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動物之謎2
猛獁為什麼會滅絕
大約在20萬年前,地球就出現了猛獁,它曾經遍布北半球的北部地區,分布如此廣闊的猛獁為什麼滅絕了呢?真讓人不可思議。
在前蘇聯西伯利亞北部的凍土層中,科學家們曾發現20多具皮肉尚未腐爛的猛獁屍體。這些屍體在大自然的冰庫裏保存得相當完好。屍體肌肉的血管中充滿血液,胃裏還有青草、樹枝等未消化的食物。
經科學家考查證實,這些屍體已冰凍了10000多年。幾十年前,國際地質學會在前蘇聯召開期間,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還嚐到了這已凍了10000多年的猛獁肉。據說味道雖不十分可口,卻別有風味。
猛獁有著高而圓的頭頂,上麵長著一條長鼻子;有兩顆向上彎曲的牙,門齒長15米左右;背上有個高聳的肩峰;臀部向下塌,尾巴上還長著一叢毛;一頭成熟的猛獁,身長超過6米,體高超過4米。
雖然身高不高,但身體肥碩,因而體重可達6000千克至8000千克。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009米。總之,外形與大象比較相似,因為它們與大象是一個家族的。
據科學家證實,大約在距今20萬年前,最早的猛獁就出現在地球上。它的足跡遍布北半球的北部地區,我國北部也有發現。特別是北冰洋的新西伯利亞群島,更是猛獁的世界,人們在那兒發現許多猛獁牙。
在西班牙的洞穴岩壁上,30000年前的古人就用紅赭石畫出猛獁輪廓圖;在法國的洞穴岩壁上,也有10000年前的人雕刻的猛獁作品。直至距今約10000年前,猛獁才隨著冰川的消退而消失。在嚴寒的西伯利亞地區,人們發現猛獁化石遺骸非常多,大約有25萬餘具。
猛獁為什麼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呢?
有的科學家認為猛獁死於嚴寒。可能由於當時地殼上的兩大板塊發生猛烈的衝撞,導致火山爆發,一股高溫熱氣直衝大氣上層。這時,地球上立即出現前所未有的低溫,然後在激變中沿地球兩極盤旋而下,終於降落到較溫暖的一層空氣上。當它穿過暖氣層的時候,就轉變為極猛烈的狂風,向地麵高速刮來。使地麵氣溫驟降,以致猛獁被凍死。
也有些科學家認為,北美古印第安人對猛獁的大肆捕殺,才是它們滅絕的直接原因。他們在猛獁骨骼上發現有刀痕,用電子掃描顯微鏡分析證明,這刀痕是石製或骨製刀具砍殺所致,而不是猛獁間互相爭鬥的結果,更不是挖掘過程中造成的外損。他們說,古印第安人捕殺猛獁,除食其肉,用其皮外,還用其骨,因為猛獁的骨骼有類似玻璃的光澤,也許能把它作鏡子用。
還有些科學家作這樣的解釋:那時候,大量彗星塵埃進入地球大氣上層空間,極大數量的太陽輻射能被塵埃折射回宇宙空間,導致了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海洋把熱量傳給陸地,引起真正的“冰雨”。這不過才幾年的時間,卻給猛獁帶來了覆滅的災難。
科學家們對猛獁的絕滅眾說紛紜,到底誰是誰非,至今還是一個謎。
鯊魚不得癌症嗎
迄今為止,癌症仍然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目前科學家仍未找到治療癌症的特效藥物。因此,尋找抗癌治癌良藥,已成了科學上的一座難攻的堡壘。
生物學家發現,鯊魚的身體異常健康,它們即使受了極大的創傷,也能迅速痊愈而且絲毫不會發生炎症,更不會感染疾病。
美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博士魯爾,在世界聞名的瑪特海洋實驗室工作,他對鯊魚的生理和病理做了長期的研究。在25年間,他先後對5000條鯊魚進行過病理解剖研究,隻發現一條鯊魚生有腫瘤,而且還是良性腫瘤。
全美低等動物腫瘤登記處,在16年的記錄中,鯊魚患癌症是最少的。魯爾還發現在科學家所調查的25000多條鯊魚中,隻有5條長有腫瘤。魯爾的這個發現,引起了科學家對鯊魚的極大興趣,各國科學家都開始了對鯊魚的研究。
美國佛羅裏達州的科學家曾用一種極猛烈的致癌劑——黃曲黴素去飼喂鯊魚。在將近八年的飼喂實驗中,未發現一條鯊魚長出一個腫瘤。可見鯊魚的抗癌能力是極強的。那麼,它的抗癌絕招是什麼呢?
