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少數“追星族”對心中的偶像盲目崇拜,狂熱模仿到發瘋、發燒、發昏的地步,則會產生不良後果,對其個人和社會都有—定的危害。如果追星成癡、成迷,甚至神思恍惚,坐立不安,無心學習,或日夜苦求“星”的出現,就確實屬不正常的“情結”了。每次有知名演藝人員開演唱會,常見“追星族”一路跟蹤、呐喊,甚至不惜逃學、打地鋪,熬夜排隊買票,就為了一睹心目中的偶像。有些青少年為了看明星的演唱會而逃學,整天沉迷在明星的世界裏,上課精神不集中,回家頭一件事就是聽唱片看電視,不認真學習和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不斷下降,甚至出現厭學、棄學,導致學業的荒廢。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取的。
解開心結→
年輕如花一般的歲月,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自己的偶像,每一個年代都有每一個年代的明星。明星是什麼,明星隻是事業成功的一群人,喜歡他的人於是就把他當做自己的偶像,當做自己的奮鬥目標。
雖然歌迷偏執的行為隻是個別現象,除了少數瘋狂得無法自拔的粉絲,多數追星族還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正確分析偶像的優點和不足。但明星越來越多,追星族越來越龐大的今天,我們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在追星族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上,如今,追星現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如何正確的追星、健康的追星?如何通過安全理性的方式來抒發自己對偶像的喜愛之情,並以其優點為榜樣,在學習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己積極奮進的精神?
對於追星族來說,擺正心態是最重要的。明星是自己的偶像,並不在於他的外表,而是他們艱苦奮鬥成功的精神。也就是說,追星族所追求的應是明星成功前的奮鬥精神和頑強毅力,而不是他無聊的八卦新聞。就如鄭智化,2歲時就患小兒麻痹不能走路,直到7歲時通過手術才能靠雙拐走路。可他身殘誌不殘,通過自己自強不息的毅力打造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唱紅了大江南北,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星是為了幫助自己進步,而不是為了某一個明星而失去自己。
追星對青少年來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為表現,但要把握好分寸,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盲目追星。
你所崇拜的應該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是那些高超的人格與氣度,而不是虛有的外表;是那些不僅僅可以吸引你目光的光鮮,更應該能震撼你的心靈。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明星遠不止影視歌星和體育明星,還有眾多的科學之星、政治之星、思想之星、技術之星……他們給我們人類帶來的是更大的幸福和財富,更值得去學習。
(2)不瘋狂追星。
不要濫花時間和錢在追星上。幾乎所有的人,當他從青年走向中年時都會發現偶像畢竟是偶像,他們往往是曇花一現。當稚嫩的心逐漸成熟,那的“星”光就逐漸暗淡。追星也就沒有什麼可誇耀的,更不應該成了你生活的全部。所以,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為你最終隻能成為你自己,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3)因勢利導,培養具體的興趣愛好。
追星不是生活的全部,你可以培養一兩種具體的興趣,如音樂、舞蹈、體育項目、航模、收藏、製作等等,這樣,既可以使你的追星興趣得到適當的降溫,也可以使你把精力和時間順利地轉移到健康有益的興趣上來。
(4)善於從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積極的人生經驗。
一個好的偶像能使人的生活變的充實、豐富,生活的目的更加明確!慎重選擇值得追的星,以他為榜樣和偶像,在給你的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時,“超過他,也成為明星”的念頭會激起你更多的潛能!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對人生追求的體驗,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過程,每個時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心目中追求的人生目標和偶像,當前的追星也是這樣。但是,要知道凡事都有一個度,過度,就會走向反麵。在追星而發燒時,能不能留給自己一點理智,克製一下盲目,多看一點現實,少回味一點夢幻,多一點創造,少一點模仿……正確認識追星現象,正確引導追星情結,把學習放在首位,成為德智體全麵發展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3為什麼不能講“哥們義氣”
你的困惑:我們學校近來出現很多幫派,他們每天稱兄道弟,醉心於哥們義氣式的友誼,喜歡依照武俠小說中的那些“俠客”們“拜把式”的朋友關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因此,打架鬥毆就成了學校裏常會出現的表演,我想問,難道男生就必須要講哥們義氣,幫他們犯錯誤嗎?這是真正的友誼嗎?
