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朋友,當你在談情說愛的時候,想到過以上這些嗎?據了解,絕大多數中學生沒有對“愛情”二字認真咀嚼過。

小麗是剛踏入高一的一個中學生。以前的她大大咧咧,愛說愛笑,但現在的她看起來文文靜靜,好像總有什麼心事似的。突然有一天夜裏,她沒回寢室,獨自在外麵淋了一夜的雨。老師知道了此事,就關心地問她,她半晌不說話,最後在老師的期待的目光中,她道出了一切。原來是她喜歡上了她的同桌,一個陽光帥氣的男生,但他卻總是和前麵的女孩子在一起說笑。老師問:“你喜歡他什麼呢?”她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老師又問:“你是怎麼喜歡他的呢?”小麗的眼神開始飄忽起來:“有一天中午他見我沒吃飯,就立刻跑出去給我買了一塊麵包,還有別的零食,那時候都快上課了。……”其實,小麗喜歡上這個男孩子,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對方給自己買了午餐。這和小麗第一次離開家,在校住有著很大的關係。陌生的環境,再加上青春期性意識的懵懂,很容易把異性對自己關心當做愛情。

可見,青少年在進行異性交往過程中,常會出現誤把友情當愛情。青少年分清友情與愛情的界限是十分必要的。

青少年可能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很多麻煩,尤其是人際關係緊張,深感寂寞孤獨,需要有人傾訴。而青春期的學生心理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不輕易向別人吐露,包括父母、老師。特別是性格較內向的學生。因此,他們希望找一個可以信賴的人,而此時有一個異性同伴能理解他(她),願意跟其談心,就感覺得到了安慰,大有情投意合,覓到知音之感,因此,容易誤入愛河。

青少年錯把友情當愛情,把異性對自己的關心、幫助、愛護錯誤定位在戀人的行為上;有的被對方瀟灑的外表、風趣的談吐、優秀的成績所吸引,幻想成為自己的戀人。少男少女情竇初開,常常構想自己的“夢中情人”、“白馬王子”。當有一天在校園裏突然發現某人正好和自己心中的標準吻合時,頓生愛戀之情。而這種感情常常是一方的主觀意願或錯覺,得不到對方的回應。

青少年一定要正確的區分友情和愛情。不要讓錯誤的意識來傷害到自己,傷害到兩個人的友誼。

3與人分享,不再自私

自私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自私表現為凡事隻為自己考慮,不顧及他人感受,以自我為中心。有些人的自私有時並不是很明顯,雖然自私的手段高明些不被人發現,但在一己利益沒得到滿足時會長久地鬱悶。這樣的自私,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能對某些具體的事物有推進作用,但不適用於事物的長遠發展,對自私者本身,推動作用也不穩定,隨時會讓自私者心理失衡而躁動不安。

自私之心是萬惡之源,貪婪、嫉妒、報複、吝嗇、虛榮等病態社會心理從根本上講都是自私的表現。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戰國時期,齊國有一美男子鄒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來訪,徐公走後,鄒忌便問妻子、小妾、客人,他與徐公哪個長得更英俊,三人異口同聲說鄒忌長得好看。鄒忌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認為妻子是偏愛他,小妾是害怕他,客人是有求於他,他們不講真話,都有私心雜念。所以《書·周官》就提出“以公滅私”,孫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為公”的主張。由此可見,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學會分享。

這是一個漂亮的大花園。草叢中盛開著美麗的花朵。另外園裏還有12株果樹。春天來臨時,樹上開滿紅色和白色的花朵;秋天到來時,樹上果實累累。鳥兒在樹上歌唱,唱得那麼動聽,孩子們有時會停止遊戲,來傾聽鳥兒唱歌。他們彼此歡叫著:“我們在這兒多快樂呀!”

巨人離家已經七年了。一天他回來了。他一進家,就看到孩子們在花園裏玩,他大吼道:“你們在這兒幹什麼?”孩子們一聽就嚇跑了。

“我自己的花園就應歸我自己,”巨人說,“除了我自己,我不許任何人在裏麵遊玩。”於是他在花園四周築了一道高高的圍牆,還貼了一張告示:“禁止入內。”他是一個非常自私的巨人。

孩子們因此沒有玩的地方了。他們隻好在馬路上玩,可路上塵土飛揚而且到處是堅硬的石頭,他們不喜歡。他們放學後就在高牆外轉來轉去,談論著牆內美麗的花園。他們相互說著:“以前我們在這兒多快樂呀!”