有的科學家認為,鯊魚的抗癌絕招是它的肌肉裏能產生一種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能抑製癌細胞生長,因此不易患癌。
魯爾博士則認為,鯊魚的肝髒能產生大量的維生素A。實驗證明維生素A有使剛開始癌變的上皮細胞分化,恢複為正常細胞的作用。所以魯爾認為保護鯊魚免於患癌的秘密武器是維生素A。
分子生物學家紮斯洛夫認為,鯊魚的抗癌武器在胃部。因為他在實驗研究中發現:鯊魚的胃部能分泌一種叫角鯊素的抗生素,它的殺菌效力比青黴素還強,並且它還能同時殺死原生物和真菌,還能抗艾滋病和癌症。
另外一些科學家從鯊魚的心髒中采血,然後提取一定濃度的血清,再把它注入人體紅細胞性白血病細胞中。經過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一些癌細胞的正常代謝作用被破壞,大部分癌細胞已死亡。這說明鯊魚的血清,具有殺傷人類紅細胞性白血病腫瘤細胞的作用。可見鯊魚的血液中有抗癌物質。
198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朗格爾,在研究中發現:鯊魚的骨骼全部由軟骨組成。這些軟骨組織中,有一種能阻斷癌腫周圍的血管網絡的化合物,它能斷絕癌細胞的供養而使癌腫萎縮,同時能殺死癌細胞。他通過實驗證實了,鯊魚軟骨中的物質,能完全阻止癌細胞的生長,而無任何副作用,其抗癌作用比牛犢軟骨中的物質強10萬倍。
鯊魚抵抗癌症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麼,現在仍是個謎。相信,這個謎被揭開之時,便是人類送走癌症瘟神之日。
俾格米逆戟鯨是什麼樣的
俾格米逆戟鯨由於數量極少,加上其深居簡出,時至今日,人們還很難認識它的廬山真麵目。
據記載,人們隻捕獲過兩次俾格米逆戟鯨。一次是在1963年,在夏威夷的近海海麵上。一些海洋學家意外地用漁網捕到一條俾格米逆戟鯨。但是,一個星期以後,這頭逆戟鯨死了。經檢查它是因呼吸道感染而死。
第二次捕到這種鯨是1970年,在南非開普敦的海灘上。當時一條俾格米逆戟鯨正擱淺在那裏。人們及時把它送到南非國家水族館中。之後過了6天,這頭逆戟鯨因絕食而死。此外人們還曾兩次獲得死去的俾格米逆戟鯨的遺屍和遺骨。
最幸運的要算是夏威夷海洋學院的三位教師了。一次,他們到水下拍攝有關海洋哺乳動物的電影,意外地發現了一批從未見過的鯨魚。他們拿著攝影機在鯨群中遊動拍攝。他們回來後,就拿著這個片子去請教夏威夷海洋研究所的鯨類專家納利斯博士。納利斯看了影片後,說他們遇到的是世界上最少見的,也是最神秘的一種鯨——俾格米逆戟鯨。
為什麼俾格米逆戟鯨這麼少見?它們有著怎樣的生活習性?有多少種群和數量?這些對我們來說,還都是未知數。
抹香鯨頭大之謎
全世界的鯨魚共有90多種,分成齒鯨和須鯨兩大類,而抹香鯨在鯨類中,要算是老大哥了。它的身體的背麵為暗黑色,腹麵為銀灰或白色。上頜和吻部呈方桶形,下頜較細而薄,前窄後寬,與上頜極不相稱。噴水孔在頭部前端左側,隻與左鼻孔通連,右鼻孔阻塞,但與肺相通,可作為空氣儲存箱使用,呼吸時噴出的霧柱以45度角向左前方傾斜。無背鰭。鰭肢較短。尾鰭寬大,寬約36米至45米。
抹香鯨不但個頭大,捕食凶猛,其外形也很奇特,就像一個大大的蝌蚪,而腦袋就占了整個身體的1/4,看上去有頭重腳輕之感。它那個大腦袋可不是空的,裏麵儲滿了鯨油,一頭大抹香鯨腦袋裏的油,重達1000多千克。
人們還發現,抹香鯨的油是所有鯨類中最純淨的。這樣一來,抹香鯨就遭了殃,人們為了牟取暴利,肆意捕殺,抹香鯨的數量銳減,從原來的100多萬頭,減少到現在的幾萬頭,麵臨滅絕的危險。為了挽救抹香鯨的命運,世界各國都製定了一些保護措施,並在海洋裏劃出禁獵區。