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8
像黃金般珍貴的是青春,比黃金還珍貴的是真摯的友情。讓友誼為我們的青春架設起成功的橋梁。
第一節建立友情真誠以待
1友情不可靠遷就
對於許多青少年來說,為了友誼,總是讓自己委曲求全,不懂得怎樣去拒絕,結果迫使自己去做不願意做或者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這讓自己的心理受到不小的打擊,也會危急到自己的人際關係。所以對於朋友不合理的要求,要大膽地說“不”,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友情不可靠遷就。
遷就的友情不是真正的友情。真正的友情是一種很美妙的東西,可以讓你在失落的時候變得高興起來,可以讓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他就像一種你無法說出,又可以感到快樂無比的東西。放眼看現在的中學生中,有很多為友情而累,而心傷,他們為了友誼去勉強自己。分析中學生遷就朋友的心理原因,不難發現:
(1)他們害怕失去朋友。
當一個人特別害怕孤獨時,那麼他就離不開夥伴。所以這一類的青少年平時跟夥伴或者是朋友說話都是很小心,人家要什麼東西或者是辦什麼事,自己都會去努力幫朋友完成。有些東西甚至不等人家來要,就會主動送上門去,把東西給了別人以後,不會心疼,也不會後悔的。
(2)他們的性格膽小。
有些青少年怕事,膽小,生怕惹哪位朋友或同學不高興,即使對別人提的要求明明心裏不同意,也說不出口。
(3)他們好麵子的原因。
在現在的社會上,很多人都是講麵子,一些青少年生怕別人說自己“不懂世故”。為了照顧自己的麵子,常常做一些違心的事情。比如在飯店吃飯,明明知道不該自己掏錢,但對方不主動,自己隻好大方一把,然後離開飯店難免沒有怨言。
(4)他們不知道怎樣拒絕別人。
許多青少年並不是不想拒絕別人,而是缺乏拒絕別人的技巧,覺得直接說“不”傷害到別人的自尊,也怕危急自己與同學之間的關係,因此就隻好自己忍著了。
一名初二女生來詢問,她和她的一個很要好的朋友經常吵架,她不知道兩人還是不是好朋友?為了保住友誼,他們不敢相互指出對方的對與錯,甚至在她的好友有偷盜自己東西的行為時,也不敢多說,近來,好友還被一群品行不良的人恐嚇威脅著讓陪著他們玩玩,而且讓好友去幹壞事,她們兩個都害怕不服從會招到報複,而服從了又害怕自己變壞。因此,徘徊不定,也不知道怎麼辦。
少年由於缺乏辨證而全麵的看事物的經驗,往往會把朋友之間的友誼神聖化。他們會把小集團中的一些人的行為準則作為自己的行動標準。常常為了所謂的“義氣”而包庇同伴,或者為對方打抱不平,也不管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就很衝動地做出一些造成較大不良後果的行動。
青少年要首先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真正的好朋友不僅僅是講“義氣”,好朋友是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
青少年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與別人不同的觀點,要敢於接納與自己不同的合理觀點,保留自己的正確觀點,最好能夠采用一切合理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
真正的好朋友應該為對方的健康成長著想,對方的不當行為我們都應該勇敢而委婉地提出,引導他們改正錯誤。麵對不良行為的影響,應該主動向家長或者老師尋求幫助。
韓淩是一個膽小的人,平時在班裏很少說話的,總是保持沉默。班上有幾個同學看他老實,總是欺負他。而他卻不這樣認為,他把他們幾個當成了朋友,不管班上的那幾個同學讓他去幹什麼,即使自己心裏雖然不願意去幹,他都不會說一個“不”字。因為,他害怕別人不理他,不和他做朋友。但即使韓淩這樣委曲求全,同學們還是沒有人和他做朋友。
青少年要知道,遷就的友情不是真正的友情,遷就來的友情會讓自己很累。那麼青少年要怎樣去麵對朋友的不合理要求呢?