春天來了,全國到處開滿鮮花,鳥兒到處飛。但是在自私的巨人的花園裏卻仍是一派殘冬的景象——因為園內沒有孩子的蹤跡,鳥兒也就不願在這兒歌唱,連樹都忘了開花。雪花鋪滿草地,寒冰覆蓋著所有的樹木,使它們披上銀裝。北風刮來,接著又下起了傾盆大雨。自私的巨人坐在屋子窗前,望著外麵寒冷雪白的花園,說:“我弄不懂為什麼今年春天來得那麼遲。我希望天氣能變得好一些。”

但是春天和夏天一直都沒來。當別的花園結滿金色的果子時,巨人的花園裏卻一個果子也沒有。那兒永遠是冬季,有凜冽的北風,寒冷的冰雪和瓢潑的大雨。一天早上巨人躺在床上,忽然聽到一種優美的音樂。這是一隻小鳥在窗外唱歌。他已經很久沒聽到鳥兒的歌聲了,所以他以為這是世上最美的音樂。接著,北風息了,暴雨停了。

“我相信春天到底來了!”巨人說著跳下床朝外麵看去。

他看到了什麼?

他看見一副美妙的景象。孩子們從圍牆的一個洞鑽進花園裏來,坐在樹枝上。他在每棵樹上都能看到一個孩子。孩子們又都回來了,果樹很高興,用各種各樣的花朵將自己重新裝飾起來,鳥兒歡快地四處飛翔,歌唱,花兒也在綠色的草叢中抬頭張望。

“我多自私呀!”巨人說,“現在我知道為什麼春天不肯到這兒來了。我要把這個男孩抱到樹上,然後推倒圍牆,那我的花園將永遠是孩子們的遊戲場。”他對自己以前做的事確實感到後悔了。

於是他走了出來,輕輕地打開門走進花園。但是孩子們一看到他,就都嚇跑了。隻有那個小男孩沒有跑:他眼裏含著淚水,沒看見巨人走了過來。巨人悄悄地來到他身後,他伸手把男孩輕輕抱起來,放到樹上。那棵樹頓時開滿鮮花,鳥兒也飛來了在樹上唱歌,小男孩伸出雙手摟著巨人的脖子吻了他一下。

其他的男孩認為巨人不再那麼壞,那麼自私,於是他們又都跑了回來。

“孩子們,這兒現在是你們的花園了。”巨人說著把圍牆推倒了。人們順大路進城時,看到巨人正和孩子們在花園裏玩,那個花園是他們見過的最美麗的花園。

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隻吃到了六個蘋果,隻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

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盡管表麵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

以後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裏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裏得到一個梨,最後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六個人的友誼。

青少年一定要學會用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加重要和豐富的東西。所以說,放棄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樂趣,不再自私是一種健康的心理。

有一個故事,說一位猶太教的長老,酷愛打高爾夫球。在一個安息日,他覺得手癢,很想去揮杆,但猶太教規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什麼事都不能做。

這位長老卻終於忍不住,決定偷偷去高爾夫球場,想著打九個洞就好了。

由於安息日猶太教徒都不會出門,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因此長老覺得不會有人知道他違反規定。

然而,當長老在打第二洞時,卻被天使發現了,天使生氣地到上帝麵前告狀,說某某長老不守教義,居然在安息日出門打高爾夫球。

上帝聽了,就跟天使說,會好好懲罰這個長老。

第三個洞開始,長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績,幾乎都是一杆進洞。

長老興奮莫名,到打第七個洞時,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懲罰長老嗎?為何還不見有懲罰?

上帝說:我已經在懲罰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個洞,長老都是一杆進洞。因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於是長老決定再打九個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懲罰在哪裏?

上帝隻是笑而不答。

打完十八洞,成績比任何一位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手都優秀,把長老樂壞了。

天使很生氣地問上帝:這就是你對長老的懲罰嗎?

上帝說:正是,你想想,他有這麼驚人的成績,以及興奮的心情,卻不能跟任何人說,這不是最好的懲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