我來為你疏導:
心靈故事之→故事之一:
在校學生段某敲詐了同學梁某、胥某的錢物,次日,梁某約了三位朋友來“討回公道”,那三人一聽朋友受欺負,很是氣憤,於是找到了段某,將毒獨打一頓。段某遭到毒打很不服氣,便找了四五個哥們,將梁某圍堵在回家的路上,其中段某持刀,楊某等人手持鋼管,致使段某多部位軟組織損傷。這幾名青少年的行為已構成了犯罪,受到了法律的製裁。
各類報刊中不乏這樣的事件,由此也不難看出,這些青少年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哥們義氣濃所造成的。
故事之二:
小王是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小王做什麼事情都很積極活躍,在大學一年積累了不少的哥們關係。平時你今天給我一盒煙,明天我請你吃頓飯,你早晨幫我教訓了一個“冤家對頭”,晚上我就替你給“仇人”放血。小王知道這不是真正的友誼,隻講哥們義氣也是不對的,但是為了“義氣”,為了麵子也不得不幫朋友,最終也導致自己陷入了錯誤的深淵而不能自拔。
透視心靈深處→
中國人向來都把義看得很重。儒家尊崇的“仁、義、禮、智、信”中的“義”就排在第十位。學生之間要不要講點“義氣”呢?要!但不能講“哥們義氣”。因為,哥們義氣是一種基於無知和盲從,無情感基礎的衝動,是一種非理智的行為,是與現代文明社會極不相容的行為。“江湖義氣”或“哥們義氣”隻講“友情”不講是非,與友誼有本質的區別,很多青少年就是因為分不清真正的友誼與“江湖義氣”或“哥們義氣”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友誼呢?友誼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美好的情誼。俄國文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交朋友幹什麼?為的是到緊要關頭能有儲備的代辦處。”真正的友誼不是在口頭上的,要在行動上互相幫助。當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朋友會無私地幫助你;如果有了煩惱和苦悶時,朋友會耐心地傾聽,並且為你尋找一種合適的方法擺脫它;當犯錯誤時,朋友會義無反顧地指出來,幫助你走出迷途。這才是真正的友誼。沒有朋友的人通常會感到孤立無援。朋友是成功的催化劑,是心靈的鎮靜劑,是快樂的源泉之一。
當然,友誼也需要講義氣,但是這種義氣並非“哥們義氣”。“哥們義氣”不是義氣。義氣者,剛正之氣、正義之氣也,它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如果不辨是非地“為朋友兩肋插刀”,甚至不顧後果,不負責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當需要,這不是真正的友誼,也夠不上真正的義氣。
劉胡蘭為了保全同誌們的生命和鄉親們的安全,直麵敵人的鍘刀,視死如歸,連劊子手都不寒而栗,又是何等的正氣凜然?而哥們之間那些所謂的義氣隻是一味地盲從,沒有原則,不霽法規,是非不分,相護的包庇。為了所謂的“朋友”,甘願去殺人放火,被繩之以法時還叫嚷著“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算“義”嗎?哥們義氣往往以維護小團體利益為出發點,為了報恩或複仇,不惜犧牲和損害社會或他人的利益,對不是自己的“哥們”則不講感情,不講友誼,最終結果必然導致害人、害己、危害社會。可見,哥們義氣並不義氣,而是流氓氣、無賴氣、地痞氣和混世魔王氣,沒有一點點正義之氣!“哥們義氣”與友誼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渴望友誼,需要友誼,但是千萬不可誤把“哥們義氣”當做友誼,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解開心結→
如果你正受著“哥們義氣”的左右,那麼該如何走出這個誤區呢?
首先,要拔除哥們義氣的思想根源。要認真思考一下,你是為什麼對他產生興趣的,哥們義氣有哪些危害?思想決定行動,隻有了解了思想症結,我們才能勇敢地告別“哥們義氣”,在行動上下工夫。
其次,要積極培養高級情感如道德感、友誼感、集體感、榮譽感等等,去取代頭腦中那種狹隘的“哥們義氣”。一個人的腦子,容量總是有限的。這方麵想得多,那方麵就想得少了。隻要讓健康的思想在你的腦中占據了主導位,那麼,那種低級的,狹隘的“哥們義氣”就沒有陣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