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朋友,在遇到挫折時,千萬不要悲觀,要用不打倒的精神去征服它,把它當著人生道路中的一堂必修課,上好這堂必修課。在挫折麵前,把眼光放在生活的主流上,看到自己曾經取得的成績,不回避挫折,爭取以優異的成績回擊它,從中品咂出苦中的甘甜,反思出苦中的真諦。
修好挫折這堂人生必修課,人生的價值會展示出獨特的風采,使人釋放出超越自我的潛能,孕育出理想的果實,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樣,“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
4把挫折當成墊腳石
人生由無數的升騰與失落交織而成,正如一座石拱橋,這邊是上坡,那邊必然是下坡,悠遠而平凡,繁雜而膚淺。
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在主客觀因素的作用下,遭受挫折在所難免。步入情感誤區,感情不如意;無法得到上司的認可,工作不順心……要正確認識挫折,挫折不等於失敗,它隻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為了避免少受挫折,青少年應明確定位自己,在充分評估自己綜合能力的基礎上,為自己製定切實的目標。要通盤考慮,預計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所可能經曆的種種挫折。
麵對挫折,除具備基本的能力之外,重要的是自身心理素質與承受能力。青少年要客觀麵對現實,經受挫折與失敗的考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與挫折的容忍力,把挫折當成墊腳石,從而奮起拚搏以取得成功。
沒有挫折的成長曆程是不完整的
一天,農夫的一頭驢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救出驢,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折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
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淒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麵,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我們會像驢子那樣陷入“枯井”中,會有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上去!
事實上,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青少年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隻要我們鍥而不舍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也可安然脫困。
追求成功是每一個青少年所追求的人生目標,然而成功和挫折卻像大自然的白天和黑夜、晴天和雨天一樣,都是生命的組成部分。正是成功和挫折的相互作用和交替出現,才使人生變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如果人生隻有挫折,或者隻有成功,生命就會顯得蒼白無力。事實上,沒有挫折的人生是純屬幻想的,要知道,沒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一個人處在挫折中,就像夏日曝曬一天後進入夜晚一樣,心裏有一種異常和感覺。仰望星空,涼風吹來,思緒萬千。在這種特別的心境裏,我們會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到底應該幹什麼,適合幹什麼,在我們的心底湧起的智慧能量,走向成功的輝煌。
1832年,林肯失業了,他很傷心,於是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但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裏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莫大的痛苦。
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後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曆經磨難。
隨後,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良好,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雖然林肯一次次地嚐試,卻又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如果換作是你碰到了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放棄這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具有執著的性格,他沒有放棄,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
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
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島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麵指出:“做本州島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
然而,林肯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
林肯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青少年朋友,你們知道嗎?生活中的每個人都企盼著前途是一馬平川,但在安逸舒適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有多少能經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呢?溫室雖好,但裏麵的花朵是禁不起雨打風吹的,世間紈絝子弟又有多少成為了社會的棟梁之才的呢?挫折是一個寶貝,是一塊試金石,隻有能經曆過挫折的人,才能勇敢地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勇敢地麵對艱難險阻,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勝。
挫折是一塊試金石
如果為成長的過程畫一條曲線,成功和挫折就是那起起伏伏的每一個點。挫折是成功的墊腳石,每個人的任何一種真正的成功,都是踏著挫折一步步抵達和創造的。沒有挫折,也就不會有成功。
巴爾紮克說:“挫折對於有誌者來說是一塊墊腳石,對於弱者來說是一個萬丈深淵。”挫折能造就強者,也能吞噬弱者。所以,逆境不一定讓每一個人都走向成功,成為強者,但沒有逆境,你終不可成為真正的強者。
契訶夫說:“挫折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鐵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生活的挫折,讓人的知識得到拓展,為一個人未來的留下深厚的儲備。文王拘而演《周易》,左丘寫《國語》,歐陽修寫《醉翁亭記》,蘇東坡寫出氣勢恢弘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曹雪芹寫出流芳千古的傑作《紅樓夢》,都是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後的作品。強者在挫折麵前既不抱怨命運不公,不會消極、頹廢、一蹶不振,也不會聽天由命、看破紅塵;而是把挫折當成墊腳石,從而獲得新知,完善自己,充實自己,彌補自己,找準消除挫折的突破口,糾正偏差。學會自我寬慰,心懷坦蕩,情緒樂觀,充滿自信,發憤圖強,堅忍不拔,笑傲人生,勇敢地麵對現實與挑戰,盡快走出挫折的陰影,尋找新的起點,早日達到理想的彼岸。
一個理智的青少年不僅不會被挫折嚇倒,而且也不會把挫折當做不存在。如果某位青少年被挫折嚇倒,從此以後再不敢行動,不敢冒半點風險,那他的一生可能會四平八穩,也將會碌碌無為;如果把經受的挫折不當回事,不認真總結,吸取教訓,粗心大意,那麼挫折後麵的將還會是挫折。
在遇到挫折時不要奢求什麼,更不要在意別人的冷眼和嘲笑。而對別人一抹關切的目光,一句溫暖的問候,也要心存感激。善待挫折,在挫折中磨礪意誌,從痛定思痛到臥薪嚐膽,從挫折中吸取寶貴營養,從挫折中尋找和發現成功的智慧,披肝瀝膽,奮發進取,那麼挫折就將成為通向成功台階上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