同事因工作出色而表示不滿等等,這些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們的心理。
(3)過多的誇獎。父母或其他親人過分地炫耀和誇獎他們,這也容易使青少年產生了自命不凡的心理,在他們心裏無形心中就產生一種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的心理,否則就會心生嫉妒或遷怒別人。
心存嫉妒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1)嫉妒的突出表現就是中傷別人,損害別人的自尊心,打擊別人的進步,這不利於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在特定的條件下便以各種消極的情緒、情感和有害的行為表現出來,並外化為種種邪惡的力量,造成一些無可挽回和令人痛心的危害。
(2)危害身心健康,惡化同學關係。心理經常處於緊張焦慮狀態,不僅影響學業進步,影響身體健康,更會影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嫉妒會使人心胸狹窄,目光短淺。
(3)嫉妒不僅危害別人,也危害自己。嫉妒潛移默化地磨滅青少年奮發向上的銳氣,倘若一名青少年長期處在嫉妒的心境之中,那麼他就會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壓抑感,給自己造成莫大的心理壓力。
解開心結→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享受著優越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受到父母的精心嗬護和關愛。然而,青少年們在健康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複雜多樣的問題,嫉妒就是其中之一。嫉妒可能會摧毀青少年的理智或扭曲他們的人格。由此,青少年若心生嫉妒之時,必須要及時控製。方法如下:
(1)要走出自我狹隘的小圈子,做個明白人。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時時會發現自己周圍的同學正在超越自己。如果你能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並能為有如此出色的朋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時,那麼你就走出了自我狹隘的小圈子,你就具有了一種寬廣的胸懷,這種胸懷對於你將來的成功十分重要。如果說嫉妒心理代表著一種平庸和狹隘,那麼能夠積極地容納別人和歡迎別人超越自己的態度則代表著一種高尚和善智。
(2)要建立起自我豐富的內涵。嫉妒是一種害人害己的危險心理。要克服人性的這些褊狹、自私和平庸的弱點,就應該用人類的智慧和知識來充實自己,使自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
(3)提高自身的競爭意識。有嫉妒心理的青少年,把這種心理轉化成競爭的動力,並通過競爭來提高自己各方麵的能力,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來超越對方,久而久之,就避免了嫉妒心產生的消極影響。
(4)要開闊胸襟,擴大視野。有嫉妒心的青少年不要斤斤計較,在心中一定要有一個“度”。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對於有些事情我們可能會力不從心。所以,這時要做的就是麵對現實,放寬自己的心胸,擴大視野,用一種高尚的思想來看待一切,嫉妒心慢慢地就會消除。
(5)要善於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在具有競爭氣氛的學習生活中客觀地對待自己,擺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不要把學習中最優秀的同學僅僅看成是與自己有競爭關係的對手,而要看成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動力。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不要僅僅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去比較,而要注意發現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隻有這樣才會有長進,才會使學業和思想都能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中國古代這樣一副對聯,叫做“欲無後悔須律己,各有前程莫妒人”。希望有嫉妒心的青少年讀讀此聯,然後,不斷地反思自己,並改善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人生在世,重在不斷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擊倒他人。俗話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青少年們要用正確的態度來引導自己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不斷地調整心態、超越自我,盡早地跳出嫉妒的深潭,為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3為什麼心中苦悶無處說
你的困惑:家庭的重擔,家族的寄托幾乎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成績稍微有些滑落,父母就會對著我長篇大論,我能做的隻是低頭不語。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了解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人,所以,我的所有苦悶與憂愁隻能與日記分享,與孤獨分享,我的心近乎崩潰了。
我來為你疏導:
心靈故事之→司文是某校高三的學生,他自幼學習成績就非常好,父母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希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學。因此,母親每天晚上都陪他看書、學習到深夜。由於司文過重的學習及家庭的壓力下,他覺得自己的精神都快要崩潰了,甚至有不想參加高考的念頭。他的心情十分壓抑,總是不能安心的學習,性格也逐漸變得孤僻、易暴躁,以至於每天很晚了還是不能入睡,這種不良的情緒使他的成績更是一落千丈。最終,還是沒能考入理想的學府。
透視心靈深處→
壓抑是現代社會較為普遍的病態及社會心理。在心理學上,它是指個人受挫後不是將變化的思想和情感釋放出來或是轉移到其他地方,而是將這種心理表現壓抑在心頭,不願承認自己煩惱的存在。
壓抑是現代人所麵臨的共同困境。它是指一個人受到挫折後不能接受的,把這些不愉快的排斥到意識之外,壓抑到潛意識之內,推遲而滿足需要的狀態。像是當我們陶醉在童年故事中時,很想開懷大笑但卻因某種原因而又不敢在現實生活中放聲大笑的意境,這就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
壓抑的心理一般來源於外部環境,也有可能是來自自身的原因。在生活中,青少年要學會適當地控製自己的情緒,但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因為,每個人的情緒是不會自然消失的,如果你強行的壓抑情緒會讓你的心靈深處受到創傷。這種創傷可能會使你頹廢,甚至還有厭世的心理,從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每個人在生活的海洋中努力拚搏之時,都會麵臨兩種狀況,即成功或失敗。如果失敗了可能會導致沮喪,然而,沮喪的心理最有可能會導致情緒的壓抑。要知道,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如果心情不好或情緒不穩定時,要采取積極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如與朋友交談、聽些愉快輕鬆的音樂、參加一些娛樂性的體育活動等,也可以適度地大哭一場,切不可壓抑。因為,壓抑隻是起到暫時減輕焦慮的作用,它不能把那些不良情緒完全消失,而是會變成某種潛意識,使人的心態和行為變得更為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