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會去羨慕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其實我們沒有必要這麼做,隻要有目標,有方向,我們也可以同樣變得優秀起來。要善於抓住機會,不要輕易放過每一個機會。因為一個人的成功,機會也占有很大的成分。當新的機會擺在麵前的時候,敢於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去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選擇了一個機會,就意味著要付出放棄其他機會的代價。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反省自己,是世界怯弱,還是自己怯弱?人生無常,相信救世主還是相信自己,是每個人必須做出回答的。自己可以解放自己,而現實不允許,我們把希望寄托於未來,但未來是空白的,於是我們發現未來並不真實,隻能是現實,所以我們必須鼓起勇氣去麵對自己。
人生也是一種角色互換的過程,而且這是必不可少的角色。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因此對自己做過的一切有所總結,相信生活,麵對生活,相信自己,善待自己。才能自由而勇敢地麵對自己,麵對別人,麵對社會。我們不追求什麼夢,隻要腳下實實在在,心裏就會踏踏實實。我是誰?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生命,能悟出這一點,也許這才是你一生最大的收獲。
我們不會甘心就這樣沉淪,因為我們的信念沒有改變,我們對未來美好事物的向往永不褪色的!所以,我們決定重新站起來,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快樂。於是朋友、知己也會進入了我們的世界。在與他們的交流中,使我們感受到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的辛酸苦辣,使我們更加明白,我們所麵對的一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氣去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從而錯過了應該屬於我們的美麗彩虹。漸漸地,原本烏雲密布的空中,被我們堅定的信念和豁達的心胸所擊退,天空又恢複到晴空萬裏。
成長的過程中,使我們懂得了其中蘊藏著苦與樂,我們隻有帶著堅強執著的心,才能夠深刻感受成長,體會出成長的美好。
總而言之,在成長過程中,有得必有失,得意時切勿忘形,失意時切勿氣餒,這就是青春路上必不可少的成長軌跡!
3挫折是成長的必修課
每一位青少年都希望自己的青春之路能夠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順利,少一些挫折,可是命運卻似乎總愛捉弄人、折磨人,總是給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猶如一杯咖啡,在開始品嚐時,必先經曆一番苦澀才能喝出它的濃香。
挫折,是一把“雙刃劍”
有這樣一則故事:草地上有一個蛹,被一個小孩發現並帶回了家。過了幾天,蛹上出現了一道小裂縫,裏麵的蝴蝶掙紮了好長時間,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來。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掙紮的樣子十分不忍。於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殼剪開,幫助蝴蝶脫蛹出來。然而,由於這隻蝴蝶沒有經過破蛹前必須經過的痛苦掙紮,以致出殼後身軀臃腫,翅膀幹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就死了。自然,這隻蝴蝶的歡樂也就隨著它的死亡而永遠消失了。這則小故事說明了青少年成長的必經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挫折、苦澀是青少年追求與現實障礙的不協調,是美好期望與現實生活產生了距離,是付出與收獲成不了正比。也許,麵對新的工作環境,同樣有過失落的痛楚,有過遺憾的懊惱,有過傷感的情懷。
試想一下,每個青少年都生活在一種沒有任何壓力的狀態之中,那麼也就不存在障礙和痛苦。不過,人生沒有壓力就不會有新的追求,不會有新的希望,更失去了生活的真正內涵。正因為存在著追求之中的挫折,才會有酸甜苦辣、人生百味,青少年才能細細品味其中的各種滋味,生活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如果青少年把自己的成長過程想象地太過於完美,不經任何苦難和挫折就能達到心目中的理想,這世界豈不顛倒。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超越自然的奇跡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重要的是你以何種態度對待挫折。
青少年在遭遇挫折後,對待挫折的態度,往往大不相同。遇到挫折,有的青少年如石頭一樣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有的青少年如雞蛋一樣,從此破罐子破摔;有的青少年則如皮球一樣,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執著地朝著目標繼續前進。
英國作家薩克雷在《名利場》中寫道:“生活好比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生活中的挫折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做一個健康的人,就應當學習皮球精神,笑對挫折,感激挫折。
要明白,挫折是成長過程的必修課,也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大海沒有礁石,激不起浪花,人生沒有挫折,難以成為成熟和自強。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總會有馬前失蹄的時候,須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成長與挫折其實就是結下了不解之緣的,你想回避,也回避不了。
把挫折當成成長路上的調味品
提高對挫折的適應能力,戰勝挫折是每一位青少年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由此可見,遇到挫折也是在人生中難得的良緣。表明你有非常人的命運,把你作為有成就的人物來磨難,來考驗。實際上,這正是你成功的前提,也是人生過程中最好的老師。
經得起挫折才是成功之寶,世間的萬物皆為中性,關鍵是在於你如何去認識,去轉化和利用。表麵看來,挫折打破了原先的人生設想,改變你的正常生活。在外人看來,你遭受到不幸,自己也會感覺時運不濟,感受到對命運的打擊。但換另一種心情去想,另一種角度去看,又會是另一番景致。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如果愛迪生在數百次電燈試驗的失敗挫折中失去信心,我們現在有可能還在秉燭過夜;如果革命先烈沒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的革命勇氣,在中國革命所遭遇的挫折麵前退卻,中國的革命至今還有可能在漫漫黑夜中摸索。
在人生的路上摔跤的,並不僅僅隻有青少年,那些將生命的火焰燃燒得最盛的人,也同樣有著自己的挫折與艱辛,挫折在他們身上,反而成為了成功的養分。生活總是會給人罩上陰影,那些能夠走出陰影的人,最終都成了偉人。
清代學者李調元年輕時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結果不幸落榜。但他並未灰心,而立誌繼續發憤苦讀。當時,他還寫了一首詩自勉:“世上憐才休恨少,平生失學本來多;天公有意君知否,大器先須小折磨。”他經過艱苦奮鬥,專心苦讀,過了幾年終於高中“榜眼”(即殿試一甲第二名)。後來,李調元成為令人稱頌的一代大學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修好人生這一必修課——挫折,就是一筆可貴的人生財富;如果在挫折麵前低頭、失去信心,麵對的可能會是再一次的挫折失敗。
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中,挫折可以說到處可見。有一位作家曾說過,順利是偶然的,挫折才是人生的常態。朋友,所以應正視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挫折,把挫折當做是成長路上的一堂必修課,運用自己的智慧、勇氣和力量去與之抗爭,去經曆它,感受它,咀嚼它。當你成功應對了一個又一個的挫折時,回頭看看這一堂又一堂的人生必修課,或許你還要感謝曾困擾過自己的挫折呢。
漫漫人生之路上,“逆境是常態,順利是意外”。挫折與人如影相隨,所以世人才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感歎。挫折猶如生活中的綠葉,心甘情願地襯托出成功的紅花妖豔奪目,撩人心魄。正是由於經曆過挫折與失敗的洗禮,青少年才能擁有“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的平和心態。感謝挫折,它讓你在磨難中領悟到酸甜苦辣的多味人生初體驗。
愛因斯坦說過:“我要反複思考好幾個月,雖然有99次結論是錯誤的,但是第100次我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愛迪生對失敗或挫折的看法是“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與成功一樣對我具有價值”。因為他把挫折當成人們成長路上的鋪路石。於是就踏著由挫折鋪就的台階,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的巔峰。
人生的過程,有挫折才會有精彩,有挫折才會更堅強,有挫折,才會發現生活是這麼美好,世界是這麼可愛,青春之路是那麼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