(1)用正當理由委婉拒絕。
當你拒絕別人時,通常要用最委婉、最溫和的方式表達你的不同意見。必要時,要用委婉和坦誠的語氣,向對方詳細解釋不能答應其要求的理由,而不是生硬冷淡地拒絕,因為那樣隻能傷害並有可能失去朋友。所以,麵對這種“難題”,有時我們不得不使用謝絕的語言。
(2)巧妙轉移。
不好正麵拒絕時,轉移話題也好,另有理由可以,主要是善於利用語氣的轉折——溫和而堅持——絕不會答應,但也不致撕破臉。
(3)用肢體語言表達。
有時讓青少年開口拒絕對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在心中演練多次所以就要好好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一般而言,搖頭代表否定,別人一看你搖頭,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之後你就不用再多說了。另外,微笑中斷也是一種掩體的暗示,當麵對笑容的談話,突然中斷笑容,便暗示著無法認同和拒絕。類似的肢體語言包括,采取身體傾斜的姿勢,目光遊移不定、頻頻看表,心不在焉……但切忌傷對方自尊心,使自己失去一個朋友,而多了一個敵人。
(4)學會拖延。
這裏所說的拖延法,並不是讓青少年對自己已經承諾給別人的事來進行拖延。而是當別人想讓你幫忙時,可以暫不給予答複。當對方提出要求時你遲遲沒有答應,隻是一再表示要研究研究或考慮考慮,那麼聰明的對方馬上就能了解你是不太願意答應的。
(5)找恰當的借口來拒絕。
雖然找到借口來謝絕對方是不禮貌的。但是,借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許多情況下,要拒絕對方的某一要求而又不便說明理由,也不便向對方說什麼道理,不妨尋找恰當的借口(或稱“托辭”),以正當的、不至於被對方責怪的理由來回避對方的要求,這樣既解決了問題,也維護了自己的人際關係。
友誼是不能靠遷就來維持的,如果這次你讓步了,可能以後還有什麼事需要你來遷就。也許你很在意友情,那你隻能選擇更理性的一者。我想你的好友會理解的,她現在隻是心理還不是很適應,等她經曆的事多了,她也就明白了,你們的友情將死而複燃。
2別把友情當愛情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階段,他們希望拓展自己的活動天地,開創自己的交際空間,以此傾訴困惑,解答疑問,展示能耐,於是產生了主動交友的欲望。但很多同學在與異性交往中由於把友情當愛情而產生了一係列的情感困惑。
異性同學互相親近、樂於交往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正常現象,但是許多人對這種現象缺乏正確的認識。簡單模仿影視作品中的青年男女的行為,談起了“朋友”,自認為是在“談戀愛”。
“戀愛”的結果是結婚成家。青少年,別把友情當愛情。
一個初三女生的困惑:我是一個正在上初三的女生,眼看就要中考了,可是我上課根本聽不進老師的講課,心裏成天都在想著一個男生。我心中想著的男生是一個很文靜的男孩,和我以前是同桌。他對我很好,我們以前經常在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我很開心。前不久,老師調換座位時把他從我身邊調走了,安排他和另一位女同學同桌,這讓我很傷感。
說句心裏話,一年前我就暗戀上了他,隻是他沒有察覺而已。如今,他和那位女同學很談得來,經常在一起玩耍。每當看到他們開心地在一起玩耍,我的心都很煩躁,感覺有一種說不出的痛。我也想好好學習,可又情不自禁地成天想他。如今,我發覺自己根本無法擺脫他的影響,我該怎麼辦?
青少年首先要分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戀愛,戀愛所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生理成熟是愛情的物質基礎。中學生開始步入青春年華,有了性意識的萌芽及發展,開始有接近異性,交異性朋友的需要。但從萌芽到成熟尚有較長(13、14歲——18、19歲)的成長曆程。如果這時去急於品嚐愛的烈酒,嚐到的將是一杯苦酒。就像樹上開始掛上果子但不等於已成熟一樣,未成熟的果子是酸澀的。
心理成熟是愛情的精神依靠。戀愛不僅是求得生理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契合,雙方都應為對方提供一個心理上的安全可靠的港灣。而中學生自身尚處於心理的發展階段,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變化過程中。從認識到情感乃至人生觀、世界觀尚不完整、不穩定。情感缺乏深刻性和穩定性,對事物認識的態度仍有較強的依賴性。對愛的對象與內涵還沒有穩定而全麵的理解。多數同學認為此時遇到的就是最好的。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交往麵的擴大,將來到了更好更廣闊的生活空間中才發現,原來還有更精彩的世界。當你看見大海時才發現原來看到的不過是一條小溪。
良好的事業是愛情的物質保障。愛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事業之上,古人講“成家立業”,而現代人更應當“立業成家”。我們處於高度現代化的社會,每個人要幸福地生活,必然要有一定的本領,在事業上有自己的發展空間。也才能為所愛的人提供一片綠蔭,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也許有同學會說,為了愛,我願意跟他(她)去流浪。不過,這僅是一種短暫而美好的幻想,你們不可能逃避現實,沒有那麼美好的伊甸園等著你。雖然愛情不以物質論價,但生活不總是風花雪月,總不能隻有精神而不言物質,試想,這樣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維持,還何謂愛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